膝骨關節炎是一種以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疾病,好發人群為中老年人。其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畸形、活動受限等,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因此,日常生活中對膝骨關節炎的預防與保健就顯得尤為重要。
平衡飲食,多食富含鈣和維生素D的食物。我國營養學會推薦50歲以上成人每日需攝取1000mg鈣、400IU維生素D。充足的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對維護骨骼健康具有重要意義。膳食中富含鈣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芝麻、河蝦、牛奶、海魚、豆制品、堅果、油菜、橙子、蘋果等。
控制體重,減輕膝關節承重負擔。膝關節作為人體活動最多、負重較大的屈曲關節,在日常生活和外力作用下極易發生損傷。而超重一方面增加關節的負荷,加速軟骨破壞,骨贅形成導致關節炎;另一方面肥胖帶來的一系列糖脂代謝、激素等改變亦會影響軟骨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內對保護膝關節大有裨益。
適當鍛煉,維護膝關節正常功能。膝骨關節炎患者就要常休息,不能運動?這種說法無疑是不準確的。為了保持膝部關節、肌肉的正常生活功能,膝骨關節炎患者也需要運動鍛煉。但應做到適量、適度,避免進行高負荷的訓練。可以選擇散步、游泳等訓練,避免如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膝關節負荷過大的活動。另外,還可以做一些加強膝部肌肉的訓練,如臥位直腿抬高運動、膝蓋屈伸等。這些鍛煉可以維持關節的靈活性,增強肌肉力量,可以延緩關節的退化。
防寒保暖,做好膝關節的局部防護。人體膝關節位置淺表,皮下脂肪分布較少,非常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隨著年齡增加,關節軟骨老化,局部代謝變慢,膝部驟然遇寒,溫差變化大則導致膝關節附近肌肉、血管收縮,滑液產生變慢,出現疼痛不適。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膝部防寒保暖,寒冷季節可佩戴護膝,膝關節熱敷、足浴驅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