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為兒女擔憂一生,操勞一生的父母;
即便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父母也依然覺得,他們還是當初那個襁褓中的嬰孩兒,需要自己為他們遮風擋雨;
老了以后,父母最掛心的是子女,卻也常常感到愛莫能助;
他們怕子女得不到自己永久的照顧,也生怕自己會給子女添麻煩;
其實,人生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也都會有一套應對的方法;
就算老了以后,自己精力體力不足,父母也依然可以幫到兒女三個忙,這才是真正的有遠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
社會不斷發展,知識也跟著更新迭代,有許多舊有的東西,已經不再適合社會的節奏,正在逐漸被淘汰;
同樣,也會有一批全新的知識和技術誕生,為人類服務;
過去我們所不能理解,無法解決的問題,很可能被新的知識和技術解決了;
試想一下,父母和子女兩代人之間,是不是平日溝通比較費勁,子女說的父母聽不懂,父母持有的觀念,子女無法理解;
這直接會導致,父母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子女覺得自己獲得不了安慰;
于是,家庭矛盾就此產生;
如果子女和父母,都能積極地投入生活中,學習新知識,了解正確的觀念,學會明辨是非,那么原有的那些家庭沖突,很可能被化解,彼此之間,也能更好地包容和接納了。
在漫長的歲月里,子女當然不希望,和最親近的父母逐漸變得無話可談;
他們希望父母可以與自己共同進步,希望父母也有自己的成長和格局;
如果父母,真的能夠克服根深蒂固的舊觀念,積極擁抱全新的變化,相信這是給兒女最大的福報;
他們會成為兒女人生路上的導師,給予他們最真摯的陪伴。
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幾乎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為人父母者,不顧自己的健康,鬧情緒,肆意地糟蹋自己的身體,到老后,給兒女增添了無盡的煩惱和負擔;
而兒女此時,也恰逢精力不夠用,經濟上捉襟見肘的中年;
毫無疑問,父母的疾病和不能自理,會給兒女套上一個沉重的枷鎖,讓他們無法很好地為其養老;
就算是這個家庭,在經濟上比較寬裕,也難以抵抗病魔的襲擊;
幾年下來,一個家庭的家底,就可以被老人的醫療費掏空;
這會給子女帶去債務負擔,和極大的精神壓力;
所以,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那就請珍惜自己的身體,盡量讓自己遠離潛在的危險,減少生病的幾率,給兒女積福,也讓自己省心安心;
現實中,不少家庭的兒女和父母之間,是一場長期的“拉鋸戰”,是一場漫長的“互相消耗”;
父母期望子女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子女有自己的渴望和追求;
兩者常常互相對抗,互相抵觸,毫不相讓;
這其實,就關乎到一個觀念的轉變,就是父母,不要把子女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要覺得子女是可以任由自己擺布的木偶;
他們是獨立的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命運,強行地要子女完全服從自己,本身就違背人性。
如果父母,能夠站在子女的角度,適當地引導他們,尊重兒女的選擇,學會放手,那么子女也可以自在輕松地,去追求人生目標;
父母的這份支持,可以成為他們精神上的支柱。
父母子女一場,是一段割舍不掉的緣分;
他們是兒女精神上的堡壘,也是心靈的港灣;
只要父母健康,只要父母愛自己,那么,就算經歷波折和坎坷,兒女也可以重新煥發活力,獲得寬慰和力量,更好地去生活和迎接挑戰;
老了以后,你無需自卑,也不要放棄,認真去生活,就是幫了兒女的大忙,這才是真的有遠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