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是一個功率單位,就是一匹馬力的意思:一匹馬力=750W。對于家用空調,“匹”指的是輸入功率。換算成我國習慣的以輸出功率表示的W。
一“匹”相當于2200W--2600W。所以用匹來衡量還是太粗了,也就出現了所謂的“大一匹”,“小一匹”之說。一般說一“匹”指的是制冷量為2300-2500w。大約的輸入功率在800W左右。4500(w)-5100(w)可稱為2匹,3200W一3600W可稱為1.5匹。
現在很多人在空調匹數上的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空調的匹數指的是電器功率的消耗程度,但是有的人又認為空調匹數指的是空調制冷量的單位。
空調1匹是什么意思,空調中的1匹所代表的是1馬力,1馬力換算為電功率是735W,在空調的設備中空調1匹的意思就是給壓縮機輸入735W的電功率使得空調產生出一定的制冷量。這里空調的1匹是根據空調的能效比計算出來的。空調壓縮機產生的能效比的平均值為3.4,空調1匹的制冷量為3.4*735W。
空調1匹=0.746KW,空調的功率分為了輸出功率還有輸入功率,空調的輸入功率就是指空調的匹數,這是衡量空調耗電量的一個基本標準,同時空調的耗電量也和工況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空調的輸出功率因為空調的制冷和制熱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它的輸出功率只要按照150—200kcal/和h進行計量。1匹空調功率是在2000大卡,換算為w為2324w。
1匹空調功率和空調的耗電量是密切相關的,2500w的1匹空調在連續不間斷的情況下工作1個小時它的耗電量一般是0.9度,使用節能空調它的耗電量就更低一些,它的耗電量可以降到0.4度,空調的輸入功率才是直接決定空調的耗電量的多少,而空調的輸出功率是輸入功率的2.6—2.9倍。由此可見,空調的功率大小和空調的耗電量是直接相關的。1匹空調功率的大小同樣是如此。
1匹空調的耗電量和壓縮機的功率也是直接相關的,壓縮機功率的計算方法是:壓縮機功率=制冷量/能耗比。1匹空調功率的數據是7358w,它的壓縮機的耗電功率就為735*1.5大約是1100w,如此算下來1匹空調的耗電量大概就是1個小時1度電,同時加上空調風扇和其他部件的耗電量,1匹空調總耗電量為1.2度電左右。
別的不說了,給個圖你參考。
空調1匹是什么意思,空調中的1匹所代表的是1馬力,1馬力換算為電功率是735W,在空調的設備中空調1匹的意思就是給壓縮機輸入735W的電功率使得空調產生出一定的制冷量。這里空調的1匹是根據空調的能效比計算出來的。空調壓縮機產生的能效比的平均值為3.4,空調1匹的制冷量約為3.4*735W=2499w
空調的匹數有小一匹和大一匹,一般空調1匹的制冷量是2500W,而小一匹空調的制冷量是2200W,大一匹的空調制冷量是2800W。空調的品牌有很多,生產的廠家也有很多,不同的廠家生產出來的空調,它的空調1匹的輸出功率也是有一定差別的。
所以呢,一匹機,用電量大概每小時735w,適合10~15㎡的房間制冷。這才是最關鍵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
一匹等于一馬,就是1馬力(PS),1PS也就是等于0.736KW,1KW等于1.36PS;1匹耗電量900W左右,1.5匹耗電量1300W左右,2匹耗電量1800W左右,1匹的適用面積11-17平方,1.25匹的適用面積18-23平方,1.5匹的適用面積18-25平方,2匹的適用面積30-33平方。
物理學中,w(瓦)是功率的單位,而制冷量說的是功。再者國際單位只有1馬力(HP)=735瓦(w).并沒有1匹=735w之說。如果一臺1.5匹(P)空調的銘牌寫著制冷量3000w,在這里并不表示1.5匹(P)=3000瓦(w)。實際上可以理解為這臺空調每小時在一平方米面積上可以把3000/1.16279=2580(千卡)的熱量移出房間。當然,假如一平方米的房子,搬走2580千卡的熱量,房間溫度下降1℃,那么十平方米的房子要搬走2580千卡(kCal)的熱量,就需要1小時,這時溫度也才下降0.1℃。十平方米的房子要搬走25800千卡的熱量,那就需要十個小時,這時候溫度就可以下降1℃。大多數人把匹(P)和瓦(w)看做等于或相等,那是不對的。公式里面是有單位轉換的啊。因為1Kcal/㎡·h=1.16279w/㎡,對于制冷來說,可以理解為:功率為1.16279w的機器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一個小時可以把一千卡熱量移出房間。制熱時和這相反。這就好比我們平時說小車的輪胎打3.5公斤壓力,實際上小車輪胎打氣時說的是壓強,就不是壓力,可我們平時都說壓力是多少。是指小車內胎承受3.5kgf/cm2=0.357Mpa的壓強(1pa=1N/m2 1kgf=9.8N),汽車制造商通常寫小車的前輪是0.28Mpa,小車的后輪0.32Mpa。并不是人們平常說的幾公斤。壓強說的是單位面積上承受的公斤力(kgf)。對于空調大家都說1.5p對應3000w。其實真正的含義就是上面我說的。對于這個能效比的1.5p空調2580kCal/m2·h=(3000/1.16279) w/m2。人們在說時候省掉了后面要進行單位轉換的1.16279w/m2。不同能效比的空調,它是變化著的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小1.5p正1.5p大1.5p。空調匹(P)的大小是反映空調做工快慢的量,不是反映空調做功大小的量。就好像速度的大小只反映車跑的快慢并不反映車跑的路程多少。其實空調制冷制熱時,看一下空調銘牌上的輸入電功率就知道了。
看了前面的評論,我再補充一下。
空調工作時進行的是熱量交換,傳熱系數公式:1千卡/米2·時(kcal/m2·h)=1.16279瓦/米2(w/m2) 難道我用錯了嗎?例如:一臺TCL正一匹的空調。銘牌標明制冷時的額定輸入電功率是781w,此時額定制冷量2500瓦。空調工作時,由于有冷媒中間有物理變化。(2500/1.16279)w/m2=2150kCal/m2·h(?1.16279w=1kCal·m2/m2h ?1.16279w=1kCal/h)。這時候就表示這個一匹空調一小時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可以把2150千卡的熱量一出房間。TCL還有一款小一匹的空調,它的額定輸入電功率是753w,它的額定制冷量是2300w。這個空調一小時在一平方米面積上只能把1978千卡的熱量移出房間。現在你應該看出來了空調的1匹是一個變化的量,反映出空調制冷制熱的快慢,即空調制冷制熱時的功率。實際上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輸入781w的電功率 ,在同一時間內 ,把2150kCal的熱量移出房間,經過第三方冷媒的物理變化,房間移出2150千卡熱量相當于2500瓦功率的機器所做的功。也許你覺得奇怪,同一時間內,輸出的功大于輸入的功。能量咋不守恒了。這時候你要知道中間還有一個第三方冷媒的參與。所以輸出的功大于輸入的功。
是空調的制冷量,也就是說和耗電量并不是一樣的。通常的一匹就是2500瓦。空調型號的數字就代表了制冷量,習分體壁掛機為例,KF25就代表了1匹。KF20也叫1匹但就是小1匹了。超過25的就叫大1匹了。耗電量是看輸入功率,每個品牌耗電量也不一樣,就用制冷量除以耗電量得出的就叫能耗比,一臺2500瓦制冷量也就是1匹機輸入功率900瓦,那么2500÷900=2.7能耗比就是2.7。挑選空調時能耗比大就最省電的了。
空調機上標的“匹”,就是馬力,是輸入功率,也就是每小時耗電量。
1千瓦=1.36馬力,換算過來1馬力=735瓦。
當空調機上輸入功率1馬力時,這就是說這臺空調機每小時最大耗電量是735瓦。
我不習慣什么馬力,電壓的,1P就是12平方,1.5就是18平方,2P24平方,制冷效果最好!
如果在農村,房子單層過高,會影響制冷效果!合適的面積選擇恰當的功率,否則有小牛拉大車的感覺,設定的溫度,拉不下來,空調超負荷運轉,容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