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這一個看起來很常見卻讓人很煩惱的小疾病,容易反反復復發作,尤其是隨著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發病率有明顯增高的趨勢。但是祖國傳統醫學給我了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值得借鑒。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整理了一些寶貴驗方和大家分享交流。
慢性鼻炎驗方
1.絲瓜藤治療慢性鼻炎:
絲瓜藤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化痰、通絡之功效。慢性鼻炎多由于外邪犯肺,上逆鼻竅凝滯鼻腔,郁而化熱,熱腐化膿而致。
取霜打后絲瓜藤,離地20cm的主藤,陰干后研成細粉,每次取10g水煎,取絲瓜藤液,分早晚各1次空腹服用。5日為1個療程,休息5天后,繼續下一個療程,連用3個療程。
2.皂莢治療慢性鼻炎:
皂莢又名皂角,為豆科植物皂莢的果實。其味辛、咸,性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具有祛風痰、除濕毒、開竅、殺蟲之功效。
臨床用以治療慢性病鼻炎和過敏性鼻炎,有較好的療效。
用法:取皂莢適量研末,取少許吹入鼻中,同時,將其與食醋調成膏,取豆粒大小敷于雙側鼻旁迎香穴,早晚各一次,7日為1療程,2個療程治愈即可見效。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多發于冬春季,是由感受空氣中含有不良氣體,某些異物,灰塵或花粉刺激而發病,引起鼻塞不通,打噴嚏,流清鼻涕或遇寒冷氣候。鼻塞不通,病情加重等,往往會誤診為傷風或輕型感冒,嚴重者流鼻涕長年不愈。
中藥內服方:金銀花15克,辛夷15克(包煎),防風10克,白術10克,黃芪50克,蟬蛻15克,五味子15克,茯苓2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三次。
功效:祛風利竅,健脾益肺。
主治:過敏性鼻炎(鼻鼽)。
癥見鼻塞、鼻癢、流清涕、打噴嚏、嗅覺減退,舌淡苔薄白,脈浮或弱。
中藥外治方:荊芥、防風、蒼耳子、辛夷、細辛、鵝不食草、桂枝、黃芪、艾葉、生姜各適量。水煎沸,患者面朝下罩著沸騰的藥蒸氣,用鼻吸入含藥氣體,或用紙卷成紙筒,一端罩著藥蒸氣,一端照著鼻孔,使藥蒸氣直接進入鼻孔,1日2~3次。用后鼻塞即通,鼻涕減少或消失。
鼻竇炎驗方
黃柏10克,黃連10克,冰片1.5克。前兩味藥水煎2次后,合并藥液,濃縮至大約10毫升,趁熱加入冰片,待涼后滴鼻。1日3次,每次2~3滴。主治鼻炎、鼻竇炎。
藥食同源治療鼻炎
祖國醫藥里一些藥食同源的藥物對鼻炎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而且藥食同源的藥物更加安全可靠,沒有毒副作用。而且根據鼻炎的不同分型選用不同的食療方更加有針對性。
1.風寒型鼻炎:癥見鼻塞,噴嚏,流清涕,咳嗽,咽痛,惡風寒,身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浮緊。
食療方1:紅棗10枚(去核),蔥白5根,芫荽1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將粳米、生姜、紅棗先煮粥,粥成后,加入蔥白、芫荽調味服用,每日1次。
食療方2:生姜6克,連須蔥白6根,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先將糯米洗后,與生姜同煮,粥將熟時,放入蔥白,最后放入米醋,稍煮即可食用。
2.腎虛型鼻炎:癥見鼻流清涕,噴嚏頻頻,鼻癢不適,經常反復發作,早晚為甚,腰膝酸軟,形寒肢冷,遺精早泄,夜尿多,舌質淡,苔白,脈濡弱。
食療方1:肉蓯蓉15克,金櫻子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細鹽少許,蔥白2根,生姜3片。先將肉蓯蓉、金櫻子水煎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粥熟時,入鹽、生姜、蔥白稍煮即可食用。
食療方2:菟絲子15克,細辛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將菟絲子洗凈后搗碎,與細辛一起水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粥熟時加白糖即可食用。
注:文中所載驗方經得起臨床驗證,但需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