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幫大家看瓷磚,很多裝友說,挑瓷磚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入手?高晶石、全拋釉,通體大理石等傻傻分不清?不知道如何比較瓷磚好壞?應大家要求,今兒得空來給大家簡單分享下。
一
關于瓷磚“叫法”
逛瓷磚時,大家一定發現瓷磚叫法很多,頭昏腦脹。其實很多叫法都是說的同一個東西。就瓷磚制作工藝而言,由
“底胚”、“表面工藝”、“花紋工藝”最基本的三個要素組成,可分為:
瓷質釉面磚和拋光磚(玻化磚)
瓷質釉面磚
:表面燒釉處理,圖案豐富,防污。
最要關注的是表面耐磨性。
拋光磚(玻化磚):表面亮度較高,是
瓷磚中最硬的一種。但容易吸色,因為表面磨光的,做了一層涂層。
用一張圖列一下各種叫法之間的關系:
小編說:
全拋釉:在底料上使用激光打印技術,表面附上一層釉面,比拋光磚看上去更亮
通體大理石磚:
表面到底胚都是仿石材紋理,正反色澤一致,也是瓷質釉面磚的一種;
通體存在假通體
,底胚上了點顏料進去,
一般小作坊推薦的通體磚會這么做
。
拋光磚:就是
玻化磚,一個是學名,就像橡木和櫟木其實是一個木種一樣
微晶:現在基本淘汰了,表層就是一層玻璃釉,很容易劃傷,不耐磨。
釉面磚和通體磚現在比較流行
通體大理石磚會價格貴些。
二
瓷磚選購三大誤區
誤區一 給地磚倒水
地磚都是不吸水的,地磚的吸水率是≤千分之0.5,人皮膚吸水率都要在1%-2%,用吸水方式基本檢測不出瓷磚好壞。會吸水的是墻磚,而且就使用屬性來說,墻磚本來就要求要吸水。
誤區二 敲
從理論上講,“敲”是可以區分瓷磚好壞的,但前提
要讓瓷磚完全騰空,并且用小條磚敲。(用硬度高才能聽出;手指硬度不級瓷磚,敲不出來的)
“敲”是為了看磚瓷質的穩定性,燒得好的,聽上去清脆、均勻;聲音澀的,說明燒的密度不一樣。之前磚是用煤燒的,溫度難穩定,所以還是可以辨別的出來,
現在都是用天然氣燒,溫度穩定,對瓷磚影響不大。
誤區三 用鑰匙劃
這是很不專業的檢測方法,大多數情況下,鑰匙劃過后
瓷磚上能留下痕跡的,其實鑰匙的鐵銹,不是劃痕,用酸性物質就可以擦掉了。基本劃也看不出效果的。
三
品質瓷磚選購要注意什么?
一看底胚:
底胚本質是石頭粉,好的底胚摸上去很細膩。同樣壓機壓下去,
細膩底胚,密度越高,硬度越高。硬度高的底胚,不容易開裂、爆瓷,對釉面也好。 有的磚貼上去會拱,就是因為底胚密度不高,容易開裂,變形。
二看釉面:
(1)看釉面磚里燈管反射情況:
品質好的,燈光折射波浪小,整體光滑
(2)選擇釉面硬度比較高的瓷磚:
給大家普及個硬度指標
“摩氏”,金剛石硬度高,玻璃硬度一般能達到
摩氏9.2級別,瓷磚硬度在
摩氏7.8級。
新中源的釉面磚有獨特“金剛釉”工藝,耐磨度、硬度更高,基本可達到
摩氏8.5級。可以要求門店出示相應的檢測報告查看瓷磚硬度系數。
三看表面花紋工藝:
大家在選購時可以仔細觀察瓷磚表面,
紋理很清晰的說明品質好,相反花紋看上去模糊的,相對品質次些。
跟用花紋生產的噴墨設備有很大關系,
就跟手機500像素和100萬像素的區別。
大品牌瓷磚有實力擁有比較好的噴墨設備,生產出的瓷磚紋理清晰耐看,小廠瓷磚則相對很糊。
四挑品牌規模大的門店
團姐發現,市面上瓷磚款式同質化嚴重,但質量區別很大。
在逛市場時明顯感覺到,一般品牌規模大些的門店能提供很多
“隱形配套服務”,比如瓷磚單看一片看不出效果,品牌門店可以提供
“免費設計方案服務”,瓷磚在家里搭配的樣式一目了然。再比如瓷磚的
售后質保,在挑選的時候都要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