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消息斷斷續續地傳出,倩倩的手機卻悄無聲息,信息沒有、工作群沉底,她開始慌了,有了一絲疑慮,摸到公司一看,發現公司員工早已來了一大半,只有自己被排除在外… …
隨著疫情好轉,大部分地區開始復工,雖然2020有個艱難開始,國家,企業,個人的日子都不好過,企業因為無法消化這段 時間巨額成本,復工之后我們或許面臨一段時間降薪,裁員的困擾。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終究會好起來。我們要對未來保持樂觀的心態。
那如何在特殊時期收獲自我呢?
相信我,不管什么時候做到以下3點,都會是企業中無法替代的人。
1.具備“老板思維”在職場上走的更遠
在職場上,這種抱怨相信大家都聽過吧
“才給我2000,還讓我敢這么麻煩的事,老板想多了吧”
“我從**大學畢業,好歹也是一本學校,1w 以下的工作我看不上”
看看周圍人,誰身邊沒有幾個這樣抱怨的人。他們被稱為“打工者思維”。
可是你再想想,這些抱怨的人都是怎樣的人?他們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是不是活的就像祥林嫂一般。
說到這里,我想起我前一個同事的做法,她的“老板思維”很值得借鑒。
有一天老板將代理綜合部主任的工作交給了我同事,我同事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同時,還要兼顧代理工作,經常忙的四腳朝天。
作為同事的我們經常跟他說“差不多就行了,把自己搞這么累干嘛,工資還不是跟之前一樣。”每次我們這么說,我那位同事笑而不語。
我們見后都在背后嘲笑她太傻了,干嘛那么認真。
一年后的某一天,老板在會上宣布我的同事晉升為綜合部主任,本來同級的我們變成了上下級。我們一下驚呆了。再一次吃飯我問她,當初讓她做兩個部門工作她沒抱怨過嗎?
她的話直接改變了我對工作的態度。她說“你知道嗎?我沒有抱怨過,我只知道我應該把聚焦點放心我該做的事上,雖然很忙,但是通過后來我學習了時間管理,做起事來也高效多了,我也獲得了成長”
這就是“打工者思維”和“老板思維”的不同,前者在做事時總會有“偷懶怕累”的行為,而后者認為我的老板就是我自己,我在為自己打工,我要對得起我自己。
長此以往你就看出差距,具備“老板思維”的人走的更高更遠。
正如獵豹移動CEO 傅盛所說,打工得有創業心態,不然浪費的是自己。
2.茍且紅利會讓你得到比別人多些
今年得到春晚火了一把“茍且紅利”這個詞。茍且紅利按照羅振宇的解釋是“意思是雖然看起來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存在大量的茍且者。
你只要稍微比他們往前一步,就能享受到的那個紅利,就是茍且紅利”。
用在我們工作上就是比別人多做一點點。
例如:當老板在微信上說收到回復時,你可以對老板說收到,謝謝。
一句謝謝就能顯出你的素養。
當別的員工應付式的完成工作,你是不是想想,按照老板的立場該怎樣完成呢?
去年快遞小哥一個月8萬工資著實火了一把,8萬酬勞來自于他一個月13萬件的驚人攬件量。
當有人問他怎么做到一個月攬件13萬的,他回答,“別人送快遞都是送到前臺,我每次都把老板的個人件直接送過去,時間一長就和老板熟了起來”。
后來,他和企業負責人深入溝通,一個月后,對方就決定將公司的快件寄送業務全部交給黃少波。假如他不多想一步,他也不會有這么高的酬勞。
所以工作上,別人的茍且,就是你的紅利。
3.注意和他人鏈接的能力
劉潤老師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一個人財富基本盤包括兩個半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他人鏈接的本事。而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在職場上我們太多人屬于悶聲發大財的人,把自己本職工作干好就行了,閑暇時光就是追劇。
可我一個朋友做法不一樣,當她辭職創業時,愁于沒有人融資,那時她剛好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發行業聚會海報,她立馬報名參加了線下行業聚會。
她去拿甜品時,剛好聽到中年男人和她的朋友說,最近看項目。
她聽到靈機一動,立刻上前搭訕,聊起來才發覺相見恨晚,后來不久她就收到了中年男人200萬融資。
試想一下,我朋友不去參加活動,只靠自己以前認識的人找資源,她的項目早泡湯了。后來我朋友說,從那以后我就更主動鏈接各行各業的小伙伴了,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這些弱關系就會帶給你驚喜。
所以工作之余要多多參加公司活動,不但要和自己公司員工處好關系,還要想法認識不同行業人。說不定哪天你就會有驚喜。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雖然2020年有個艱難開端,但是相信不久就會迎來勝利曙光。我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自強才能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