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感悟生活 作者:喜妹 [個人散文集] 日期:2011-8-10 11:28:05
編者按:油茶是湖南的特產,每年的秋末冬初,山嶺間幽綠的油茶樹,開滿朵朵油茶花。這些乳白色的茶花兒,就像天上的繁星般熱烈。油茶花開罷開始結籽。這就是油茶的原料了。油茶好香,好濃烈,就像湖湘人的性格。作者寫油茶、油茶花,寫茶油,寫出了油茶的性格,寫出了她的美麗,也寫出了對濃濃親情的回憶。好美的畫面,傾情推薦。
侄女兒給我送來了一大桶茶油,說是山里朋友送的,是朋友家里自己榨的純正的茶油。
打開蓋子,聞著那久違的清香,不由得想起了兒時,想起了那滿山的油茶樹,想起了那漫山遍野盛開的油茶花,想起了父親母親……
我的家鄉湖南,是全國油茶林分布的中心地帶,油茶林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我兒時的居住的地方,位于湖南省的南部,是一個森林面積占全市面積百分之六十幾的群山環抱的美麗城市。緊鄰粵港澳;自秦置郡縣以來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史稱“天下第十八福地”。那里物華天寶,有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一年四季,風調雨順,山青水綠,夏不酷熱,冬無嚴寒,常年平均氣溫15.4—18.3℃。除了云霧繚繞,云蒸霞蔚的高山,記憶中最深的就是那滿山的油茶樹。
每年的秋末冬初。是茶子成熟的季節,此時綠油油茶樹上早已盛開朵朵茶花,漫山遍野,雖不及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春天美景,但也是一叢茶花出霧來。那花兒星星點點遍布茶樹上下,潔白無暇,把山林裝扮得分外美麗。圓圓的茶果在綠葉白花之間油光發亮。有的在冬日暖陽的愛撫下咧嘴笑著,爆出黑黑茶籽。人人都知道植物的花開花落,但這果落花開。花果同樹的奇景,一定鮮為人知。
摘茶子的時候,工廠和學校,都會組織去支援。我們孩子們也會跟著父母去,整個茶林,笑聲朗朗,歌聲飄飄。大人們攜帶竹竿、鉤鐮和籮筐,收摘茶籽。孩子們打打鬧鬧,像一群野蜜蜂,在茶林里飛來飛去,幫著大人檢漏下的果實。時不時順手掐一根草管,去吸那油茶花里甜甜的蜜。去摘那漫山的野果果。
茶籽摘完后,個人就可以去茶林里檢那漏網的茶籽了,周日一大早,媽媽就會帶著我們幾個孩子,提著竹藍,帶著午飯,踩著薄薄的白霜,去那茶樹下的草叢里,檢那些掉落的茶籽籽。然后把茶籽籽送到油榨房,九斤茶耔籽可以換一斤茶油,(那時計劃供應的茶油九角錢一斤),也可以不換茶油,領九角錢。母親算著換的油夠春節時炸過年的糕點了,就會把茶籽籽換錢,攢著給我們交學費。
那時候肉是計劃供應的,一個月也只能吃那么幾餐。有一次父親去釣魚,發現那農村里有人殺豬,有肉買,從此,父親就經常去買點回來,那時沒有冰箱,父親就把那肉切成一片片,然后放在裝滿茶油的缸里,慢慢吃。完全不變質。
茶籽榨油后的余渣,會做成茶餅,也叫茶枯,可以用來洗衣服,洗頭發。用茶枯洗后的頭發會特別滑,特別亮,我們家的人頭發都特別多,特別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從小就只用茶枯洗頭的緣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有記載“茶籽,解毒殺菌”,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茶籽---除油膩”。茶枯還是最好的天然有機肥料,廣泛應用在農作物及果樹栽種中。
油茶樹給我們的快樂還有春天,清明時,在茶林里的老茶樹上,有結著許多桃形的白松松脹鼓鼓甜澀澀的“茶泡泡”,我們用一根長長的竹棍,捆上一個鉤鉤,把那樹枝勾下來,然后興高采烈把它摘下來。如果是大的茶樹,我們也會爬上去摘。最好吃的還是那樹兜兜旁新生葉芽變成的厚厚的“茶片片”,脆脆的,甜甜的。那是大自然恩賜我們兒時最好的天然水果。還常常能夠采到茶樹菇,那茶樹菇燉湯味兒特別鮮。
油茶樹的枝丫丫還是做彈弓的最好材料,那是最原始的武器,是那個年代孩子們必備的玩具。我從小就男孩子性格,也喜歡玩彈弓,一般都是比我小四歲的弟弟做,弟弟從小就心靈手巧,彈弓兒做得超好。然后經常拿著那彈弓去和男孩子比賽,看誰打得準。
那時候我們雖然是城里的孩子,但家里燒的柴要自己去山里檢,周日,我們背著用竹子做的刀鞘,里面插著一把柴刀,就像戰士背著手槍,雄赳赳,氣昂昂去到茶樹林里,砍那些枯了的茶枝,茶樹枝是所有樹枝里最耐燒的。還有那茶籽外面的殼,是冬天里熏臘魚臘肉的必備。
油茶是我國的一種珍稀資源,也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產業,油茶樹是一種高檔天然木本油料植物,自然開花,自然結果,不施化肥和農藥。油茶果自開花至果實成熟為期一年,盡吸天地靈氣,幽谷精華,深得雨露潤澤。茶油是食用油中一種品質極佳的上等植物油。它不含膽固醇、黃曲霉素,不含芥酸和山俞酸,對人體無任何危害作用,其脂肪酸組成營養機構合理,實用后容易被人體吸收。
《中國中醫藥大辭典》指出,油茶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主要的疾病預防價值,增強血管彈性和韌性,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增強胃腸吸收功能,促進內分泌腺體激素分泌,防治神經功能下降,提高人體免疫力。我國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提到了茶油的食療作用。
《農息居飲食譜》記載:“茶油可潤燥、清熱、息風和利頭目……,茶油烹調肴饌,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澤發生光,諸油惟此最為輕清,故諸病不忌……。”
茶油色澤金黃或淺黃,品質純凈,澄清透明,氣味清香,味道純正。遺憾的是現在很難買到。每每去超市,看到那琳瑯滿目的植物油,什么轉基因,什么浸出的,什么調和油……心里總是怯怯的,無所適從。買回后炒菜,根本感覺不到油味兒,想自己炸點動物油炒青菜,可那豬又是用瘦肉精喂出來的。明明知道油吃多了不好,但還是會放多多的,因為放少了炒出來的菜不好看也不好吃。想那個年代的計劃經濟,每人每月只供應半斤茶油,大家吃得都健健康康的。
真懷念那滿山的油茶樹,懷念那白白的油茶花,懷念那甜甜的茶花蜜,懷念那脆脆的茶果果,懷念那清香清香的山茶油,懷念依然在天國默默守望我們的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