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冰 (讀者供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解螺旋·醫生科研助手
在網上讀到施一公教授關于中醫一些言論,感覺不妥。施教授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他對中醫藥的錯誤觀點有可能影響許多人,竊以為有必要做一些辨析。
“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中醫中藥、也很支持中醫藥的發展,但這一點不代表中醫藥的現狀沒有問題,祖國的傳統醫學和藥學需要進一步融入現代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需要進一步發揚光大。但如果你否定了中醫,就等于否定了老祖宗的醫學,還怎么發展?你全盤否定了過去,就是否定了過去所有人的努力。”
(內容來自《施一公:風一樣的男神》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335272.shtm)
辨析:“老祖宗的醫學”是否應該發展,要看它是否有效,“過去所有人的努力”是否應該被否定,要看其是否正確。
中醫是科學誕生之前的產物,是糅雜了神學、玄學、傳統文化的大雜燴,與科學無關。中醫理論已被證明是錯誤的,某些中藥可能對某些疾病有效,但那只是極少數,而且其有效性跟中醫理論無關。
對于無效、錯誤的醫學,就應該否定,沒有必要再發展。西方人正是否定了他們的“老祖宗的醫學”即西方傳統醫學,才有了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行之有效的現代醫學。
2015年4月9日下午施教授在科技日報社與科技部機關黨委聯合主辦的科技創新大講堂做了主題為《生命科學與人類探知未來》演講。演講結束后有一名聽眾提問:“中醫怎么走一條比較好的路?怎么盡快的超過歐美國家?”下面是施教授的回答。
“第一條,中醫我是非常相信的,不僅因為我是中國人,因為中醫是老祖宗的經驗的總結。”
辨析:這里犯了訴諸情感的邏輯錯誤,屬于非理性之誤。相信一樣東西,應該理性地基于事實、邏輯和證據,而不應該基于民族感情。
“中醫為什么按照西醫的理論去做,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它不是按照西醫,它是按照科學的角度去做。有一種觀點,中醫講究系統論,不能按照還原論去做,現在世界上的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就是科學,科學只有一種,包括生物學上不能用還原論,要用系統論,其實還是還原論,它并不是看所有的數據,其實大家在用不同的角度用還原論在做。中醫怎么發展,其實應該由我們的科學家坐下來討論,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
辨析:這段話有欠條理,表述隨意、斷句不清,姑且認為是施教授口語表達沒有刻意講究嚴謹,以及記者記錄未必精確之故。其大致的邏輯是:中醫研究是符合科學方法論的,因為中醫研究并不像有些人認為的走系統論之路,而是走還原論之路,而生物學研究就是基于還原論方法的。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要看它是否符合事實。
中醫自古并沒有能力(各個自然科學學科的理論)也沒有工具(各種分析儀器和手段)在還原論層面進行研究,直到近現代科學發展起來了,才提供了研究中醫藥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分析工具。中醫理論與生物學事實是不相符的,既然生物學是正確的,中醫理論就只能是錯誤的,所以必須“廢醫”(廢除中醫理論)。
用現代科學方法來研究中藥的毒性和有效性,這屬于還原論。目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了數十上百種中藥對人體具有毒性,會損害人體健康(最著名的就是馬兜鈴科的多種中草藥會導致腎衰竭)。對于可能有效的中藥,則不僅要通過實驗來確認它們的療效,同樣也要了解它們的毒性,這就是“驗藥”。
比如說,雷公藤對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它的副作用太大,其害處甚至大于害處,因此不是一種可靠的藥物。目前有許多種西藥對自身免疫疾病療效明確,副作用小,沒有必要用雷公藤來治療。
又如目前只有復方丹參滴丸等少數幾種中成藥愿意接受正規臨床試驗,它們均尚未完成或尚未進入FDA第三期臨床實驗。一旦它們中的一種或幾種通過這一期實驗,就將成為世界上最早被證明療效確切的中藥,而它們的療效跟中醫理論已經沒有關系,而必須用生物化學、生物醫學、藥理學等學科的理論進行科學的解釋(例如丹參的療效跟擴管、抗凝、解聚、抗炎有關)。
總之,“廢醫驗藥”是對待中醫藥的正確態度,也是中醫藥的唯一出路。
“中醫怎么趕超西方,是很難一句話兩句話說清楚的,我們需要醫生、科學家有系統的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培養。如果國家支持,大學來做,我覺得從根本上,長遠上可以讓科學和醫學更好的結合,現在這種結合方式還是挺松的。”
辨析:“中醫趕超西方”是一種含糊不清的說法。“趕超”如果是指中醫研究,那么西方并沒有在做中醫研究,我們也就無所謂趕超;如果是指中醫治病趕超現代醫學,那么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中醫理論已被證明是錯誤的,而絕大多數中藥的療效尚未得到證明。事實上也沒有必要趕超,現代醫學并不是“西醫”,它是東西方、全人類的共同財富,未來被證明確實有效的那些中藥將會融入現代醫學,成為后者的組成部分。
施教授提到的這些措施,可以用于“驗藥”,但如果用于研究、闡釋中醫理論,就只能是白白浪費科研資源的不智之舉。
說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供參考。本平臺支持各種學術觀點在此發出聲音,歡迎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