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最近,“一道光”、“昊兒”等幾位茶友都問了懂茶帝一個類似的問題,常常在普洱茶湯的表面看到白色的霧氣,這是為什么呢?
有人說這是茶葉雜質造成的,也有人說這種“茶霧”是好茶的表現。到底孰是孰非?小懂特地請教了幾位業內人士,并且查閱了一些資料,來跟大家聊聊。
細心的茶友在泡茶時會經常發現,茶湯表面會出現一層非常薄的油霧,呈白色,湯色越深越容易發現,但很快就會消失。這種白色的霧氣,被稱為“茶氳”或“湯氳”,并不是什么雜質,其實是茶湯中脂溶性物質的呈現。
如果茶葉本身內含物質多,那么茶湯的浸出物也相對會多,浸出物內有一些脂溶性物質,如脂肪酸、類胡蘿卜素,以及一些揮發性香氣成分,這類浸出物比重較輕,漂浮于湯面之上。因為都是脂溶性物質,茶湯上下溫差較大時(容器較保溫而湯面散熱快時),在湯面上就容易產生“茶氳”。
茶氳現象不是普洱茶茶湯特有的“專利”,沖泡武夷巖茶或其他一些發酵較重的茶,有時也會在湯面上形成白色霧氣。
小懂就做了一個試驗,沖泡一款去年的正巖大紅袍。結果發現,茶葉經沸水沖泡后,蓋碗里就出現了輕微的白色霧氣,但很快就消失了。
▲武夷巖茶沖泡后有輕微的白色霧氣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茶氳”的呈現效果呢?
第一、茶湯浸出物中,脂溶性物質越多,效果越明顯。
第二、湯色越深,容易對比產生,越容易被發現。
第三、沖泡時湯水溫度越高,瞬間浸出物質較多,越容易產生。
第四、氣溫較低、氣壓偏低時,也較容易產生。
第五、盛湯的容器,也會稍有影響,使用白瓷器皿則更為明顯。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能看到白色霧氣的茶,都是好茶嗎?都是老茶嗎?網上就有這種說法。其實,我們不能完全以茶氳來判斷茶葉貯藏時間的長短和品質的優劣。
雖然茶氳明顯的茶,脂溶性物質一般會多一些,甚至能據此推斷其內含物質也相對較多。但是影響茶葉品質的因素很多,而且影響茶氳效果的因素也不少,所以,茶氳明顯與老茶或好茶不能完全劃上等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