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五千年前,華夏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和一個叫蚩尤的部落首領在華夏大地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大廝殺。這場大廝殺十分激烈。最終,在今天的河北涿鹿地區,黃帝殺死了蚩尤,并消滅了蚩尤的部落,從此確立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權。那么,蚩尤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黃帝要對蚩尤的部族趕盡殺絕呢?
為什么黃帝要對蚩尤的部族趕盡殺絕
其實現代學者認為,軒轅黃帝和蚩尤這場大戰的真相,很可能就是幾百個原始人之間進行的械斗。只不過在后世經過無數代人的渲染,于是這場戰爭被嚴重夸大,至于蚩尤的身份,和黃帝追殺蚩尤部族的動機,也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話說五千年前的華夏,雖然原始農業已經有所產生,但人們的主要口糧依舊來自采集和牧業、狩獵。在風調雨順的年代,各部族人們還能處于勉強糊口的狀態,但一旦遭遇大規模天災,就意味著會有人餓死。
資源少,人口多,所引發的必然就是戰爭。在災荒面前,黃帝的部族為了爭取生存權力,于是和蚩尤的部族進行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黃帝的部族打敗了蚩尤的部族。而至于說將蚩尤的部族全部消滅掉,其實也符合原始社會的情況。
因為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決定了原始部落不能夠留下戰俘,一來是沒有多余的糧食給戰俘吃,二來戰俘如果發生嘩變,很可能給部落再度帶來損失。因此,換做任何一個勝利方的酋長,都不會留下戰敗方的部落成員的。當然,當部落有多余的糧食給戰俘吃的時候,則意味著原始社會走向解體,奴隸制社會要誕生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