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就警告過孫悟空,說:“你有好的東西,不要輕易展示給被人看,被人看你會,就要叫你教他,若你不教,就會加害與你!”菩提說完這句話,就立馬趕走了孫悟空。菩提趕走孫悟空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花果山的猴子猴孫們正在被混世魔王欺負,孫悟空必須回花果山,守衛水簾洞。
那么問題來了,菩提給孫悟空的最后忠告,孫悟空聽進去了嗎?
答案是沒有。
菩提要孫悟空深長不漏,不過以孫悟空的性格,很難做到。在觀音禪院,孫悟空師徒被金池長老炫耀著,金池長老說他有幾百件袈裟,孫悟空就不服氣了,要拿出壓箱底的錦襕袈裟出出氣。
唐僧就勸孫悟空了,說:“千萬別拿出來,萬一別人見了生了歹心,就會加害于我們!”
孫悟空不聽勸,堅持要拿出來,其實唐僧也是想拿出來炫耀回去,如果他真的不想孫悟空拿出袈裟,大可念緊箍咒呀!
果然,金池長老見了錦襕袈裟,眼前一亮,認為自己之前收藏的幾百件袈裟,都是廢物。他向唐僧借用一晚,想好好觀察,唐僧勉強答應,說:“明早記得還給我,可別弄壞咯!”
觀音禪院那么多袈裟,都是哪里來的?看完接下來的分析你就知道了。
觀音禪院有多少袈裟呢?小編覺得不下千件,金池長老一個人就幾百件了,而原著中說,院里的和尚,每人至少有兩件袈裟,職位高點的,三、四、五件都不止。
那么問題來了,這么多袈裟,都是哪里來的呢?觀音禪院又不產袈裟,地緣偏僻,哪里來的那么多織娘一針一線紡織袈裟?
答案很明顯,這么多袈裟,都是偷來搶來的。
金池長老那晚,拿著袈裟,徹夜痛哭,他身邊弟子看他痛苦流涕,都來圍觀,其中兩個最親的弟子出了主意,第一個說趁唐僧師徒旅途勞累,干脆進去殺了他們。周圍的弟子,沒有一個不贊成的。這是和尚應有的表現嗎?可見他們已經都是慣犯了。
介于那個毛臉和尚不好對付,第二個弟子說,干脆燒了他們,這樣我們不用受傷。金池長老連忙說:“好主意,好主意”,周圍的弟子拍手稱快,接著都去廚房搬柴火。
這一個寺院的和尚都瘋了嗎?是什么讓他們變得這么殘忍的?
當然是欲望。
觀音禪院金池長老有了袈裟,都會分給周圍的弟子,不然也不會一個人兩件袈裟以上了。這就是一窩強盜嘛,想想金池長老請唐僧喝茶時拿出來的精美茶具,想想整個寺廟的富麗堂皇。
這一切,孫悟空看不出來嗎?孫悟空早就看出來了,孫悟空在南贍部洲呆了十年,對人心摸透了,而且在菩提祖師門下頭七年,專門學習與人周旋之道,這伙強盜的小計量,孫悟空是看在心里的。
要知道,孫悟空在觀音禪院可不是在自己的地盤,不像花果山可以為所欲為,沒有證據,孫悟空豈敢動手。
孫悟空只等他們犯錯,證據確鑿時,將他們一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