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龍井,顧名思義,就是來鎖著龍,或者說“封印”龍的,古代傳說,坊間流傳,都有記載過,不過卻很少發現實質性的內容,現在我國境內,還有不少這樣的遺址,就在北京境內,還有九處這樣的遺址。例如北新橋,潭拓寺等等。
每當人們拉起鎖龍井里的鐵鏈,就會傳來隆隆隆的響聲,接著就會聞到一股海洋生物的腥味,以至于人們越發的發怵,不敢再亂動,有些地方也用圍欄圍了起來,防止不知道的人亂動。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世界上,有龍嗎?鐵鏈的另一端,綁著些什么?好端端的,為何要有條鐵鏈呢?
龍在古代中,可被視為吉祥物,主管降雨,豐收的是龍,古代是農耕社會,農業極為重要,人們認為龍掌握著人們生產生活的命脈。皇帝認為自己是真龍,只有他,才能穿龍袍,享有雕刻龍的物品。
不過值得奇怪的是,考古學家們卻沒有發現龍的遺骸,只在文獻記載和人們口口相傳中得知龍的事跡。
關于鎖龍井,有不同的傳說版本,其中一個還是比較實在的。
朱元璋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就算臨死之前,他寫下遺詔,讓后人在他死后用十二個棺材,分別從十二個城門出去,制作了十二個疑墓,現在人們也不確定他的陵墓到底埋在哪里,除非一個一個去看,由于技術還不成熟,就沒有進行考古挖掘。
朱元璋生前,有一次在皇宮中散步,突然發現頭上有一片陰影,抬頭一看,是兩條龍在打架,可把朱元璋嚇到了,他以為是來搶他的江山的,之后就每天惶恐,心緒不寧。
劉伯溫見朱元璋這般,很快知道事情原委,告訴了朱元璋一個辦法,用七十二地煞法,能鎮住那條龍。
于是朱元璋按照劉伯溫的說法,在附近的巷道里,挖了七十二口井,每口都有百丈深,有一條鐵鏈,直達井底,寓意著龍被鐵鏈拴住,不得出。
以上就是關于南京一口鎖龍井的傳說,這口鎖龍井現在還在,就在南京倉巷。
不過民間有另外一種說法,所謂的鎖龍井,是來控制底下暗河的,鐵鏈的另一頭是一鐵柱,是來鎮壓泉眼的,就像現在的高標號水泥堵填一個道理,而且古代的做法更合理,因為鐵鏈可長可短。
之所以會有腥味,是河里發出來的。
由于亂動鐵鏈,會導致暗河的水流量變化,嚴重的還會使得河道變道,造成水災或者用水緊張。為了防止人們亂動,所以說里面有龍,讓人們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