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出現的神仙妖魔數不勝數,基本上每一個角色,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武器,即使是小妖小怪們也不例外。西游記中,兵器就像衣服,沒有兵器就像沒穿衣服,是會被嘲笑的,當年孫悟空赤手空拳跑去迎戰混世魔王,就因為沒有兵器,被冷嘲熱諷。一向心高氣傲的孫悟空,怎受得了這般侮辱,他打殺混世魔王后,就急于尋找一件稱手的兵器。
在孫悟空眼里,怎樣樣才算稱手?自然是要能夠襯托出身份的。當年菩提祖師問孫悟空,要學地煞七十二變,還是天罡三十六變?孫悟空貪心,認為多勞多得,選擇了七十二變。
在兵器的選擇上,初出茅廬的孫悟空,一如既往的貪心,一味去追求兵器的重量,最后選擇了定海神針,錯過了另一件神兵。
“莫愁龍王沒寶哩”,這句話出自花果山的一位通臂猿猴之口,這位通臂猿猴不僅僅見識廣大,而且還發現花果山水簾洞鐵板橋下的暗道是通往東海龍宮的。這位神秘的通臂猿猴,身份并不簡單,正是因為他的引導,孫悟空才萌發了拜師學藝尋求長生不老的念頭,也正是因為他的引導,孫悟空才大腦東海龍宮。
后來發生的事情,大伙都清楚了,孫悟空在東海龍宮,奪得了一身“美猴王”裝備,和一桿如意金箍棒,孫悟空最后就是憑借著東海龍王的寶物,前去大鬧天宮的。
有朋友會有疑問,為何東海龍王會有這么多的寶物?其實不僅僅東海龍王有寶物,孫悟空的“美猴王”套裝,是四海龍王一起籌齊的,四海龍王都有寶物,只不過東海龍王的寶物甚多。
?東海龍王有寶物并不奇怪,龍族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而龍族留下的寶物,自然由東海龍王繼承,除此之外,東海龍王掌管水族,水族在西游記中,是非常龐大的存在,東海龍王的交際極廣,人脈遍布三界,同時東海龍王又有收藏癖好,種種原因,導致三界很多寶物都藏在了東海龍宮。
孫悟空來到東海龍宮奪寶,自稱“上仙”,見到孫悟空武功高強,是個圣人,東海龍王不敢怠慢,前后拿出了大捍刀、九股叉、方天戟三件寶物,可是孫悟空都嫌棄這三件寶物重量太輕。
于是,東海龍王帶孫悟空去看了東海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都說“不怕賊偷,只怕賊惦記”東海龍王將定海神針告知孫悟空,豈不是糊涂嗎?其實東海龍王并不糊涂,他當時打心底里不認為孫悟空能夠拿走這定海神針。一來定海神針極其沉重,孫悟空三尺身高,不可能拎得動定海神針,二來定海神針體型碩大,孫悟空即使挪得動,也帶不走。
事情并沒有東海龍王想象得那么簡單,東海龍王不僅僅小看了孫悟空,也小看了定海神針的靈氣了,定海神針在孫悟空到來前,已經悄悄在身上將“定海神針”四個字抹去,自行改名為“如意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如的是孫悟空的意,孫悟空一念口訣,如意金箍棒體型就變小,最后變成一桿棍子,雖然質量沒變,但是孫悟空天生神力,照樣拎得動,耍的虎虎生威。孫悟空用金箍棒,攪動整個東海的海水,一路打出東海龍宮。
孫悟空來東海龍宮奪寶,看似東海龍王吃了大虧,其實東海龍王并不虧,因為這桿定海神針,本就不屬于東海龍王的,它本身是大禹治水所用的陽靈棒,是大禹向太上老君借來的。大禹治水之后,不知何種原因,定海神針沒有歸還老君,而是被扔在了東海。
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因為這件事,最后東海龍王與孫悟空成為了知己好友,孫悟空前途光明,是鎮元子不惜人參果都甘愿與其結拜的人物,由此可見,東海龍王并不虧。
話說回來,孫悟空當初選擇了金箍棒,就錯過了另一件神筆,它便是方天畫戟。這桿方天畫戟,最后落到了金翅大鵬雕手中。在獅駝嶺一回,金翅大鵬雕將方天畫戟,武得虎虎生威。
金翅大鵬雕也前來奪寶,其中的經過可想而知。孫悟空大鬧天宮,讓如意金箍棒三界聞名,同樣也讓如意金箍棒的前任主人東海龍王,臉上貼金。于是乎,在妖界有頭有臉的金翅大鵬雕也慕名前來,金翅大鵬雕的背景強大,東海龍王不好得罪,最后,拿出了“方天畫戟”來“孝敬”金翅大鵬雕。
無論是如意金箍棒,還是方天畫戟,放在東海龍王手中,終究是擺設。好馬配好鞍,以東海龍王的實力,根本耍不了如意金箍棒和方天畫戟。與其讓如意金箍棒和方天畫戟封塵,還不如“寶劍贈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