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接下來,一個產業互聯網時代正在解開帷幕。
國內互聯網行業正在迎來新的轉折。
如果說之前20年,是消費互聯網的黃金期,那么,接下來,一個產業互聯網時代正在解開帷幕。
2015年,曾被看作是“企業級SaaS元年”,一批創業公司崛起,橫跨企業的多種需求,在不同細分領域上都出現了大量SaaS應用。而現在,2B市場開始向更加縱深化的方向發展。企業業務的側重點,正從消費端,向產業鏈的上游、向著B端溯源而上。
互聯網公司們最先提出了“下半場”的概念。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們,也在2B市場紛紛下場。李彥宏說,互聯網的下一幕是AI,百度DurOS語音平臺和Apollo自動駕駛平臺相繼開放;馬化騰認為,未來傳統行業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的核心,將是在云端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去處理大數據;馬云則說,IT時代還沒過去,DT時代即將來臨,阿里云用了十年時間,占據了國內大半市場。
消費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逝;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飛速發展。在國內,數量龐大的小微企業在向數字化轉型,還存在巨大空間的傳統產業,成為一片新的可開辟的戰場。
產業和互聯網結合,無論是小微企業還是企業級服務公司,都在面臨新的機會。但同時,這也是新的挑戰。
商業智能”核聚變“前夜
滴滴CEO程維說,互聯網時代上半場已結束。
這個被王興和張一鳴都附議過的事實是,互聯網時代的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技術增長紅利,都已經差不多走到了尾聲。消費級市場已經成為一片紅海,BAT把持著流量入口,劃出了清晰的競爭版圖,入局的門檻提高,而投資的難度和吸引力,也正在逐漸下降。
人口紅利逐漸消逝,消費升級的大勢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市場需求。消費水平的提高、對個性化服務和便利性要求增長,而與之相對的,是勞動力成本的顯著上升。據興業證券的統計,自2005年以來至2015年的十年期間,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了五倍。
傳統產業升級,成為資本目光的焦點。一場全新的“效率革命”,正在發生。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結合,擠出過剩產能,提升效率、降低企業開支,成為下一個10年,必然的話題。
技術的發展為之提供了”地利“。移動和云的概念,已經為大多數企業決策者所接納,云服務正在在傳統行業企業擴展,在未來,越來越多的生產環境將運行在云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已經走在了商業化階段的初期,正在改變著商業社會的運行規則。
暢捷通總裁楊雨春為之做的總結是,“這是三股力量共同所起的作用——技術升級、消費升級,以及商業模式的變化?!?/p>
新零售就是最好的例子。當電商帶來了線下關店潮之后,現在席卷而來的,是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的”線下開店“熱,以及各種無人零售解決方案的出現等等。在線支付的普及,大型電商的物流深入到社區和鄉村,將它們都納入了自己的大數據體系。線下線上以全新的方式結合,推動整個零售行業發生著更為巨大的變革。
每個行業都有兩端,一端是C,一端是B。C端的需求和產品的滿足,來源自B端的供給。需求端的倒逼,推動了產業和互聯網的加速融合。
”整個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到了新的階段。“楊雨春說。移動化、社交化和智能化,成為互聯網未來發展的趨勢。原生的互聯網公司和正在向互聯網轉型的傳統行業企業,都在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數字化的轉型和升級?!彼鼈児餐淖呦颍褪侨娴臄底只!?/p>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也曾說,現在已經是實體經濟”核聚變“的前夜,“未來最大的機會就在于誰能夠幫助企業,把它們的全面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p>
對于實體商業中的小微企業和B2B公司而言,機會都已經到了。
暢捷通總裁楊雨春
“智公司”大勢所趨和人、場、貨再造
智能化和數字化已是大勢所趨。隨著智能硬件終端和4G網絡的普及,教育程度的提高,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中,企業管理層和從業者對智能化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用楊雨春的話說,”在提供消費端服務的的企業中,它自身的‘消費’也升級了。在理念上,它們已經經歷了迭代和更新?!捌髽I級客戶更為關注的,也不再是傳統軟件工具”怎么用“的問題,而是業務的實際價值。
它們更多地需要的,不是那些單點的、或者是只是一個垂直領域的服務,是希望能夠實現對全業務流程的管控?!?“不是管生意,而是幫它們‘做生意‘?!皸钣甏赫f。”
也是在去年的GICC上,”智公司“這個概念被提出。即在智能商業時代,驅動公司發展應該是數據和網絡協同”雙引擎“,基于大數據的協同的算法,為公司提供智能大腦,貫穿企業數據,聯動所有資源。
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深入,技術對產業賦能,也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著產業形態。
企業數字化進程中,涉及的”人“的關系正在改變。早期的信息化,更多的關注重點是放在企業、企業里的人身上。而現在,數字化轉型的一大特征,使得企業服務的產業鏈正在延長。而現在,大數據場景中,不僅企業內部的供銷存系統,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的用戶,同樣被納入了數據管理系統之中。
“我們需要的就是要把客戶需求做到極致?!霸谌ツ甑腉ICC全球小微企業創新大會的圓桌論壇上,遠超炒貨創始人鄧金富說。同場討論的麥梯定制創始人馬騰也認可:”消費者的認知以及對品牌的認可,大家對智能的追求,已經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了。“
C端的能動性和影響力,也在前所未有地加強?!比ブ行幕暗纳缃浑娚痰尼绕穑褪沁@一點的直觀體現。新一代的消費者,是更加互聯網化、社交化與個性化的群體。用戶的行為數據、交易數據,反之對B端的經營,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打通全渠道的數據關系,根據用戶數據分析,引導企業的經營行為,成為更加重要的內容。
其次,是”場“。場景化正在成為技術驅動時代新的關鍵詞。環境驅動創新,針對場景提供應用落地和服務,場景的后面連接的,則是整個產業的生態。消費場景可以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指導企業的營銷策略、管理方式、產品設計與生產等,依據數據實現對業務的驅動和深入分析。
當海量的相關數據收集起來后,對于企業而言,供給端”貨“的問題也隨之提上解決日程?!必洝昂弯N售情況的配比,區域分布和存儲,如何用最經濟高效的方式實現快速到達消費者,甚至當前火熱的智能物流、智能云倉概念,都與之相關。
從數字化用戶,到細分場景,再到基于場景的解決方案,構成了新產業互聯網時代的“人場貨”模式。
之前,南京和善園作為本地頗負盛名的包子連鎖經營商,由于原料的高保鮮要求,也曾為各門店包子餡料的生產和配送而煩惱。它最終上線的管理系統對整體業務進行了協同:包括各門店的日銷量、原料需求量、配送時間、儲存等。
創新和需求變革正在小微企業本身內部催生。同樣的需求,也正發生在更多的垂直行業之中。
所有的生意都值得再做一遍
中小企業研發技術難。但是,這已經不是一個脫離科技能夠賺錢的時代了。
時代已經改變。馬云曾說過,未來并不屬于互聯網公司,而是屬于那些”利用互聯網公司“最出色的公司。
在去年的云棲大會上,馬云也提到,將來的中小企業都是跨國企業,將來沒有中國制造、美國制造,只有Made in Internet;物聯網、計算能力、AI,都在倒逼著各個行業,從基礎上進行變革。
從這個意義上講,未來的創新的現代服務業,將是經濟的支柱。對于現在的企業級服務公司而言,這是個值得期待,同樣也值得思考的時代。
“客戶正在帶給我們全新的商業認知?!皸钣甏赫f。在今年8月8日召開的2018年GICC大會上,也即將圍繞著人、場、貨的關鍵詞展開?!眹@場景,來升級整個生態的協作,希望所有的伙伴,能夠針對更多場景提供相應完整的解決方案。“
距離”核爆“真正的爆發點已經很近了。硬件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普及,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也已經基本完備,4G網絡已經實現大規模覆蓋,海量數據和高密度信息集中,技術的更新正推動企業信息化從BI向AI進化。
而對小微企業而言,內生的創新驅動力也正前所未有地加強。傳統行業正走在被互聯網方式重構的道路之上。產業互聯網還剛剛開局,而在它的推動下,消費互聯網也面臨著再次升級的可能。
傳統實業并不比互聯網差。事實上,在現今國內賺錢的公司中,仍不乏實體經濟的身影。而對于國內千千萬萬實體企業和小微企業而言,或許它們現在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去應用最新的技術服務,重新打造自身的造血系統了。
”未來所有的行業,都將被用互聯網思維和手段,重新再做一遍?!皸钣甏赫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