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結合大量研究成果、實驗數據、生物和心理知識,讀起來艱澀難懂,閱讀體驗不好,確是一本好書。
第一章 情緒的功能
人有兩種心理行為:一種是情緒心理的行為,另一種是理性心理的行為。我們有兩種心理,一種用來思考,一種用來感覺。感性如心,理性如腦。腦認為不應該這樣想,可是心卻不能和腦一致。例如腦認為我要忘記她,心卻還是想念她。感覺越強烈,情緒對心理的控制力就越強,理性的作用就越弱。
第二章 情緒失控
杏仁核是情緒哨兵,控制整個大腦。感官(眼睛、耳朵)收到的信號可以通過兩條通道傳遞到杏仁核:一條是通過大腦的丘腦傳遞到杏仁核,這是一束較大的神經元。另外一條是通過丘腦傳遞到新皮層,也就是思考腦,然后再傳遞到杏仁核,這是一束較小的神經元,載有不完全的信息,所以傳遞速度較快,比來自新皮層的信息率先到達杏仁核,觸發杏仁核在接收全部信號之前作出反應。這種神經回路解釋了感性壓倒理性、情緒失控,然后就后悔的原因。
人腦海馬體的功能是負責記憶事實,杏仁核的功能是負責記憶情緒。
◆ 第三章 愚蠢的聰明人
高情商的人擅長調動別人做事,高智商的人擅長自己親自做事。
情商的概念:了解自身情緒,管理自身情緒,自我激勵,認識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系。
◆ 第四章 認識自己
>> 自我意識指:知道自身的情緒,也知道自己對該情緒的看法。
>> 對情緒有了自我意識后,有兩種處理方法:被情緒吞沒,被動處理;接受該情緒,主動處理,使自己情緒受控。
第五章 激情的奴隸
>> 節制”,對過度情緒的克制。節制的目的是平衡,而非壓抑情緒,因為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價值和意義。
>> 管理情緒的目的是實現平衡,節制,不做激情的奴隸。
>> 關鍵是減少負面情緒,增加幸福情緒,而不是只維持一種情緒。
憤怒:
憤怒的起因是感到有危險,源于恐懼。
消除憤怒的三種主要途徑。
第一種途徑:控制和質疑觸發憤怒的想法,獲得緩和性信息。
第二種途徑:在生氣時擺脫對方,分散注意力,身處不可能進一步引發憤怒的環境,等待腎上腺涌動逐漸消失,生理水平恢復平靜。
第三種途徑:在憤怒或敵意想法剛剛萌芽時就把它們遏制住,并且把它們寫下來。
>> 宣泄憤怒是平息怒火最糟糕的途徑。
憂慮
憂慮的積極方面是尋找應對潛在威脅和危險的途徑。
>> 憂慮是對可能發生的壞事及其應對策略的一種預演,憂慮的目的是在危險出現之前進行預期,針對生存危機想出積極的應對措施。
解決慢性憂慮的辦法:一是自我意識,把憂慮情緒的苗頭扼殺在搖籃里,學會放松;二是對憂慮想法采取批判的立場,質疑其發生的可能性;三是求助醫學。
憂郁/悲傷
>> 悲傷的積極意義:對碌碌人生中的一種反省性撤退,讓我們暫時停止追求,哀悼損失,認真思考其中的意義,最后進行生理調節并展開新的計劃,讓生活繼續下去。
提振情緒擺脫悲傷的途徑:閱讀、看電視和電影、玩電腦游戲和智力游戲、睡覺和做白日夢等轉移注意力的活動。
>> 對抗輕度抑郁有兩種有效的方法。一是質疑沉思的核心想法,質問這些想法的合理性,并得出更加積極的替代想法;二是積極參加愉快的、轉移注意力的活動。
涌流
“涌流”是情緒智力的至高境界。涌流意味著情緒達到了極致。
>> 進入涌流的重要途徑是專注,涌流的本質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 創造性的成就取決于一心一意的投入。
延遲滿足獲得的滿足感比直接滿足要持久。
涌流促使人們把自身潛能發揮到極致,涌流模型揭示了掌握任何技能或知識最理想的狀態是順其自然,進入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不管是控制沖動還是延遲滿足,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使其有助于思考而不是妨礙思考,自我激勵,勇于嘗試,百折不撓,或者尋找方法進入涌流,使表現更為出色。
第七章 同理心的根源
修煉同理心
>> 同理心,即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 言語是理性腦的模式,而非言語是情緒腦的模式。
>> 同情心是指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但并沒有體會到和別人一樣的感受。同理心起源于一種對他人困擾的身體模仿,個體通過模仿引發相同的感受。
>> 同理心要求個體保持足夠的冷靜和感受力,以便情緒腦接收和模仿他人微妙的情緒信號。
>> 道德的根源在于同理心
第八章 社交藝術
>> 調節他人情緒的能力是處理人際關系藝術的核心,這要求情緒自控力達到一定的水平,自控是減輕自身憤怒和困擾、控制沖動和興奮能力的開端。
>> 人際智能由四種能力組成:
組織團隊——領導者的基本技能,發動并協調團隊努力開展工作。
協商解決辦法——調停的才能,防止沖突或解決突發危機。
人際聯系——同理心,處理人際關系的藝術。
社會分析——能夠體察和領悟他人的感受、動機和關切。
>> 隨機應變而又忠實于自我內心的感受,運用印象管理使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感受并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是高情商的人。取向于錢,外圓內方;外圣內王,出淤泥而不染。
>> 對自己忠實”,即不管產生什么樣的社會后果,行動與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感受和價值觀都要保持一致。
◆ 第九章 親密敵人
>> 女人善于理解語言和非言語情緒信號,善于表達和交流感受,男人則不喜歡表達脆弱、內疚、恐懼和受傷害的情緒。女人比男人更具有同理心、更情緒化。男人和女人在處理彼此之間的情緒問題時,必須克服內心的性別差異。
>> 情緒泛濫就是情緒失控。在情緒完全失控的時候,個體的情緒太強烈,觀點太狹隘,思維太混亂,根本無法聽進他人的意見或用理性解決問題。泛濫會使個體喪失情緒自我意識和自控的能力,使同理心蕩然無存。
>> 管理好自我情緒,不讓負面想法引發情緒泛濫,進行積極的正面解釋,可以讓自己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 抱怨的最佳法則“XYZ”:“當你做了X,我感到Y,我希望你轉而做Z。
◆ 第十章 用心管理
>> 領導力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說服人們向共同目標努力的藝術。
反饋——也就是信息交流——相當于組織的血液,人們據此了解他們所做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或是否需要調整、升級甚至徹底轉向。
>> 批評別人的藝術:具體,提供解決辦法,當面表達,保持敏感。
接受批評的藝術:把批評當做建議,不要自我保護,把批評當做機會。
◆ 第十一章 心與藥
困擾情緒是疾病的風險因素,人有三大負面情緒:憤怒、焦慮、抑郁。
>> 培養對憤怒的警覺性,以及憤怒出現后的調節能力和同理心。
>> 培養對憤怒的警覺性,以及憤怒出現后的調節能力和同理心。
>> 一覺察到自身有惡意或敵對的想法,就把它們寫下來。如果持續有這些想法,就要對自己說(或者心里想)“停止”,打消這些想法。
◆ 第十三章 精神創傷和情緒再學習
>> 創傷后應激障礙復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獲得安全感;記住創傷的細節并哀悼由此帶來的損失;最后重新恢復正常的生活。
> 精神療法的作用是教你怎樣加以控制,教會你的新皮層如何抑制你的杏仁核。
◆ 第十四章 性格非命運
>> 氣質類型至少可以分為四種:膽怯、大膽、樂觀和憂郁。每種氣質類型取決于大腦活動的不同模式。氣質是與生俱有的。
>> 基因本身不會決定行為。我們的環境、經驗和知識塑造了我們的氣質傾向。情緒智力不是天生的,通過正確的學習可以得到改善。
◆ 第十五章 情緒盲的代價
>> 控制脾氣的方法:走開,或數10下。
>> 心理疫苗: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困難可以降低抑郁的風險,不能放任焦慮、悲傷和憤怒等情緒,可以通過想法改變自己的感受。這相當于提前注射心理疫苗。
>> 情緒技能包括:自我意識;識別、表達以及管理感受;沖動控制和延遲滿足;處理壓力和焦慮。
◆ 第十六章 情緒教育
>> 避免沖突的辦法:要溝通,不要隨意猜測,不要急于下結論。以自信的態度做事,主動傾聽,直率地表達感受,但是不能上升為攻擊。
>> 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都需要一定的幫助才能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
附:
>> 情商的內涵
自我意識:識別和用語言描述感受,發現想法、感受和反應的聯系;了解想法或感受是否主導決策;了解替代選擇的后果;識別自身的優點和弱點,用積極而現實的態度看待自身。
情緒管理:認識到感受的起因,學習如何處理焦慮、憤怒和悲傷。對決策和行動負責任,遵守諾言。
同理心:一種關鍵的社會技能,理解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尊重人們對事物的不同感受。
建立人際關系:學會傾聽,恰當地提出問題,在別人的言行及自身反應和判斷之間進行區分;自信果斷,但不憤怒或者啞忍;學會合作、解決沖突和協商妥協的技巧。
>> 對于沖動控制,“停車燈”方法,分為6個步驟。
紅燈 1.停止,保持平靜,三思而后行。
黃燈 2.說出問題和你的感受。
3.設定一個積極的目標。
4.想出很多解決辦法。
5.預見后果。
綠燈 6.繼續,嘗試最佳方案。
>> SOCS模型隨意討論各種問題。”
SOCS模型是情景(Situation)、選擇(Option)、后果(Consequences)、對策(Solution)的縮寫,分為3個步驟。
首先,描述所處情景,以及你對此的感受;其次,思考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及其后果;最后,選擇并實施其中一個方案——這其實是停車燈方法的成人版。
>> 情緒智力就是性格。性格是“道德制約所需要的心理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