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類特有的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
伏案辦公,久坐不動,彎腰駝背……其實很多生活中的不經意的姿勢給現代人的腰椎增加了負擔,30歲以后,腰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環開始出現裂紋,之后裂紋逐漸擴大,椎間盤髓核組織從裂隙中突出,這就是平常大家聽到的腰椎間盤突出,也是腰痛和腿痛最常見的原因。
同站立位、坐直位相比較,人體在前傾20度坐位時腰椎間盤的壓力更大。這正是我們在電腦前做報表,上網,辦公等經常保持的姿勢。長期這樣的姿勢使腰椎間盤承受過度的壓力,容易發生退變,并導致腰椎間盤后突出。
座椅對腰椎間盤的影響
腰椎間盤突出癥最明顯的癥狀,是壓迫坐骨神經
腰突引起坐骨神經痛發病多為單側。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在臨床表現先常有腰部僵硬不適感,在步行或活動時腰及下肢可出現短暫疼痛,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可逐漸發展為劇烈燒灼或刀割樣疼痛,沿坐骨神經走行放射,坐骨神經痛患者可自腰、臀部直達大腿、小腿后外側及足外側部。
坐骨神經痛的疼痛呈陣發性加劇,夜間更甚。部分坐骨神經痛患者在體位改變或坐骨神經受到牽拉時常可誘發疼痛或使之加劇,這也是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表現。
坐骨神經痛區域圖
我們要理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無法“根治”!因為,只要有地心引力存在,我們腰椎就會隨著歲月而老化,出現彎腰、駝背等老年姿態所以,這個病沒有所謂的“根”!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退行性疾病,講究的是長期緩解。
注意!雖然我們無法做到“一勞永逸”,但是我們可以做到長期不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示意圖
長期勞損或突然扭傷,可使腰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后,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充血、水腫以至粘連等病理變化。突出的一側腰部疼痛,經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時還有麻木,咳嗽時加重。
可以說,坐骨神經是非常容易被突出的髓核、無菌炎癥、水腫壓迫,一旦形成壓迫,下肢癥狀就會變得明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第一步,就是從去除癥狀開始!
我們身體里龐大的自愈系統是與循環系統、應激系統、免疫系統機能等等相關聯的,這便是身體里的“神醫”。當身體出現病癥時,或者處于亞健康狀態時,神醫就施展醫術,自行診斷,開方配藥。
很多人理解的自愈力,就是等著身體自己恢復。其實,這樣是非常被動的,我們的身體,越鍛煉越健康,這中間也是自愈力在不斷加強與提升。醫學康復鍛煉的原理,就是激發人體自愈力,更好的來配合我們恢復!
所以,自愈力更要我們通過一步步“提升”來激發,如果你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已經出現腿部疼麻,那就來一起做一做醫學康復鍛煉!
一、仰臥抬起骨盆
動作要點: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點,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復20次。
功效:該動作能矯正下骨盆前傾,增加腰椎曲度。
仰臥抬起骨盆
二、抱膝觸胸
動作要點:仰臥位雙膝屈曲,手抱膝使其盡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為一個動作,連續作20-30個。注意不要將背部弓起離開床面。
抱膝觸胸
三、側臥位抬腿
動作要點:側臥位上側腿可伸直,下側膝微屈,上側腿側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復數十次。在進行動作時,也不是快速的上抬,而是在控制的狀況下慢慢的外展并且回來原本位置。
側臥位抬腿
四、俯臥位倆點支撐
動作要點:俯臥位雙膝雙手支撐,同時伸直右上肢及左下肢保持5秒,重復10次后,換另一側。訓練時背部緊張,保持固定,手、腳不要晃動。
俯臥位倆點支撐
五、直腿抬高
動作要點:仰臥位將雙手壓在臀下,慢慢抬起雙下肢,膝關節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復15次。
直腿抬高
六、壓腿
動作要點: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軀干前傾壓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換成另一下肢。此動作也可在站位進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
通過以上的腰椎操,有很多患者朋友說能夠緩解自己的腰間盤突出造成的腿部麻木等癥狀。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還需要根據情況來判斷。
腰頸肩康復老師微信:bb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