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草藥圖片大全 >> 婦科病用藥 >> 月經不調用藥篇

中草藥圖片大全之--紅花酢漿草

別名  大葉酢漿草、三夾蓮、銅錘草、大老鴉酸、地麥子
來源  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紅花酢漿草Oxalis corymbosa DC.,以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直立無莖草本,高達35厘米。地下部分有多數小鱗莖,鱗片褐色,有3縱棱。葉基生,為3小葉復葉,葉柄長15-24厘米,被毛,小葉闊倒卵形,長約3.5厘米,先端凹缺,被毛,兩面有棕紅色瘤狀小腺點。春夏開淡紫紅色花,傘房花序基生與葉等長或稍長,有5-10朵花,萼片5,頂端有2紅色長形小腺體,花瓣5,雄蕊10,長短各5,花絲下部合生成筒,上部有毛,子房長橢圓形,花柱5。蒴果短條形,角果狀,有毛。
生境與分布  生于曠野村邊,路旁陰濕處。全國各地有栽培,并逸為野生。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  酸、寒。清熱解毒,散瘀消腫,調經。
主治用法  腎盂腎炎,痢疾,咽炎,牙痛,月經不調,白帶,外用治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燒燙傷。用量10-15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紅花酢漿草30克,泡酒服。
2.跌打損傷:紅花酢漿草30克,茜草15克,拌酒糟包敷患處。
3.赤白痢:紅花酢漿草15克,水煎服。

益母草別名  益母蒿、益母艾、紅花艾、坤草、茺蔚、三角胡麻、四楞子棵

來源  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以全草和果實入藥。

形態特征  一或二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莖直立,單一或有分枝,四棱形,微有毛。葉對生,葉形多種,基出葉開花時已枯萎,有長柄,葉片近圓形,直徑4-8厘米,邊緣有5-9淺裂,每裂片有2-3個鈍齒,中部莖生葉3全裂,裂片近披針形,中央裂片常再3裂,側片1-2裂,上部葉不裂,條形,兩面均被短柔毛。6-8月開花,花多數,在葉腋中集成輪傘,花萼鐘形,先端有5個長尖齒,花冠唇形,淡紅色或紫紅色,長9-12毫米,上下唇近等長,花冠外被長絨毛,尤以上唇為多,雄蕊4,二強。小堅果熟時黑褐色,三棱形。

生境與分布  生于山野、河灘、草叢中及溪邊濕潤處。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

采集加工  夏、秋間開花時割全草。

藥理作用  1.本品煎劑及酊劑給家兔灌胃或靜注有興奮子宮的作用,且煎劑比酊劑強。其作用與腦垂體后葉激素相似,但效力較弱。2.益母草堿給家兔靜注,有顯著利尿作用。3.抑菌試驗:本品水浸劑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辛、微寒。調經活血,祛瘀生新,利尿消腫。

主治用法  月經不調,閉經,產后淤血腹痛,腎炎浮腫,小便不利,尿血,外用治瘡瘍腫毒。用量10-30克。外用適量,研粉或鮮品搗爛敷或水煎洗患處。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痛經、產后及刮宮后子宮復舊不全:益母草120克,雞血藤60克,水煎加紅糖服,每日1劑。

2.急性腎炎浮腫:鮮益母草180-240克(干品減半),加水700毫升,文火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每日1劑。

3.流產后胎盤殘留:(加味生化湯)當歸、益母草各15克,川芎、桃仁、紅花、炮姜、艾葉各10克,熟地、丹皮各18克,重癥患者每日2劑,輕癥患者每日1劑。

4.產后腹痛、子宮復舊不良:益母草12克,生蒲黃、川芎各6克,當歸、山楂炭各10克,水煎服。

注:茺蔚子為益母草的果實。辛、甘、微寒。活血調經,清肝明目。治目赤腫痛,高血壓病,月經不調,產后淤血腹痛。用量5-10克。有報導:茺蔚子炒熟研粉,一次服30克引起中毒。服后4-6小時出現胸悶無力,全身酸痛,下肢不能活動等癥狀。

珍珠菜別名  紅絲毛、過路紅、閹雞尾、活血蓮、紅根草、紅梗草、狼尾巴花

來源  為報春花科排錢草屬植物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by.狼尾珍珠菜L. barystachys Bunge.,以根及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0.5-1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兩側生根,土黃色或淡紅褐色。莖直立,單一,帶紅色。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至寬披針形,長6-14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窄成柄,兩面有疏毛和黑紫色小斑點。春季開花,穗形總狀花序頂生,花密集,常偏于上方,開花后花序逐漸向上延長,花梗長4-6毫米,苞片條形鉆狀。花萼5裂,綠色,宿存,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倒卵形,先端鈍或稍凹,雄蕊5,較花冠為短,與花瓣對生,花絲稍有毛,基部連合,子房1室。蒴果卵狀球形,頂端有棒狀宿存花柱。

    同屬植物狼尾珍珠菜(狼尾花、血經草):多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透明柔毛,有長的地下莖,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矩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葉長5-9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鈍或銳尖,基部漸窄近于無柄,全緣。6月開花,嫩時花序略下彎,果時延長直立,長可達30厘米,花冠裂片窄長橢圓形,直立,蒴果球形。圖示為狼尾珍珠菜。

生境與分布  野生于山坡、路旁、溪邊草叢較濕潤處。分布幾遍全國。狼尾珍珠菜生于山坡灌叢、林下及河灘沙地。分布于東北、西北、華北、山東及長江流域和西南一帶。

采集加工  夏季采全草,秋季挖根。

性味功能  辛、微澀、平。活血調經,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  月經不調,白帶,小兒疳積,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乳腺炎,蛇咬傷。用量15-30克,久煎后毒性可降低。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①珍珠菜根、益母草各10克,月月紅、馬鞭草各6克,水煎服。②狼尾珍珠菜30克,水煎,對黃酒30毫升服。

2.白帶:狼尾珍珠菜15克,馬齒莧12克,四葉律10克,水煎服。

3.跌打損傷:狼尾珍珠菜30克,水酒各半煎服。外用狼尾珍珠菜、蔥白、酒糟各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

4.乳癰:珍珠菜根15克,蔥白7個,水酒各半煎服。

5.小兒疳積:珍珠菜根20克,雞蛋1個,水煮,服湯食蛋。

丹參別名  紅根、大紅袍、血參根、血山根、紅丹參、紫丹參

來源  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以根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株密被淡黃色柔毛及腺毛。根細長,圓柱形,長10-25厘米,直徑0.8-1.5厘米,外皮土紅色。莖四棱形,上部分枝。葉對生,單數羽狀復葉,小葉通常5片,有時3或7片,頂端小葉片最大,側生小葉較小,具短柄或無柄,小葉片卵圓形至寬卵圓形,長2-7厘米,寬0.8-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斜圓形,邊緣有圓齒,兩面密被白色柔毛。夏季開花,頂生和腋生的輪傘花序,每輪有花3-10朵,多輪排成疏離的總狀花序,花萼略成鐘狀,紫色,花冠二唇形,藍紫色,長約2.5厘米,上唇直立,略成鐮刀狀,先端微裂,下唇較上唇短,先端3裂,中央裂片較兩側裂片長且大,又作二淺裂,發育雄蕊2,伸出花冠管外而蓋于上唇之下,退化雄蕊2,著生于上唇喉部的兩側,花藥退化成花瓣狀,花盤基生,一側膨大,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較雄蕊長,柱頭2裂,裂片不相等。小堅果長圓形,熟時暗棕色或黑色,包于宿萼中。

生境與分布  生于向陽山坡草叢、路旁、溝邊、林邊等處。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也有栽培。

采集季節  春、秋可采挖。

藥理作用  1.鎮靜、安定作用:給小鼠腹腔注射丹參注射液,可使自發活動減少,可維持幾小時之久。2.丹參可延長小鼠因環己巴比妥所致的睡眠時間。3.丹參對腦下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

血流量的作用。對心臟收縮力先有短暫抑制,然后漸漸加強,但對不同動物、個體差異頗大。4.丹參煎劑給家兔、犬作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5.丹參煎劑給家兔肌注有明顯降血糖作用。6.丹參對小白鼠試驗性結核病有治療效果,而對豚鼠無效。7.抑菌:本品在體外對葡萄球菌、霍亂弧菌、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微寒。祛瘀生新,活血調經,清心除煩。

主治用法  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產后瘀血腹痛,神經衰弱失眠,心煩,心悸,肝脾腫大,關節疼痛。用量:10-15克,單用湯劑可用至30克。不宜與藜蘆同用。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丹參15克,當歸10克,水煎服。

2.痛經:丹參15克,郁金6克,水煎,每日一劑,分2次服。

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①丹參20克,赤芍、川芎、紅花各10克,降香6克,水煎服或制成沖劑或浸膏分2次服。陰虛陽亢者可加玄參12克,苦丁茶10克。氣陰兩虛者加黨參10克,玉竹15克。②復方丹參片:丹參60克,當歸30克,菖蒲15克,降香4.5克,細辛1克。前3者水煎濃縮成浸膏,后2者研粉與浸膏混勻,低溫干燥,壓片。上方為一日量,分3次服,4周為一療程。

4.早期肝硬化:丹參12克,桃仁、生地黃、制大黃各10克,地鱉蟲6-10克,黨參、黃芪各10克,鱉甲12-25克,水煎服。此方加減常可改善肝功能。婦女月經期暫停用藥。

5.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丹參、金銀花、赤芍、土茯苓各30克,當歸、川芎各15克,水煎服。

衛矛別名  鬼箭羽、麻藥、八樹、梳篦風、四方柴

來源  衛矛科衛矛屬植物衛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根、帶翅的枝及葉入藥。

形態特征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樹皮光滑,灰白色,小枝圓柱狀或四棱形,常在健壯枝上具2-4木栓質寬翅,翅寬達1厘米,棕褐色。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菱狀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9厘米,寬1-4厘米,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夏季開綠白色花,常3朵花成聚傘花序生葉腋,小花徑約6毫米,花瓣4。蒴果4深裂,綠色帶紫色,成熟后由基部開裂。種子卵形,淡褐色,外包橙紅色假種皮。                                                                                                                                                                                                                                                                                                                                                                                        

生境與分布  生于闊葉混交林中,林緣及山坡草地。分布于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采集加工  全年采根,夏、秋季采收帶翅的枝和葉,曬干備用。

藥理作用  衛矛所含亞油酸有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的作用,可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性味功能  苦、寒。行血通經,散瘀止痛。

主治用法  月經不調,產后淤血腹痛,跌打損傷腫痛。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產后淤血腹痛:①衛矛、當歸各10克,益母草12克,水煎服。②衛矛、當歸各10克,紅花3克,水煎服。

2.跌打損傷,淤血腫痛:衛矛30克,赤芍15克,紅花、桃仁各10克,大黃3克,共研細末,每服3克,日服3次。

3.風濕痛:衛矛(連翅)莖60-90克,水煎服。

4.產后腹痛、閉經:衛矛(連翅)莖15克,虎杖、茜草根各15克,水煎服。

5.經閉:衛矛、算盤子根、紅牛膝各15克,澤蘭、元寶草各10克,益母草12克,泡酒1斤,早晚各服15毫升。

6.產后腹痛:先用衛矛、八角蓮各3克,研末調勻,再用蘘荷根30克,煨水吞藥末,每次3克。

7.小兒感冒發熱:衛矛根15克,白英藤6克,水煎服。

注:

    孕婦忌服。

吹火筒別名  狹葉繡線菊、尖葉繡線菊、漸尖粉花繡線菊

來源  為薔薇科繡線菊屬植物粉花繡線菊Spiraea japonica L. f. Suppl.漸尖粉花繡線菊S. japonica L. f. var. acuminata Franch.,以全株入藥。

形態特征  1.粉花繡線菊(日本繡線菊、螞蝗梢、火燒尖):直立灌木,高達1.5米;枝條細長,開展,小枝近圓柱形,無毛或幼時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有數個鱗片。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8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缺刻狀重鋸齒或單鋸齒,上面暗綠色,無毛或沿葉脈微具短柔毛,下面色淺或有白霜,通常沿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1-3毫米,具短柔毛。復傘房花序生于當年生的直立新枝頂端,花朵密集,密被短柔毛;花梗長4-6毫米;苞片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下面微被柔毛;花直徑4-7毫米;花萼外面有稀疏短柔毛,萼筒鐘狀,內面有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內面近先端有短柔毛;花瓣卵形至圓形,先端通常圓鈍,長2.5-3.5毫米,寬2-3毫米,粉紅色;雄蕊25-30,遠較花瓣長;花盤圓環形,約有10個不整齊的裂片。蓇葖果半開張,無毛或沿腹縫有稀疏柔毛,花柱頂生,稍傾斜開展,萼片常直立。花期6-7月,果期8-9月。暫未發現入藥的記載,列與此便于確認。

  2.漸尖粉花繡線菊(狹葉繡線菊、尖葉繡線菊、漸尖繡線菊):灌木,高達2m;小枝棕紅色,有短柔毛或脫落近無毛。葉片長卵形至披針形,長3.59cm,寬1.53.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下面蒼綠色,沿葉脈有柔毛; 葉柄長24mm。復傘房花序生于當年枝頂端,直徑1014cm,有時達18cm,有短柔毛;花粉紅色,直徑約3mm3萼筒及裂片外面有柔毛;花瓣卵形至圓形。蓇葖果無毛。如圖示。

生境與分布  漸尖粉花繡線菊生于山坡曠地,疏密雜木林中、山谷或河溝旁,海拔950-4000米。分布于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貴州、四川、云南、廣西等省區。

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以夏、秋花葉茂盛時采為佳,洗凈,曬干

性味功能  微苦,平通經,通便,利尿。

主治用法  用于閉經,月經不調,便結腹脹,小便不利,跌打損傷。用量12-15克。

大香附子別名  磚子苗、假香附、三棱草、傘序三棱草

來源  為莎草科磚子苗屬植物磚子苗Mariscus umbellatus Vahl.,以根狀莖、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根狀莖短。稈疏叢生,高10-50厘米,銳三棱形,平滑,基部膨大,具稍多葉。葉短于稈或幾與稈等長,寬3-6毫米,下部常折合,向上漸成平張,邊緣不粗糙;葉鞘褐色或紅棕色。葉狀苞片5-8枚,通常長于花序,斜展;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具6-12個或更多些輻射枝,輻射枝長短不等,有時短縮,最長達8厘米;穗狀花序圓筒形或長圓形,長10-25毫米,寬6-10毫米,具多數密生小穗;小穗平展或稍俯垂,線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約0.7毫米,具1-2個小堅果;小穗軸具寬翅,翅披針形,白色透明;鱗片膜質,長圓形,頂端鈍,無短尖,長約3毫米,邊緣常內卷,淡黃色或綠白色,背面具多數脈,中間3條脈明顯,綠色;雄蕊3,花藥線形,藥隔稍突出;花柱短,柱頭3個,細長。小堅果狹長圓形,三棱形,長約為鱗片的2/3,初期麥稈黃色,表面具微突起細點。花果期4-10月。

生境與分布  分布于陜西、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海南、貴州、云南、四川等省區。生于山坡陽處、路旁草地、溪邊以及松林下,海拔200-3200米。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曬干備用。

性味功能  根狀莖:辛、溫。調經,止痛,行氣解表。全草:辛、微苦、平。祛風止癢,解郁調經。

主治用法  根狀莖:感冒,月經不調,慢性子宮內膜炎,風濕關節炎。用量10-30克。全草:皮膚瘙癢,月經不調,血崩。用量30克,水煎服。

奇蒿別名  劉寄奴、南劉寄奴、千粒米、六月霜、化食丹

來源  為菊科艾屬植物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 Moore.,以帶花全草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莖直立,圓柱形,棕色,有縱肋,被細毛。葉互生,下部葉在開花時凋落,中部葉卵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窄縮成短柄,邊緣有銳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有蛛絲毛,上部葉小,披針形。夏秋間開花,頭狀花序鐘狀,略帶芳香,長3毫米,寬約2毫米,無梗,密集成穗狀圓錐花叢,總苞棕黃色,無毛,苞片4層,外層苞片卵形,長約1.5毫米,中層苞片橢圓形,內層苞片較窄,花白色,全為管狀,外層有雌花數朵,中央為兩性花,柱頭二裂,先端成畫筆狀。10-11月果熟,瘦果長圓形,有棱。

生境與分布  生于向陽山坡、疏林下、竹木林下、郊野路邊、田邊、溝邊草叢中。分布于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區。

采集加工  8-9月間花期采收,曬干,打成捆,需防夜露、雨淋變黑。

藥理作用  本品水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苦、辛、平。清暑利濕,活血行瘀,通經止痛。

主治用法  中暑,頭痛,腸炎,痢疾,經閉腹痛,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創傷出血,乳腺炎。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或干品研末敷患處。孕婦忌服。

參考配方  1.中暑:①奇蒿15-30克,水煎服。②奇蒿花穗10克,紅木香(南五味子藤)15克,青木香10克,水煎服。

2.消化不良:奇蒿15克,石菖蒲根莖、山楂、紅木香各10克,徐長卿6克,桂皮2.5克,水煎服。

3.氣管炎:奇蒿根60克,雞蛋數枚,水煎至蛋微熟,去蛋殼,再煎至蛋黃發黑,吃蛋和湯。

4.潰瘍病出血:奇蒿根、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5.月經不調、挫傷血腫:奇蒿15-30克,水煎,黃酒沖服。

6.食積不消,肚痛脹滿:奇蒿15-30克,水煎服。也可配其他促消化藥。

7.絲蟲病引起的橡皮腫:每日用奇蒿60克,水煎服。

旱芹別名  藥芹、藥芹菜、香芹

來源  為傘形科旱芹屬植物旱芹Apium graveolens L. var. dulce DC.,以莖或根入藥。

形態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具圓錐根和多數的側根。莖直立,高50-150厘米,具縱棱和直槽,全體無毛。基生葉具柄,柄長3-26厘米葉片長圓形至倒卵形,長7-18厘米,寬3.5-8厘米,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卵形或近圓形,長2-4.5厘米,常3淺裂或深裂,小裂片近菱形,邊緣有圓鋸齒或鋸齒,莖生葉楔形,3全裂。5月開綠白色小花,復傘形花序多數,無總苞和小總苞,傘幅7-16,花梗20余,萼齒小或不顯,花瓣圓卵形,先端內折,花柱短,顯著叉開。雙懸果近圓形至橢圓形,果棱尖銳,條形。

生境與分布  喜生于向陽沙壤土中。我國各地普遍栽培。

采集加工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洗凈,鮮用。

性味功能  甘、微辛、涼。降壓利尿,涼血止血。

主治用法  頭暈腦脹,高血壓病,小便熱澀不利,尿血,崩漏帶下。用量30-60克。

參考配方  1.高血壓病:鮮芹菜適量,洗凈,搗爛絞汁,每次服50-100毫升,每日1-2次。鮮芹菜根5兜,紅棗10枚,水煎,加白糖調服。經常服用,可治高血壓動脈硬化。鮮芹菜

125克,馬兜鈴10克,大薊、小薊各15克,通入熱蒸汽,制成流浸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可治早期原發性高血壓。

2.婦女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或小便出血:鮮芹菜30克,茜草6克,六月雪12克。水煎服。

3.喘息性慢性氣管炎:芹菜根15克,荊芥穗6克,花椒10粒,茯苓10克,冰糖12克。先將芹菜根、花椒、茯苓加水煎10分鐘,然后加入荊芥穗,再煎5分鐘,沖冰糖6克服。第二次煎10分鐘,沖冰糖服。10天為一療程。

水苦荬別名  水仙桃草、仙桃草、北水苦荬、水接骨丹、接骨仙桃草、蟲蟲草、水萵苣、水對葉蓮

來源  為玄參科婆婆納屬植物水苦荬Veronica anagalis-aquatica L.和芒種草V. undulata Wall.,以帶蟲癭果的全草藥。

形態特征  1.水苦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全體無毛。根狀莖傾斜,多節。莖直立,肥壯多水分,中空。葉對生,無柄,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7厘米,寬8-15毫米,先端鈍,基部呈耳狀或圓,稍抱莖,全緣或具微波狀細齒。春夏季開花,穗形總狀花序腋生,長5-15厘米,花梗上升與花序軸呈銳角,花萼4深裂,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具淡紫色條紋,花冠管短,先端4裂,最上裂片較大,雄蕊2,花柱長2.5毫米。蒴果近圓形,先端微凹,果內常因有蟲寄生而膨大成肉質桃形。種子多數,長圓形,扁平。

2.芒種草:與上種相似,花梗多橫生,與花序軸成直角,花柱長1.5毫米,花梗、花萼與果多少有些毛。

圖示為北水苦荬。葉形與水苦荬有些差異。

生境與分布  生長在水溝邊、田邊或山坡濕地。水苦荬分布于我國北方和西南地區。芒種草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  夏季采集有蟲癭果的全草,洗凈,曬干備用或鮮用。

性味功能  苦、平。活血止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法  咽喉腫痛,肺結核咯血,風濕疼痛,月經不調,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跌打損傷,外用治骨折,癰癤腫毒。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1.咽喉腫痛:鮮水苦荬30克,水煎服。

2.咳血、咯血:水苦荬、藕節各30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

3.跌打損傷:水苦荬適量,研末,每服4-5克,每日2次,酌加黃酒和服。

4.月經不調、痛經:水苦荬15克,益母草12克,當歸10克,水煎服。

5.癰癤腫毒:鮮水苦荬、鮮蒲公英各適量,共搗爛外敷。

澤蘭別名  地瓜兒苗、地筍、甘露子、方梗澤蘭

來源  為唇形科地筍屬(地瓜苗屬)植物地筍Lycopus lucidus Turcz.,以全草、根(地筍)入藥。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狀莖橫走,稍肥厚肉質,白色,節上生須根。莖通常單一,少分枝,有四棱,中空,綠色、綠紫色或紫色,節上有毛叢。葉交互對生,近于無柄,披針形,長4.5-11厘米,寬8-3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下面密生腺點。7-8月開花,輪傘花序,腋生,花小,花萼5深裂,花冠二唇形,白色,能育雄蕊2,退化雄蕊無花藥。4小堅果扁平,暗褐色,包圍宿萼中。

生境與分布  生于山野低洼地、溪流沿岸草叢中。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

采集季節  夏、秋間莖葉生長茂盛時割取全草,曬干。

性味功能  葉:辛、苦、微溫。活血,通經,利尿。根:甘、辛、溫。利九竅,通血脈。

主治用法  葉:產前產后百病,養氣血,破宿血,長肌肉,閉經,月經不調,產后瘀血腹痛,水腫,跌打損傷。根:排膿治血,產后心腹痛,產婦可做蔬菜食用。用量:3-10克。

參考配方  1.產后子宮復舊不良:澤蘭15-30克,水煎服,砂糖為引,每日一劑。

2.產后瘀血腹痛:澤蘭、赤芍、延胡索、蒲黃各10克,丹參12克,水煎服。

3.月經不調,閉經,產后惡露不凈,小腹痛:澤蘭、當歸各10克,水煎服。

4.月經不調,痛經,產后瘀血阻滯腹痛:澤蘭10克,配當歸、桃仁、川芎、赤芍。或與生香附、元胡索、紅花、益母草同用。

5.產后水腫:澤蘭、防己各10克,水煎服。

6.跌打損傷:澤蘭10克,配當歸、桃仁、落得打等。

7.瘡瘍腫塊不消:澤蘭10克,配赤芍、當歸、忍冬藤、生甘草等。

8.產后小便淋漓,浮腫:澤蘭10克,配防己等量,研末,開水送服。9.損傷瘀腫,癰腫瘡毒:澤蘭鮮莖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月季花別名  月月紅

來源  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以花、根、葉入藥。

形態特征  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高0.5-1.5米,莖直立或披散,與枝均有鉤狀皮刺。單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5片,少數7片,葉柄有腺毛及皮刺,基部有披針形托葉一枚,大而明顯,大部附生于葉柄上,邊緣有腺毛,小葉片寬卵形,長2-7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尖鋸齒。春末即開始開花至秋季,花常數朵聚生,花梗長2-3厘米,花萼5裂,宿存,萼筒倒卵圓形,萼片鉆形,反曲,常羽狀分裂,邊緣有腺毛,花冠玫瑰色,直徑約5厘米,花瓣多數,重疊,三角狀倒卵形,先端波狀,雄蕊多數。薔薇果卵狀橢圓形,長達2厘米,紅色。

生境與分布  均為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集季節  晴天采將開花蕾。春、秋挖根。葉多鮮用。

性味功能  甘、溫。活血調經,散毒消腫。

主治用法  花:月經不調,痛經,癰癤腫毒,淋巴結結核(未潰破)。葉: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根:跌打損傷,白帶,遺精。用量:花:3-6克。根:10-15克。鮮花或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痛經:月季花、益母草各10克,水煎服。

2.經閉或月經不調:月季花6克,雞冠花、杜仲各10克,白酒125毫升,蒸服。

3.赤白帶下:月季花根10-15克,水煎服。

4.月經過多、白帶多:月季根30克,燉豬肉或煮青殼鴨蛋吃。

5.婦女不孕:月季花6克,元寶草、連錢草、薏米仁各10克,益母草、萱草根各15克,泡白酒1斤,早晚各服15毫升。

6.筋骨疼痛或骨折后遺疼痛:月季花炕干研末,每次服3克,用酒吞服,服后臥床發汗。

7.瘰疬未破:月季花頭6克,沉香15克,炒芫花10克,銼細,入大鯽魚腹中,以魚腸封固,酒水各一盞,煮熟食之,即效。魚須在糞水內游死者。


照山白別名  萬經棵、鐵石茶、白鏡子、小花杜鵑

來源  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植物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以枝葉入藥。

形態特征  半常綠灌木,高1-2米,幼枝具褐色鱗片,疏被柔毛,呈棕褐色。單葉互生,密集枝端,葉柄長2-5毫米,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有時倒披針形,長2-3.5厘米,寬6-12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鈍,基部楔形,疏生淺齒或近全緣,上面光滑,下面密被棕灰色星狀鱗片。夏季開白花,十余朵密集成頂生短總狀花序,花梗較葉柄為長,花萼5裂,外被鱗片和短毛,花冠鐘形,徑約1厘米,5裂較深,裂片卵狀橢圓形,先端鈍圓,外面被鱗片,雄蕊10,花藥頂孔開裂,花絲長。蒴果長圓形,長5-8毫米,棕色,外被鱗片,熟后5裂。

生境與分布  生于山地林下、灌叢、山坡及石隙。分布于東北、華北及山東等省區。

采集加工  夏、秋采收枝葉,曬干備用。

藥理作用  1.經動物實驗,本品有鎮咳、祛痰、平喘作用。2.對麻醉狗有較明顯的降壓作用。3.本品水煎劑給小鼠灌胃,小鼠半數致死量為85.5克/公斤。

性味功能  酸、辛、溫,有大毒。祛風通絡,調經止痛,化痰止咳。

主治用法  慢性氣管炎,風濕痹痛,腰痛,痛經,產后關節痛。用量3-4.5克。切勿超量使用,以免中毒。孕婦忌服。忌生冷食物。

參考配方  1.月經不調,痛經,產后關節痛:①照山白糖漿,每服5毫升,每日2次。②產后身痛片:每服2片,每日2次。

2.老年慢性氣管炎:鮮照山白葉1斤,甘草30克,煮沸后再煮1小時,過濾,加水再煎,合并2次濾液,濃縮至500毫升,每日2-3次,每次10毫升,飯后服,連服30日。

制劑  1.照山白糖漿:取照山白1公斤,加水煮2次,過濾,并液濃縮至400毫升,加單糖漿500毫升,混勻,加苯甲酸鈉5克,添加蒸餾水至1000毫升。

2.產后身痛片:取照山白2500克,除小量磨細粉外,其余砸碎后加水煮2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過濾,并液,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細粉混勻,烘干,研細粉,加水制顆粒,加滑料,壓片。每片0.5克。

附注:照山白枝葉具毒性,春季采者較秋季采者毒性大10倍左右,杜鵑花科植物多有此特性,要特別注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傳染病類
中草藥圖片大全
中草藥大全 52—19 肝硬化腹水用藥
中草藥圖片大全 >> 內科病用藥 >> 肝硬化腹水用藥篇
中草藥圖片大全 >> 內科病用藥 >> 高血壓病用藥篇
老子活到160歲的長壽秘方.中草藥圖片大全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云阳县| 静安区| 固镇县| 灵武市| 汤阴县| 沙湾县| 江山市| 会东县| 乐亭县| 万年县| 云安县| 江达县| 北票市| 沾化县| 九寨沟县| 永胜县| 彰化县| 锡林浩特市| 澄江县| 星座| 故城县| 友谊县| 玉山县| 东兴市| 大邑县| 泸水县| 洪江市| 商城县| 宜城市| 齐河县| 贵南县| 丁青县| 唐河县| 鹿邑县| 和林格尔县| 富顺县| 都昌县| 响水县| 滦平县|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