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小女子將致力于將手頭世家所傳的全國各民族海量的民間祖傳秘方陸續整理登出,務求所登出的秘方涵蓋人體所有疾病,為醫家和普羅大眾提供治病資源。所登出的秘方中,秉持嚴謹科學與詳盡為宗旨。有的雖然標題相同,但處方絕對不雷同!
本人所收錄的中醫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獻方人、薦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醫的嘔心瀝血之作,歷經幾十年甚至千百年的臨床驗證驗方,可作參考的珍貴醫家資源。歡迎選用和轉藏,造福天下蒼生!乃荷花小女子終生所愿。
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是飲譽海內外的中醫大家,朱老早年師從于上海名醫章次公先生,并始終力踐章次公先生之“發皇古義融匯新知”的主張和求實精神,一生致力于我國中醫藥事業,迄今懸壺濟世七十余載。他胸襟博大,才智過人,學識淵博,奉行仁德為醫,活人眾多,其精湛醫術、高尚醫德為人所稱道,章次公教授在中醫領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令世人矚目。朱良春大師學驗俱豐,在學術上建樹頗多,臨床中始終關注疑難危急重癥,對臟器功能衰竭、外感溫熱病、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風濕性疾病等諸多疑難危重急癥救治經驗豐富,獨具特色。朱老善用蟲類藥物治療疑難危急重癥,收效顯著,其臨床經驗流傳海內外,深獲好評,被譽為現代中醫蟲類藥物應用第一人。
朱良春臨床運用大劑量土茯苓治療痛風獲得很好的臨床療效。朱老常說:“此乃嘌呤代謝紊亂所引起,中醫認為系濕濁瘀阻、停著經遂而至骨節腫痛、時流脂膏之證,應予搜剔濕熱蘊毒,故取土茯苓健胃、祛風濕之功。脾胃健則營衛從,風濕祛則筋骨利。”從中醫角度來看,痛風痛風以濕毒為主因,但往往兼夾風痰、死血為患。治此病,恒以土茯苓為主藥,參用蟲蟻搜剔、化痰消瘀之品,屢受佳效。
秘方:全蝎100g,壁虎、蜂房、僵蠶各200g。
用法:共研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次服5g,每日三次。
方解:本方具有軟堅消瘤,扶正解毒之功。主治喉癌、鼻咽癌、淋巴轉移癌患者。堅持服用三至六個月,多能見效。臨床應用本方治療多例,療效獨特而顯著。隨訪多年未見復發。獻方人:朱良春 國寶級名老中醫師
備注:古今度量衡對照:
一、古今度量衡對照表:
1、618-907年(唐朝):一升=0.5914市升;一升=59.4毫升;一斤=19.1市兩;一兩=1.19市兩;一兩=37.30克。
2、644-1911(清朝):
二、古方中特殊計量單位說明:
1、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囂器,形狀如刀匕。一方寸匕的容量,約等于現代的2.7毫;其重量,金石藥末約為2克,草木藥末約為1克左右。
2、錢匕用漢代的五銖錢幣抄取藥末以不落為度者稱一錢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至六七。半錢匕者,系用五銖錢的一半面積抄取藥末,以不落為度,約為一錢匕的二分之一。錢五匕者,是指藥末蓋滿五銖錢邊的“無”字為度,約為一錢匕的四分之一。
3、刀圭形狀像刀頭的圭角,端尖銳,中低洼。一刀圭約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4、字古以銅錢抄取藥末,錢面共有四字,將藥末填去錢面一字之量,即稱一字。
5、銖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單位。漢以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
?
三、公制與市制計量單位的折算:
1、基本折算:
1公斤(kg)=2市斤=1000克(g);1克g=1000毫克(mg)
2、十六進位市制與公制的折算:
1斤=16兩=500克(g)
1兩=10錢=31.25(g)
1錢=10分=3.125(g)
1分=10厘=0.3125(g)=312.5毫克(mg)
1厘=10毫=0.03125克(g)=31.25毫克(mg)
3、十進位市制與公制的折算:
1斤=10兩=500克(g)
1兩=10錢=50克(g)
1錢=10分=5克(g)
1分=10厘=0.5克(g)=500毫克(mg)
1厘=10毫=0.05克(g)=50毫克(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