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衛生間可謂享譽世界,從設計到細節都被大書特書,被冠以實用和人性化等各種光環。甚至衍生出一大堆如四式分離、家務室、動線等不明覺厲的名詞,今天匠恒就給大家細致解讀一下關于日本衛生間的那些事兒吧。
國內最常見和最受大家認同的就是干濕分離的衛生間。簡單來說就是洗面臺、馬桶的干區與淋浴的濕區的分離,從簡單的加裝浴簾到全封閉的玻璃隔斷都屬于干濕分離的范疇之內。
干濕分離的優點很明顯:不僅能夠增加衛生間的層次感,還可以隔絕洗澡時產生的潮濕水氣。但缺點也同樣明顯,衛生間仍然是一個整體,不能夠支持多人家庭同時使用。
日本的四式分離,到底是指哪四式呢?
通常家庭中用到的設施包括馬桶、洗面臺、浴室(浴缸及淋浴)以及洗衣機這四件,稱為四式,日語中叫做水回り,泛指整個家庭涉水空間(有時還包括廚房)。
日本人雖然在工作中很拼命敬業,但也享受下班后的休閑時光,在泡澡文化和整體浴室的系統化發展的影響下,浴室成為單獨的一部分,也促成了如今的四式相互分離的格局。
四式分離不僅僅是干濕的區分,而是對傳統衛生間功能的解構和對各個功能模塊的再審視。馬桶、洗面臺、浴室、洗衣機,每個部分都有各自獨立的功能,放在獨立的空間中也是順理成章的。每個空間各司其職,互不干擾,體現了日本人對日常生活點滴細致的思考。
傳統的干濕分離保證了衛生間的寬敞明亮,符合國人的生活習慣。日式的四分離則更符合日本工業化標準和注重個人隱私的文化習慣。一味的模仿不一定適合,取長補短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首先從馬桶間說起,把馬桶間獨立的好處有很多:獨立使用更方便、能夠隔離臭味、更好打理等。將如廁功能獨立,為房型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考慮到緊急情況和安全問題,馬桶間的門應該向外打開。
普通坐便器的尺寸為W400 x D760~790mm(無水箱馬桶為635~650mm),馬桶間在此基礎上要保證舒適的如廁空間,即馬桶兩邊方便轉身的間隙與在馬桶上坐立前傾的姿勢空余.
所以,馬桶寬度兩邊要各留出至少15cm,墻壁和馬桶前端之間的距離至少要超過50cm。同時需注意坑管至墻壁的距離正好能夠滿足馬桶安裝的空間,避免水箱與墻壁間隙的空間誤差。(馬桶的坑距通常為305~470mm)
綜上,尺寸為800×1600(約1.2㎡)的馬桶間在保證舒適的同時還兼有洗手池和收納空間,最小尺寸則可縮減為750×1200(約1㎡)。不過有些人會覺得,相比國內的大衛生間,如此小的馬桶間顯得局促和壓抑,也可以使用更寬敞的尺寸如1365*1820或1820*1820(單位mm)。
隨著管道技術愈發成熟,馬桶間可以完全獨立于衛生間而單獨存在,布置在房間的任何角落。所以,在馬桶間添加便利的洗手池是十分必要的,日本的制造商應對各種馬桶間尺寸設計了多種布局,小如1.2㎡也完全沒有問題,以下是各面積的參考布局。
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以來,整體浴室已漸漸成為高度工業化的產品,對于面積尺寸、功能模塊、施工方式等,制造商都在遵守工業化流程的前提下自成體系、完備且完善。
日本的整體浴室為獨立空間設計,通常以浴室內部長寬尺寸的簡稱來確定整體浴室的形狀和大小,如1618尺寸指內寸長寬為1600×1800mm的整體浴室。浴室內部也更符合日本本土的衛浴習慣,如不論大小都會有浴缸,還有適合老人的坐式淋浴設備等等。
大多數日本制造商提供的最小整體浴室尺寸一般為1216(約1.9㎡),尺寸雖小但也能兼顧沐浴與泡澡。而較為普遍的尺寸則為1616(約2.3㎡),完全足夠一個成年人舒適的泡澡。下表列出了常見的整體浴室尺寸以供參考。
下圖為各個主流整體浴室尺寸的示意圖,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每個尺寸之間的大小關系,根據需求來確定理想的浴室尺寸。1616為單人標準尺寸,如有特殊需要如老人介護等則需要選擇更大尺寸方便福祉設施的安裝和輪椅的進入。
關于整體浴室的更多內容,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更衣室是將洗面臺獨立于浴室,用作洗面、化妝及浴前浴后更衣而形成的空間。不僅將洗面臺從馬桶的臭味和衛浴的潮濕中解放出來,還可以收納化妝品和換洗衣物,并更注重沐浴前更衣的個人隱私。
洗面臺寬度一般在750mm以上,最寬的也有為大戶型設計的1800mm尺寸。諸多的尺寸寬度滿足了基本功能需求和空間利用的各種可能性,洗面化妝柜單人使用的最佳尺寸約為900mm,并能滿足兩個人的洗漱用品收納。而對于成員較多的家庭則推薦使用最佳尺寸為1600mm及以上的雙臺盆洗面臺。
洗面臺的高度則有75cm、80cm、85cm三種,以對應不同身高人士舒適使用的需求。分別對應155cm,165cm,170cm身高的人彎腰洗臉的最適高度。而化妝柜+鏡柜的組合有1850mm、1900mm、1950mm三種尺寸,配合頂柜收納,總高度約2200mm。
在安排洗衣機的擺放時,要和化妝柜及頂柜收納的尺寸一起考慮設計布局。將洗衣機放入洗面室、家務室和廚房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下圖提供了幾種洗面室設置方案供您參考。
而洗面室作為整體浴室的入口,寬度與整體浴室相同為宜,長度則可以根據房型圖適當調整,并根據是否放置洗衣機來選擇洗面臺寬度。當然,作為開放式的過渡空間也十分大氣美觀。
在兩坪空間內(約6.6㎡)即可打造較為舒適的浴室與洗面室組合,并可以適當調整兩者的空間占比,以達到符合期望的洗面更衣空間。較為合適的洗面更衣室的毛坯面積一般在2.3㎡至4.1㎡之間(0.75坪到1.25坪)。
家務室是日本主婦玩轉家務的秘密,靠近更衣室和廚房的家務室收納了各種家務道具,洗衣、晾衣、熨燙、疊放都不在話下,讓家務效率直線上升
家務室的空間設計比較靈活,也沒有固定的尺寸標準。足夠的采光及通風,能夠放得下洗衣機、收納、晾衣架的空間,還有方便進行各種家務活動的移動空間。洗衣機的尺寸一般為716×600mm,靠墻的收納架深度普遍為450mm左右,晾衣架則可以根據天花板和墻壁空間,配合采光和通風來靈活設置。
綜上,一般的三口之家最少只需2.6㎡(1.5疊)就能擁有舒適使用的家務室,四口之家則以3.3㎡(2疊)為宜。另外,家務室空間不宜過大,會占用客廳或LDK的空間。
您可以在家務室中融入自己對生活的點滴巧思,喜愛縫紉則可以加入工作臺,喜愛收納則可以加入熨燙折衣桌和衣物收納,喜歡下午茶則可以把家務室布置成自己的小書房。如果空間實在不夠,也可以把洗衣機放入洗面室或廚房。
如果我想擁有一個四分離的衛生間,總共需要多大的面積呢?根據上文介紹的每個分區的基本尺寸,在保證每個分區都足夠舒適的情況下將四式組合,如上圖中這種較為基礎的四式分離布局也僅需8㎡左右(注:為使用面積)即可實現,國內的大戶型、雙衛生間的房型都可以進行嘗試。
有了足夠的面積,那么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處理好這四式之間的關系及如何有效的對四式進行合理布局。
▌一字型布局
較為常見和基本的日式衛生間布局規劃,洗面臺連接走廊與衛生區域,更衣所(家務室)在整體浴室和洗面臺之間,方便浴前衣物的換洗。如果管線允許,馬桶間則可以較為隨意的安排,這里的馬桶間位于樓梯旁,樓上樓下的人使用都很方便。
▌L型布局
L型布局是在一字型的基礎上,利用走廊空間的布局組合。圖中洗面臺的位置有效利用了樓梯拐角空間,使用范圍能夠輻射到二樓,也讓如廁后更方便洗手。更衣室(脫衣所)則與廚房相連,進行了合理的家務動線規劃,也不會影響從走廊進入浴室的其他人。小戶型則可以利用玄關附近的空間,打造L型布局。
▌中心型布
中心型布局把不常使用的浴室放到最角落,最常使用的洗面臺則放在中心位置,這樣做不僅能減少無用的日常起居動線,還可以讓洗面臺的使用范圍輻射到整個客廳、衛生區域及餐廳。
四式分離的布局還有許多,每個精妙的布局設計背后都是設計師從客戶需求出發而產生的奇思妙想。總之,只有根據房型圖和房主的期望合理規劃四式的布局,才是正確的那一種。
為家人準備飯菜、洗衣晾衣、每日洗澡、每周掃除...這些點滴的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就是生活的況味,我們每天穿梭于這些瑣事之間,平淡普通,但也真實且美好。
四式的布局不僅要照顧到同時使用的便利性及家庭成員的個人隱私,也要放眼全局,助力日常家務及起居生活。奔走于這些日常家務之間的行動路徑就是家務動線。如果在設計布局時針對家務動線進行優化,就能有效減輕家務時間和體力負擔。
我們在了解家務動線設計之前,請先思考下面的幾個問題:
平時需要做的家務有哪些?做這些家務時一般以什么順序進行?這些家務要在家里的哪些地方進行?如果能回答這幾個問題,那么相信您已經對家務動線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好的動線設計能夠從需求出發,減少不必要的移動,減輕家務負擔。下文介紹了一些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家務動線設計供大家參考。
將家務區域打通的回游式動線,可以在廚房、晾衣間、更衣室之間快速往返、自由行動,同時兼顧多項家務。可以在洗衣機運行的同時進行料理,或是在刷完鍋之后去晾曬衣服。
回游式動線設計需要較為緊湊的房型布局,便于讓家務區域間形成閉環,有效減少移動距離,讓家務輕松不慌亂,方便多人同時做家務。
直線動線布局清晰,重點明確。比如下圖就是側重洗滌的動線設計。原因之一就是,如今整體廚房的開發商已經將廚房動線合理優化,洗衣則成為最為繁雜和困難的家務勞動之一。
為了簡化洗滌的家務動線,將家務室同時作為衣帽間使用,寬敞的空間足夠放下洗衣機和衣櫥。在一條直線動線內進行清洗、晾曬、熨燙和收納。熨燙好的衣服也可以直接掛進衣柜,省去了折疊收納的時間。
洗面臺緊挨更衣室、家務室及LDK,方便所有人的日常用水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附帶洗手池的馬桶間設計在玄關附近,方便出門前的儀容整理。
動線越長,越不方便,越費力。以家務室為中心,可以輻射所有的家務區域,縮短每條單獨的家務動線。不論是做飯、洗滌,還是浴室馬桶的清潔,都可以從家務室出發,以最短動線往返。較為適合家務時間比較零碎的雙職工家庭。
上圖的動線設計同樣是以洗滌為主,寬敞的家務室同時也是更衣室,脫、洗、晾、收不需要移動,是縮短洗滌時間的最快方法。洗面臺靠近馬桶和更衣室,方便家務用水和廁后洗手。
左上方的天窗讓家務室的下午明媚且慵懶,洗衣機在浴室和晾衣桿之間,形成了合理的家務動線。收納柜的上方是長柜臺,在這里借著明亮的午后陽光,晾曬熨燙一家人的衣物。
家務室空間被打通,做家務時也不會影響其他人使用洗面臺。吧臺一樣的桌椅不僅方便熨燙疊放衣物,還可以作為日常小憩的休閑處。家務室不僅承載了勞動的功能,更是體現家人間羈絆與交流的溫馨之所。
上面的洗面更衣室完美展現了日系收納的精髓。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浴巾架、洗衣機上方的洗劑收納、還有洗面臺右側的衣物收納柜。強大的收納力可以讓您根據生活方式靈活安排。
緊湊布局的洗面室緊挨家務室,解放了洗面臺的衣物收納空間。寬敞的鏡柜只需收納洗面和化妝用品,沐浴過后可以悠閑地拉出圓凳進行肌膚護理和吹頭發。洗面更衣室連接著生活與起居,體現了屋主人對生活的態度與思考。
脫離了一體式衛生間的日式馬桶間巧妙利用了有限的面積,兼顧洗手收納,小巧而精致。無水箱馬桶脫離了水道限制,更好移位。可除臭的硅藻泥墻壁和防污抗菌的地板讓馬桶間使用更舒心。
日式馬桶間還有許多人性化的設計只有用過才知道。廁所里總是有地方放手機;衛生紙永遠是兩卷,防止用完的尷尬;哦,還有火遍全網的智能馬桶蓋。毫不夸張的說,你能在如廁的每一個環節,體會到日本設計的魅力。
整體浴室
日本的泡澡文化讓浴缸成為浴室的標配,工業化標準的整體浴室無論從設計還是功能上都十分出色。整體浴室顏色風格多樣,整體保溫隔熱,易于清潔打理,因為是整體安裝,所以還具有超高的防水性能。
每一次泡澡,都是一次身心的療愈之旅,在舒適溫暖的熱水包裹中,洗去外面的風塵,消解一天的疲憊。整體浴室不僅可以讓您坐著淋浴,還可以享受按摩浴缸的舒適;約40cm高度的浴缸方便全家人跨入;還有配套的浴室電器、自清潔、福祉設施等超多人性化的設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嚴謹和細致。
日本以日常生活為出發點思考,提出了四式分離的衛生間格局,給我們展現了另一種理想生活的可能性。正是因為重新審視了每一件家常小事,認真思考和解決每一個生活和家務上的問題,才讓日本設計矚目于世界。希望將這份匠人的熱忱傳遞給您,為您打造更理想的居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