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劍羚(學名:Oryx gazella):體長約150-200厘米,肩高約110到130厘米。體重約100-200千克,是劍羚屬中最大型的種類。不論是雄性或是雌性都有長而直的角,其中以雄性的角較大,最長可以達到約120厘米。身體上覆蓋的毛是灰褐色,但臉部、腹部及四肢下部的體毛是白色。臉部中央、眼睛到嘴巴四周、咽部、前肢與后肢之間的體側、四肢的脛部及尾巴都有黑色的毛分布。
棲息于干燥的草原及沙漠地區,晨昏活動,白天氣溫較高時躲在陰涼處休息。食草動物,主要食物是草、樹葉,條件艱苦時可以用強壯的前肢挖出地下1米深處的植物根莖充饑。
是納米比亞的國獸。
東非劍羚(學名:Oryx beisa) 角則略顯彎曲而且較細。背部豎毛更淺更窄之外。最顯著的區別就是,東非劍羚的后腿沒有黑色區域,黑色斑紋到腹部為止;而南非劍羚的后腿則有大面積的黑色斑塊。 左圖:仔細看它的后腿沒有黑色區域,到腹部為止。 [3] | |
南非劍羚(學名:Oryx gazella) 角又粗又直,南非劍羚毛色較深,腹部的黑色條紋比東非劍羚更寬,自頭頸而下直至臀尾的黑色脊線也是東非劍羚所沒有的,體型也比東非劍羚彪悍, 右圖:再看南非劍羚,后腿和前腿一樣都有黑色斑紋。 [1]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英文名稱 | |
1. | 南非劍羚萊基皮亞亞種 | Oryx gazella annectens | Hollister, 1910 | Laikipia Oryx |
2. | 南非劍羚條紋耳亞種 | Oryx gazella callotis | Thomas, 1892 | Fringe-eared Oryx |
3. | 南非劍羚蓋拉亞種 | Oryx gazella gallarum | Neumann, 1902 | Galla Oryx |
4. | 南非劍羚指名亞種 | Oryx gazella gazella | Linnaeus, 1758 | South African Oryx |
參考資料
1. Gemsbok (Oryx gazella) .ARKive[引用日期2016-06-13]
2. Oryx gazella gemsbok .Animal Diversity Wel[引用日期2016-06-13]
3. Beisa oryx (Oryx beisa) .ARKive[引用日期2016-06-13]
4. Oryx gazella .The IUCN Red List. 2015-04[引用日期2016-06-15]
5. Oryx gazella (Linnaeus, 1758) - South African Oryx .BioLib.cz[引用日期2016-06-15]
納米布沙漠沿著非洲西南部海岸一直延伸,據說這片炎熱干旱的景觀歷史可以追溯至 8000 萬年前,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