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預告 都說“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復旦大學博士后,電機學院副教授吉文斌要帶我們領略蘇州園林哦~
▼
獅子林、滄浪亭、拙政園、留園統稱“蘇州四大名園”
蘇州四大名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
虎丘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寫下“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
相傳吳王闔閭死了之后,他的兒子夫差將他父親葬于虎丘山,據說,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所以改名為虎丘山。
▽
留園
〔位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
明代萬歷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太仆寺少卿徐泰時的私家園林,稱東園。 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 被吳縣東山劉恕所得,故更名“寒碧山莊”, 俗稱“劉園”。 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 園為常州盛康(旭人)購得,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園。
“宏麗軒舉,前樓后廳,皆可醉客”。
特點:留園的長廊有小園深深的感覺。
▽
獅子林
〔蘇州市平江區園林路23號〕
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 由天如禪師惟則的弟子為奉其師所造,初名“獅子林寺” 明洪武六年(1373年) 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云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并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
特點:“林有竹萬,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而命名。
▽
拙政園
〔蘇州市平江區東北街178號〕
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 因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 王獻臣死后 其子一夜賭博將園輸給閶門外下塘徐氏的徐少泉。 明崇禎四年(1631) 園東部荒地十余畝為刑部侍郎王心一購得。
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
他“以己意增損而失其真”。此后,徐氏在拙政園居住長達百余年之久。
王獻臣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
▽
滄浪亭
〔蘇州市三元坊滄浪亭街3號〕
五代十國晚期宋開寶二年(969年) 吳越王錢俶妻弟孫承佑任中吳軍節度使,曾于滄浪亭營建別墅。 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 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汴京遭貶謫,以四萬錢買入。在北碕筑亭,命名“滄浪亭”。 清咸豐庚申年(1860年) 滄浪亭毀于兵火。
蘇舜欽常駕舟游玩,自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常與歐陽修、梅圣俞等作詩唱酬往還。從此滄浪之名傳開。
《滄浪亭記》:“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歐陽修《滄浪亭》:“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
▽
桃花塢
唐詩人杜荀鶴曾作《桃花河》詩,宋范成大《閶門泛槎》詩有“桃塢論今昔”句。可見桃花塢名稱由來以久。宋末元初曾居住過桃花塢慶里的徐大焯在《燼余錄》中詳細描述了桃花塢的范圍:“入閶門河而東,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過石塘橋出齊門,古皆稱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塢地,廣袤所至,賅大云鄉全境。”
小故事:
唐伯虎當年在蘇州看上了一處房子,是別人廢棄的別墅,“長久未有人別業”。蘇州還有個地名,就叫桃花塢。據記載,唐伯虎在決定買房時,因為沒有錢,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書作抵押,向京城一位當官的朋友借的錢。后來,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努力寫字畫畫賣錢,才還清了購房款。
蘇州唐寅園原版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完全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和本字一樣
《為您服務》 fm97.7 清晨6點 6月30日 【一路上有詩】蘇州園林 嘉賓:復旦大學博士后、上海電機學院副教授 吉文斌 【律師教你不打官司】財產繼承問題 嘉賓:上海市老年人法律服務中心 張何心
主持: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