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一起抒寫更多溫暖的故事。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泰戈爾曾這樣說,這句話放在著名演員濮存昕身上再合適不過。
是的,出道幾十年來,他名副其實。
自從1996年憑借《英雄無悔》中“高天”一角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后,他就不斷地輸出好作品,霸屏很多年。
憑借眾多優秀的作品,濮存昕先后獲得過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等眾多獎項。
可有人知道,在成為一名優秀的演員之前,濮存昕經歷過什么嗎?
兩歲時,他曾患小兒麻痹癥,雖然救治及時,但還是留下了后遺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別人嘲諷他是瘸子。
但是他沒放棄過,他慢慢鍛煉自己,努力跟上正常人,他不想讓別人看出他的腿不好,所以他每時每刻都會修正自己走路的方式,不讓別人看出來。
他做到了。慢慢的他就可以跑了。可以跳了。看起來跟一個正常人沒什么差別了。
后來,16歲的濮存昕與當時許多有志青年一樣。
離開北京,滿懷革命熱情奔赴黑龍江當知青,不久又加入國防通信施工,那段日子,濮存昕同兵團戰友們白天施工,晚上站崗放哨。
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卻充滿著激情與熱情。
從小骨子里的文藝細胞,讓濮存昕在那些艱苦的知青歲月里不自覺地就從心里滾出一些詩句來,比如“槍刺挑落了晨星,戰士迎來了黎明。”
或許是受父親影響,或許是年輕英俊的長相,一年后濮存昕被調入團業余宣傳隊,之后他又考進空政話劇團,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成為空政話劇團學員隊的一名后,濮存昕也曾急著想出名。
可偏偏9年的時間里,他大多數時候只能跑龍套、演一些甚至一句臺詞都沒有的角色。
但是他未曾氣餒,每一個角色他都認真對待,他默默的告誡自己,要好好地背臺詞,好好的演好每一個小角色。
那時候李雪健和濮存昕是室友,兩人常常相互切磋,比著做,這一段經歷為他們后來的成名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2年濮存昕等到了他話劇舞臺上的第一個重要角色,在當時空軍話劇團副團長、導演王貴執導的話劇《周郎拜師》中,他飾演男主。
濮存昕在這部劇中的表演被人藝老藝術家藍天野看中,并想邀請他出演《秦皇父子》長公子扶蘇,當時人藝有很多青年演員,藍天野的借調想法遭到人藝其他藝術家的反對。
但是藍天野堅持,他力排眾議,讓濮存昕出演了《秦皇父子》。
雖然當時首演之后,得到一個“小伙子漂亮,還挺精神,但戲不咋地”的評論,
但這是濮存昕在藝術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1986年,濮存昕正式被調入人藝,這座他心目中話劇藝術的最高殿堂,與他的父親蘇民成為了同事。
這一年,濮存昕33歲。
他終于從那個患了小兒麻痹癥被人嘲笑是瘸子,又經歷艱苦的知青生活,之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夢想,進入期盼的藝術殿堂,成為話劇舞臺上的一員。
他這個小戰士,終于迎來了黎明,準備在藝術這條道路上大放異彩。
然而,命運弄人。
當濮存昕在話劇和影視圈聲名鵲起時,他最親愛的弟弟,曾經在他最難的時候像哥哥一樣護著他的弟弟濮存巖意外去世,這對他們整個家庭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這世間之痛,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
弟弟的去世讓父母陷入了沉痛的悲傷之中,父親蘇民因傷心過度生病住進了醫院,母親也整日以淚洗面。
濮存昕的內心雖然也很痛,可是他不能倒下,此刻的他就是家里的頂梁柱。
那時候是他事業發展的巔峰時期,片約不斷,人藝也任命他為副院長。
可為了照顧父母和弟媳一家,濮存昕放棄了一切,挑起了照顧家庭的重擔。
這個決定對一個事業如日中天的演員來說,無異于是一步險棋。
可對濮存昕來說,什么金錢、名利都沒有父母親情重要。
事業沒了可以東山再起,親人要是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在父親生病的那段時間里,濮存昕都是親力親為,他每天背著父親上下樓梯,帶他出門去活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放松心情,讓病魔遠走,還父親一個健康的身體。
然而父親最終還是沒戰勝病魔,2016年8月28日,蘇民于家中睡夢里安然離世,享年90歲。
與至親永別,是這個世上最撕裂的疼痛。
弟弟、父親的相繼離世,讓濮家陷入了無盡的悲痛。尤其是濮存昕的母親賈銓,她的心好像一下子就被掏空了,悲傷過度的她出現了認知障礙。
一個是耄耋之年的老母親,一個是進入花甲之年的兒子,濮存昕能撐多久?
幸好在他身邊有一個與他相濡以沫一輩子的妻子,和一對孝順的女兒女婿。
是他們的支持與理解讓他在悲痛與淚水中堅強,尤其是妻子宛萍對他無條件的信任與扶持。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一個男人最高級的炫富,不是車子和房子,而是身邊站著一個體貼的女人。”
在濮存昕取得的所有成就里,都離不開一個女人的支持,這個女人就是他的妻子宛萍。她見證了他成名背后的淚水與心痛。
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始終不離不棄,心甘情愿地付出。她與他一起經歷了失去弟弟和父親的疼痛,她也愿意同他一起照顧生病的婆婆。
他在意的一切她都在意,于宛萍來說能嫁給濮存昕這樣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孝心的男人是她一生的幸福。
但是,對濮存昕來說能娶宛萍為妻,才是他最大的福氣。
有一次,濮存昕和宛萍去買菜,賣菜的老奶奶打量著他們,問:“你們是兩口子?”
濮存昕和宛萍點點頭,老奶奶對宛萍說:“你賺到了。”濮存昕見狀,連連說:“是我賺了,我賺了。”
確實,是濮存昕賺到了。他與宛萍結婚的時候,他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戰士,而宛萍已經是一個營級干部。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宛萍嫁濮存昕是“下嫁”,不過宛萍不這么認為。
宛萍,人如其名。她生于北京,長于北京,熱愛舞蹈,是一個智慧與美麗氣質兼具的女子。
比起濮存昕的成長經歷,宛萍可神氣多了,13歲還是戴紅領巾的年齡便被空政歌舞團選中,穿上了軍裝。之后她就從跳舞、領舞到跳獨舞,一路風光無限。
同時宛萍也從一個小姑娘跳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人美氣質好的她,身邊自然也少不了追求者,可她都沒把他們看在眼里。或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偶然一次,宛萍聽隊友說團里招來一個姓濮的漂亮小伙子,還挺有才氣,會演會寫還會畫,團里的黑板報就是他出的。
宛萍把這一切都記在了心里,她倒想認識一下這個帥氣的大才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宛萍與濮存昕應該是一見鐘情。
那天在聯歡會上,有人指著濮存昕告訴宛萍:“看,那個就是團里新來的帥小伙。”
宛萍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她的雙眼一亮,心怦怦跳起來,那是一個穿著雙土里土氣的大棉鞋的小伙子,果然跟她想象中有些不一樣,可她還是抑制不住的歡喜。
劇團老同志將濮存昕帶到宛萍面前介紹他們相識,濮存昕看著眼前這個穿著四個兜軍裝的營級干部,有些驚訝。
宛萍作為團里的業務尖子,濮存昕也不是沒聽說過她的名字,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她竟這般年輕漂亮有氣質。
他也心動了,兩顆年輕的心就在這一刻擦出了愛的火花。
之后宛萍把濮存昕帶到歌舞團去,那些跟宛萍一起長大的小姐們像看稀奇物一樣來看他,他坐在床邊接受她們一個個的“檢閱”。
她們似乎有些失望,側著身子進來,又側著身子出去,沒想到好姐妹千挑萬選選了這么一個小戰士。
可是對宛萍來說,他就像一塊寶,她感覺他們認識了好久,這大概就是相見恨晚吧。之后在歌舞團的院子里,樹蔭下能看到他們一起讀書,一起聊天的身影。
有人勸宛萍“你怎么挑了那么久,就挑了一個小戰士,他一個月工資才六塊錢啊。”宛萍笑了笑回應:“我圖的不是他的錢,要是圖錢,我早就嫁人了。”
是啊,追求宛萍的人那么多,有錢的也多的是,可她偏偏喜歡濮存昕。
她追求的不是金錢和名利,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同步。
濮存昕愛讀書,有文化,他們兩個人在一起能產生共鳴,所以她毫不猶豫就嫁了。
婚后他們住在團里的一個小筒子樓里,房間雖小而簡單,卻很溫馨,里面充滿著愛與幸福。
婚后第二年,濮存昕與宛萍的女兒出生,從二人世界升級為三口之家,他們夫妻沉浸在為人父母的喜悅里,他們把女兒起名為濮方,希望她健康成長,落落大方。
濮存昕升級為父親,他有說不出的高興,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子漢,他把她們母女倆都捧在手心里當寶貝,經常哼著歌兒為宛萍做吃的,給女兒洗花花綠綠的尿布。
濮存昕是父母的好兒子,同時他也是妻子的好丈夫,女兒的好爸爸,他對他們的愛是踐行在每一個細節和行動里。
當然了,作為夫妻,再恩愛也都會有拌嘴的時候,不過大多數時候是宛萍跟濮存昕急,他一般都很有耐心且很有包容心,是一個脾氣很好的男人。
不過宛萍跟他急也是因為在乎,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夫妻倆感情好,才會把自己最真摯的東西表露出來,不然我跟別人不急,為什么就跟他急啊。
因為對他要求比較高唄,對最親的人,最愛的人才會這樣,對別人沒理由去跟人家急。”
當然了,宛萍也不是經常跟濮存昕急,她也會投其所好讓他開心。
以前,宛萍喜歡化妝,但是后來就化的少了,因為她知道濮存昕喜歡真實、自然的她,所以她也愛上了素顏的自己。
濮存昕除了脾氣好,還有一顆浪漫的心。
他會在重要日子為宛萍送花,也會經常陪她逛商場,親自為她挑選衣服,每次他的審美都深得宛萍的心。
在宛萍眼里,濮存昕是一個干事踏實,工作一心一意,對父母孝順,對妻子關心體貼,對女兒關愛,什么事都想得很周到的完美丈夫。
當然,宛萍也是一個稱心如意的妻子,她陪著濮存昕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戰士到大紅大紫的大明星,她是他最堅強的后盾。
剛進人藝那會兒,濮存昕主演《最后的貴族》《李白》等大型劇目時非常的緊張,壓力山大,是宛萍陪著他支持他鼓勵他,從動作、語言到一顰一笑、一招一式都仔細陪著他練。
宛萍是濮存昕最真實的觀眾,他的每一部戲,第一觀眾幾乎都是宛萍,她也總是能在第一時間對他做出精準的點評。
雖然每次都是批評多,但她是實事求是,也是真的為他好。所以他也才得以進步神速,演出的作品深受業內人士和觀眾的好評。
宛萍是濮存昕的賢內助,不僅在事業上能幫助他,在生活中,在家里她也把一切照顧打點的很好,她對他的愛也是體現在每一個細節里。
濮存昕一生節儉,他舍不得為自己增添衣物,宛萍便細心的為他準備幾套衣物,從襯衫,領帶,領夾到顏色款式都是她精挑細選的,用于他出席重要場合,比如頒獎典禮、女兒婚禮等等。
宛萍對濮存昕的愛還體現在信任上,她對他從未有過任何懷疑,濮存昕大紅大紫后有人提醒宛萍要多留個心,但是宛萍不以為然。
因為她相信他,她知道自己的男人是什么樣的人,她和他牽手一路走來,她相信他的人品,對外他是“大眾情人”,但無論紅與不紅,他始終是他,沒有變過。
宛萍的這份信任,來自于自信,來自于濮存昕給到的安全感,作為一個女人她擁有自己獨立的追求與事業,作為一個妻子,她知道自己丈夫的品行。
當然了,這么多年來,濮存昕也沒有半點花邊新聞,雖然有那么多人喜歡他,也跟很多女演員搭過戲,但始終清清白白。
尼娜·歐尼爾曾說:“信任是婚姻關系中兩個人所共享的重要特質,也是建立愉快的,成長的關系所不可短缺的。”
宛萍跟濮存昕就是這一樣一步一步相互扶持成長起來的,他們對彼此有信心,也堅信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位置。
宛萍堅信自己的老公是一個愛家愛老婆的好男人,事實上濮存昕也是。
所以對她來說能嫁給他是自己一生最幸福的事,為了他,她甘愿付出自己一生所有。
所以她也愿意在自己年過花甲,當姥姥時還一同親自陪他照顧生病的婆婆,像他們那樣的家庭是請得起護工的,可是他們沒有,他們要親力親為,如此才照顧的更周到。
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失去認知的婆婆也恢復了健康。
良好的家風是可以傳承的。濮存昕對父母孝順,對妻子體貼,下對女兒女婿慈愛;
作為妻子,宛萍尊重公公婆婆,與丈夫共同分擔風雨,相互體諒,相濡以沫,對女兒教育有方。
他們一家人相互扶持,一起成為了良好家風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如今一家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我們一生所追求的無非就是如此。
家和,則萬事興。
文‖溫恩
圖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