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提起霍青的名字,或許你會覺得不熟,但提到他出演的作品和角色,你一定不陌生。
比如《三國》里的魯肅,《楚漢傳奇》里的張良,《瞄準》中的方晉甫,《大江大河2》中里的馬保平;
《前行者》里的裴如海,《庭外》中的曠北平,《破曉東方》里的夏衍,《狂飆》里的周志合,以及正在熱播的《無間》中的陳浩民等;
以上這些都是霍青,也不全是霍青。
出道二十余年,霍青已參演上百部影視劇,是深得行業和觀眾認可和喜歡的實力派。
之所以對他的名字不熟,是因為他塑造的角色太過形象深刻,很多觀眾都只記得角色,記不得他的名字。
不過這也正是霍青追求的,作為一個演員,能把角色演活,走進觀眾內心,產生共鳴,那就成功了。
毫無疑問,霍青就是這樣的演員,基本上只要有他的戲,一出場就穩了。
如今的霍青已是國家一級演員,雖然不再年輕,但身形氣質猶在,是被叔圈頂流中的一員。
如此,誰能想到曾經的他是一個一百九十多斤的油膩胖子呢?
01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霍青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一員,與傅彪是同班同學。
只是從中戲畢業后他沒好好演戲,而是跑去經商了。
有人說,憑霍青的顏值和演技,若是畢業就好好演戲的話,估計早就是一線了,而不是在各種劇中作配。
這么說也不是沒道理,但人就是這樣,有時候選擇不同,結果就大不相同。
霍青雖然一開始沒堅持演戲,而是選擇去從商,也是被他當下的條件決定的。
如果一個人能有足夠的條件去支撐他的追求與夢想,誰又愿意去折騰,去吃生活的苦呢。
霍青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選擇先去賺錢。
那是九十年代初期,整個影視行業的發展不景氣,偶爾有戲可演也是跑群眾,每個月就靠著那點死工資,導致生活過得很拮據。
年輕氣盛,誰都想一展抱負,霍青也是。
可行業條件決定了他作為演員很難出頭,剛好那時正是廣告公司蓬勃發展的時期,霍青看好這個行業,剛好有朋友也這么認為。
兩人一拍即合,霍青便做了一個決定:轉行從商。
但是學表演的他也根本就不懂得經商,開公司也相當于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是那種未知的向往與激動牽引著他,讓他在這條路上不斷的前行。
這一走就是十年,這十年他在商海里沉浮,第一次做生意,霍青選擇的是賣圍巾。
這是一個朋友給到的靈感,當時是這個朋友從國外帶回一條圍巾送給他,很漂亮。
而國內沒有,他就想要是弄回來在國內賣肯定好賣,就這樣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是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之后的霍青又做過攝像,拉過業務,做過電視節目,當過制片人……
霍青在這些身份中切換,可時間越久,他越找不到歸屬感。
或許是因為骨子里對表演的熱愛,讓他在商場沉浮十年后更加懷念在舞臺上的日子。
于是霍青又做了一個決定,重返演藝圈。做這個決定,對霍青來說無疑是需要更大的勇氣。
沒關系,霍青已經準備好了。
他告訴自己,這次回去成不成都是為了不給自己留遺憾,成了就遂了愿,不成大不了再回來做生意。
抱著這種心態,霍青就殺回了娛樂圈,最終是朋友在背后說的話刺激到了他,讓他下定決心要在演藝圈扎根。
02
十年的商海沉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讓霍青不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而是一個190斤的中年大叔。
這樣的他根本就沒法跟別人競爭,就連他的朋友們都在背后說他。
你知道霍青他為什么不演戲了嗎?
“就是因為他演不了戲了唄。”
這是朋友們的飯后談資,被霍青知道了,他的內心被刺痛了“你說不行,我偏要演。”
霍青下定決心,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但是當務之急,他得先管理好形象,于是他付出了驚人的毅力,減掉了五十斤肉。
有過減肥經歷的人肯定知道,一個人要在短時間內減掉五十斤,得有多不容易。
但霍青做到了,他減肥的根本原因當然不是因為朋友們背后的嘲諷,而是他內心的渴望,對表演的熱愛。
就這樣,霍青又重新殺回了演藝圈。
說起來,霍青也還挺幸運的,回歸的第一部戲就在李幼斌、胡亞捷領銜主演的《法不容情》中出演了姚輝一角。
闊別十年,再次站到鏡頭前,霍青比以前更加從容淡定。
他下定決心,要穩扎穩打,用實力說話,哪怕是演一個群眾也要竭盡全力。
正是這種較勁和認真讓他遇見了演藝生涯的第一個貴人。
2003年,在電視劇《和你在一起》中,霍青扮演一個群眾,只有一場戲,就這一場戲他就引起了導演夢繼的注意。
夢繼說他是一個好苗子,潛力無限。
所以他演完從臺上下來時,夢導就主動找霍青要了電話并跟他說:“我下一部戲的男二號想請你出演。”
霍青聽完嚇了一跳,他不敢相信:“導演,您跟我開玩笑呢吧?”
夢繼導演拍了幾十部電視劇,他看人很準,而且作為導演,他認為目前業內需要“新人”,他是喜歡發掘的那一個。
為什么他愿意用新人呢?
因為在他看來,新人積極向上,刻苦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的戲一點兒都不比腕兒差。
再就是他們的報酬也相對合理,“與他們合作何樂而不為呢?”
確實,有很多演員不是因為演技不好,而是因為沒機會被埋沒了,好在霍青被他發現了。
2005年初,正在江南拍戲的霍青接到了夢繼導演的邀請,要他在電視劇《行走的雞毛撣子》中出演耿家大少爺耿漢良。
這算是霍青重回演藝圈后首挑大梁,他感恩夢導給自己這次機會,也相信自己可以演好。
果不其然,該劇一開播,他一出場就一個撩袍子的動作就把觀眾給迷住了,想擁有一個他這樣的大哥。
這個角色也得到夢繼導演的肯定,“霍青把這個角色完成的相當出色,未來可期。”
03
霍青是一個低調的人,從他返回演藝圈那天開始就告訴自己要腳踏實地,穩扎穩打,不驕不躁,專注演戲。
事業爬上一個新高度后,他又給自己定新目標,演更多很好的角色,即使客串,只要戲好也不放過。
而且為了角色,他愿意鉆研,愿意付出,一切只為讓戲更好,這樣的他也深得導演的青睞。
在霍青的演繹生涯中,高希希導演應該是他的第二個貴人。
兩人自合作《與愛同生》之后,又連續合作了《三國》《辛亥革命》《刀尖上行走》《楚漢傳奇》等多部影視劇劇,儼然成了高導的御用配角。
當然這也是霍青的實力在那,演啥像啥。
在《楚漢傳奇》中,他將張良半生的坎坷、創業艱難演繹的淋漓盡致,為了演好這個角色,霍青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是從外表下手,在霍青看來,張良雖出身貴族,但那個時候他家道中落,所以在穿著上是半新不舊的;
其次是神態,他盡量的放大張良身上的矛盾心態,一方面是他滿腹錦綸有驕傲,另一方面是懷才不遇得不到賞識,要經常為了生活奔波和妥協。
所以他的臉上常常掛著疲憊和苦笑。
在電影《完美人生》中,霍青又呈現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他在片中飾演身殘志堅的孫健康。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霍青第一次讀劇本就被孫健康打動了,這是一個從小經歷坎坷,但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殘酷命運抵抗,最終創造了屬于自己完美人生的人物。
拿到這個角色,霍青就全身心的投入,并仔細研究觀察殘疾人的行為特點,將每一個細節都斟酌到位,力求塑造一個真實的樸素的完美的角色,最終打動了觀眾。
不過比起影視劇角色,霍青從始至終最熱愛的表演方式還是話劇。
因為話劇要求塑造角色要連續性,臺詞功力表演功力的要求也都很高,不能NG。
這也是為什么他能在各類型影視劇里游刃有余,無論正派還是反派他都刻畫的入木三分,只要他的臉一出來就忍不住拍手。
回看霍青這一路,中戲畢業后沒好好演戲,轉行去經商。
期間他賣過圍巾,當過制片,做過編導,沉浮十載,發現自己還是放不下表演。
人到中年重返演藝圈,并憑借著對表演的熱愛和頑強的毅力減重50斤,從跑群眾開始奮斗二十年,穩扎穩打成為觀眾喜歡的演技實力派,被譽為黃金配角,他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