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坐骨神經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本發明是一種關于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屬于中醫藥領域。
背景技術坐骨神經痛屬于中醫“腰腿痛”的范圍,與西醫說的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膨出)和腰椎管內腫瘤等壓迫了坐骨神經引起沿坐骨神經走向,發生脹痛、麻木等相似。按中醫臟腑、陰陽、五行、經絡、病因學說腎屬水,主骨生髓,腰為腎之外府,主下肢;肝屬木,主筋。腎與肝為“母子”關系。故坐骨神經痛(腰腿痛)無不與肝腎虧虛有關, 加之風寒濕邪乘襲日久,導致本證的發生。按中醫“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的理論。說明脹痛、麻木是由于經脈(經絡、筋脈)阻滯不通,氣血運到不暢,肌膚失于潤養,故坐骨神經痛的病機是肝腎虧虛,風寒濕邪乘襲。發明內容坐骨神經痛的證候是下肢后側經常作痛,上起腰椎或骶椎側旁,痛連髀樞,下及股、膝、脛、踝,其痛如針刺、如抽掣(脹痛)、麻木。木證是由肝腎虧虛,風寒濕邪乘襲日久而成。所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肝腎虧虛和風寒濕邪的問題;解決該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就是扶正祛邪遣藥組方。本發明的坐骨神經液是由首烏菟絲子玉竹白芍黃芪當歸石斛壞牛膝鮮桑枝白茅根黃柏知母桂枝桃仁紅花沒藥乳香熟地山藥山茱萸杜仲狗脊寄生續斷等M味組成。水煎,供內服。而現有的對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就是對癥用藥或手術治療,沒有對因用藥,所以復發率高,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而取得了療效佳,復發率極低的功效。其中首烏菟絲子懷中膝熟地山藥山茱萸黃柏知母狗脊寄生續斷杜仲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寒濕邪而治腰腿痛。當歸、白芍以養血;玉竹、黃芪以補氣; 白茅根、石斛以清熱滋陰;桂枝入血分,桑枝入氣分以通經脈而利關節;桃仁紅花乳香設藥以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經過多年來對患有坐骨神經痛的病人的臨床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且不易復發,其治愈率為99%,有效率為100%,無效率為0%,現以100例有關臨床治療情況詳述如下1、痛人來源門診患者2、病人入組標準依照西醫的DR、CT檢查診斷標準(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等壓迫坐骨神經)或沿坐骨神經走向出現腰腿、脹痛、麻木(腰腿痛)為標準。性別、年齡不限,病程不限,是否治療過不限,治療前停用其它的治療。3、服藥方法服用本發明的坐骨神經液,每劑水煎分6次服完。每日3次,飯前一小時服藥。4、療程以五劑為一療程,病輕者1-2療程,病重者3-4療程。5、服藥后的反應服藥后無不良反應。6、服藥禁忌少房事7、療程評定(1)痊愈臨床癥狀消失。2-4療程(2)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減輕,1-2療程(3)有效臨床癥狀減輕。1療程
8、療效分析(1)性別男性 60 例(60% ),女性 40 例(40% )(2)病程1個月——1年為40例,2——5年為40例,5_20年以上為20例。(3)年齡20-40 年 20 例,40-50 年 60 例,50 以上 20 例。(4)療效痊愈率99%,有效率100%。通過采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治療坐骨神經痛,收到了很滿意的療效,臨床治療是在門診進行的。本組病例治療前,多數患者都服過其它的藥物和治療,如針灸、按摩、中藥、西藥等,均因療效不佳,而前來我處診治。本發明的中藥制劑選用了滋補肝腎、養血補氣、祛風寒濕邪、活血祛瘀、通經止通等藥物,患者服用后,無任何毒副反應,且療效頗為顯著。治愈率達99%,有效率100%。現舉2例典型患者治療效果觀察如下例一患者張生長,男,48歲,木工,長壽渡舟鎮堰橋村灘莊。1995年2月21日來我處診治,病者自述在東北佳木斯打工(木工)多年,后出現右側腰腿脹痛,到當地醫院經X攝片診斷為腰4-5椎骨質增生,壓迫坐骨神經,引起的坐骨神經痛。經較長時間治療無效后,返回重慶,在重慶治療一段時間也無效果,才回長壽,在長壽人民醫院和中醫院治療, 亦無效,又到渡舟醫院治療,同樣無效,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治療,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行走更加困難,好人從我家走到你處只需10多分鐘,我卻要1-2小時才能走到你處。初診視其面容為重病面容,右側腰骶椎側旁連髀樞下及股、膝、經、踝等沿坐骨神經走向脹痛, 如針刺,如抽掣,查攝片診斷為4-5腰椎骨質增生,壓迫坐骨神經引起,擬用坐骨神經液治療,服一劑后癥狀顯著好轉,續服12劑而痊愈重,新參加工作。至今已16年未復發。例二 患者姓名陶金云,男,50歲,長壽八顆鎮店子村,于1998年6月30日來我診所看病,患者自述腰腿脹痛已近20年,經多方治療無效,反而病情加重已喪失勞動力多年,行走艱難,走1公里路需要4-5小時才能完成,經醫院(長壽區人民醫院)攝片診斷的為3、4、5腰椎骨質增生,壓迫了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初診擬用坐骨神經液治療,服藥一劑后,病有好轉,癥狀減輕,宗原方續服12劑后,患者于7月25日來我診所說“病已痊愈,并能擔100多斤東西持續幾小時之后,也不覺得腰腿脹痛了。”現還抓2付藥鞏固治療。 從比又重新參加體力勞動,后還成了建筑包工頭,直到現在已13年未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是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坐骨神經液,就是將首烏30g菟絲子30g玉竹30g白芍30g黃芪20g當歸20g石斛20g壞牛膝20g鮮桑枝120g 白茅根60g黃柏20g知母20g桂枝12g桃仁20g紅花20g沒藥20g乳香20g熟地40g山藥 20g山茱萸20g杜仲20g狗脊20g寄生20g續斷20g等M味藥為一劑,先將藥放入陶瓷罐內,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透后,加蓋,先用武火煎沸后改為文火,煎30分鐘后倒出藥液,再加適量冷水到藥罐內,煎法同上。將兩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后,每天3次,飯前1小時服藥,兩天(6次)服完,五劑為一療程。
權利要求
1.本發明的中藥制劑是治療坐骨神經痛的藥品,屬于中醫藥領域,坐骨神經液是由首烏菟絲子玉竹白芍黃芪當歸石斛壞牛膝鮮桑枝白茅根黃柏知母桂枝桃仁紅花沒藥乳香熟地山藥山茱萸杜仲狗脊寄生續斷等M味中藥組成,水煎去渣過濾取液供口服,每天三次, 飯前1小時服藥。與現有技術共有的必要技術特殊,是止痛,以治標;區別于現有技術的使用“其特征是滋補肝腎以治其本。”
全文摘要
坐骨神經液,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坐骨神經痛的中藥制劑,屬于中醫藥領域。坐骨神經液是由首烏、菟絲子、玉竹、白芍、黃芪、當歸、石斛、壞牛膝、鮮桑枝、白茅根、黃柏知母、桂枝、桃仁、紅花、沒藥、乳香、熟地、山藥、山茱萸、杜仲、狗脊、寄生、續斷等24味中藥組成水煎口服。坐骨神經痛是由肝腎腎虧虛、復受風寒濕邪導致而成,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肝腎虧虛、風寒濕邪的問題,解決該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就是遣藥組方,本發明的中藥制劑,就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祛風寒濕邪、通經絡、利關節而治坐骨神經痛(腰腿痛)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2430066SQ20111042095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6日
發明者喻可安 申請人:喻可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