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投資人不是你有錢就能當,從拍攝、制作、發行再到上映,整個鏈條中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讓你的真金白銀“打了水漂”。那么如何混跡影視圈,成為影視大鱷?
最近,被寄予厚望的《大魚·海棠》上映,這部“姍姍來遲”的動畫片曾因資金和制作等問題讓人等待了12年,也讓4000多名投資人等待了三年之久。這從中反映出影視眾籌的復雜與風險,包括近日被爆出可能面臨虧本的《女漢子真愛公式》的191名投資人,還有此前參與小馬奔騰影視眾籌的14名投資人,都陷入了影視眾籌的“泥潭”。
案例1《女漢子真愛公式》遭191名投資者聯合維權
第一次參與影視眾籌的K先生表示“處處是坑,水太深了”。他們在股權眾籌平臺“原始會”上,參與的眾籌電影《女漢子真愛公式》票房慘淡,最終僅約6300萬元票房收官,與商業計劃書中預期的2億元相去甚遠。這些投資人正針對電影虧損、平臺盡職調查缺失,以及項目方遲遲未公布電影的結算情況等問題,聯合起來進行維權。
案例2面臨血本無歸風險,14名投資者走上維權之路
曾是影視圈一匹黑馬的小馬奔騰文化傳媒公司,在去年底因遲遲未償還欠款被起訴。起訴小馬奔騰的是杭州的14位普通投資人,他們本來跟影視圈毫無瓜葛,卻通過購買私募基金投資小馬奔騰的影視項目。
就在簽合同之后的一個月,小馬奔騰的董事長李明突然離世。而后,該公司開始傳出“姑嫂之爭”的鬧劇。隨后,廣電總局發文,要求“對劣跡公眾人物作為主創人員參與制作的影視劇、影視節目一律暫停播出和點播。”該部劇的主演之一正好有張默,正中“封殺令”。
一邊是身處困境的小馬奔騰,一邊又是被封殺的電視劇,讓14個投資人開始了維權的漫漫長路。
這個行業有太多不可控性以及各種潛在風險
一切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相對于以往傳統的房地產、金融領域的投資,影視文創產業屬于新興而起,“它看似自由度大、回報高,但由于大家對影視產業并不熟悉,仍屬于摸石頭過河的階段。
怎樣在影視投資上賺的盆滿缽滿?
1.懂得政策方向,優選股權眾籌平臺
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關乎生死的首要決定性因素都是政策。因此,投資人要了解監管部門的方向與動態。今年4月,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啟動互聯網金融領域專項整治,股權眾籌的監管和整頓由證監會負責。
2.了解電影行業,核實項目的真實性
選擇影視眾籌項目,對于電影行業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影視眾籌與影片票房直接掛鉤,所以投資人對影視產品以及影視行業一定要有所認知。
此外,還要保證項目的真實性,可以核實影片的投資方、制作方、發行方的信息,包括之前影視作品的票房表現力、盈利能力等。這就跟購買基金一樣,在購買前要了解基金發行公司和產品經理的歷史業績等等。
3.IP是否成熟,預判電影題材的市場價值
所謂IP就是“知識財產”,在影視作品中,故事內容和關鍵角色即可被稱之為IP。這個IP的范疇不僅僅是電影本身,還有周邊的衍生產品。此外,還要根據對影視行業的了解以及影片的介紹、主演,做出自己對這個電影價值的判定。同時,對電影內容介紹、影片主演、上映檔期、有無同類影片競爭、預期票房等都可以作為參考,更利于做出對電影價值的判定。
4.優先選擇“船小好調頭”的類型
目前影視眾籌多集中在電影行業,但是電視劇、網絡電影等小制作的方式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一般電視劇都會在電視臺幾輪播放,假如第一輪在衛視播放的話就可能收回成本,那么第二輪就開始賺錢了,相對有保障一些。這些項目如果有跟電視臺簽署意向性協議的話,投資人就可以考慮選擇此類項目。
影視行業里面也有一些“投資神話”,甚至很多項目只有三五千萬的投資,卻創造了十幾二十幾個億的票房,經典案例也不少。
擦亮您的雙眼,做好相應的投資,一定會在這個行業里邊有掘金的機會。對于影視行業,它的暴利,可能不止300%;國內也正在不斷涌現這樣優質的創意項目。因為市場容量已經在那了,創作的產品是不是能撬動,就看運作的本事了。希望以小博大的跨界投資人,盡量的去學習行業的專業知識,了解影視行業的投資邏輯吧。
只要能清楚了解行業,您就一定有機會在這個領域里面投資一些優質項目,成為“影視大鱷”,在影視市場獲得豐厚回報,實現財富增值。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猛說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