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兩市低開低走,尾盤有所回升。滬深300指數微漲0.22%,創業板指數跌0.72%,但從個股來看分化明顯,含上市新股在內26只非ST股票漲停,42只股票跌停,其中上市未滿一年的次新股就有29只跌停。以深次新股指數來看,22日下跌了5.05%。
次新股跌幅居首
作為兩市較為活躍的重要板塊,隨著新股IPO常態化的推進,殼資源和中小市值股票逐漸不再那么稀缺,次新股自去年11月底以來不斷呈現下行態勢。
實際上,從2014年本輪IPO發行改革重啟后,已有2014年1月發行的紐威股份、2015年6月發行的國泰君安兩只股票跌破發行價,前幾天還有紅蜻蜓盤中一度跌破發行價。以復權價來算,紐威股份、國泰君安最新股價分別較發行價下跌了10.02%、2.9%。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次新股整體估值仍然偏貴,但由于流通盤小,新上市又獲得溢價,容易被市場炒作,但炒作過后,最終會向價值回歸。這類股票目前來看估值仍歸,還是博弈的角度參與,不太適合長期持有,除了一些特別優質的回到合理價位可以當價值投資。
在上述私募人士分析來看,有以下三種情況的次新股需要特別留意:
一是快到一年限售解禁期,比如第一創業這種,有大量限售股要解禁,市場拋壓會比較大;
第二是業績變臉大的,今年一季報披露期間,很多次新股就因為一季報業績下滑股價大幅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