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打開手機,看到朋友圈都在說年僅28歲名人喬任梁抑郁自殺的信息,立時愣了。前天早上給寶寶唱詩歌時突然翻到一首詩歌,那是我在給一位基督徒咨詢師當助理時,咨詢師多次帶一位抑郁多年的老奶奶唱的詩歌,當時突然在想要不要分享幾首詩歌幫助抑郁中的朋友,還在猶豫中,這突然來的噩耗似乎催促我:不管如何,寫吧,神若工作,不知道能幫助到多少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也曾患輕度抑郁,每次面對咨詢者是抑郁癥患者(或者是抑郁癥患者家屬時),咨詢過程都會讓我煎熬得不行(很困),完全無法幫咨詢師做好咨詢記錄,而每次遇到那位抑郁多年的老奶奶來咨詢師,我的那種困和累更抵擋不住,十分痛苦。而每次當咨詢進行不下去時,咨詢師就會帶那位老奶奶唱《尊貴名歌》,頓時,我就會覺得輕松、明亮很多。記得,那時,咨詢師給老奶奶的作業就是每天在家唱贊美詩《你是唯一》和《尊貴名歌》等,,而感謝神的是老奶奶也很有唱歌的恩賜,咨詢師便借此常夸獎贊美她,我也因此覺得神總是在困境中給人開一條出路。 音樂,尤其是基督教的音樂真是神所賜的奇妙禮物,面對痛苦的心靈,有時言語真的顯得很沒有力量,但是一首詩歌卻能觸碰到其心靈。
記得以前在國企工作時,認識一個女孩,在公司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工作,常常被派出國出差,外面看起來豪爽、開朗得讓我羨慕的不行,但后來她跟我稍微打開心之后,她讓我看到她內心其實極其痛苦,她申請了一個單人間宿舍,窗簾是從來不拉開的,柜子上則寫滿了她痛苦的心聲,當時我真的驚呆了,怎么會這樣。直到“豪爽、開朗”的大男孩喬任梁抑郁自殺,我才知道這叫“微笑抑郁癥”:它是一類抑郁癥患者對自己病情的反應模式,心理學家Rita Labeaune將其形容為“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很開心,內在卻承受著抑郁的癥狀”。雖然他們看起來在笑,但實際上每天都在低落的情緒中掙扎。喬任梁表面看來陽光帥氣正能量,但實際上,他承受著令人窒息的抑郁癥痛楚。
那時,我不知道如何幫助那個女孩,但記得放過贊美詩給她聽,她告訴我不知道為何聽著眼淚就想嘩嘩往下流,而有一天我要離開那個城市時,她突然說想去教堂,于是顧不上收拾行李,那晚陪她走進了教堂。
很多人信仰一開始不就是被贊美詩所打動的嗎?所以我挺相信贊美詩能對抑郁癥患者起到幫助作用的(身患抑郁癥的朋友還是需要就醫的,嚴重時也請不要排斥藥物治療,心理咨詢輔助治療),曾患重度抑郁癥的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樸智慧的痊愈就離不開音樂的幫助,痊愈后的她把那首《有人在為你禱告》拉得真的很治愈人心。
相關閱讀:一段感人淚下的小提琴演奏+演講視頻 絕對絕對絕對值得你看完
專家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目前全球已有3.5億名抑郁癥患者,而這還只是保守估計。2009年,加拿大學者費立鵬曾稱中國抑郁癥的患病率為6.1%,按此比率推算,國內抑郁癥患者已達到9000萬。而其中就醫者不足10%。因為對抑郁癥缺乏了解,很多人待身邊人抑郁到自殺后才對其有所意識,加上一部分抑郁患者選擇在外以微笑待人,所以我們真的不知道身邊潛藏著多少抑郁癥患者。所以,也邀請你把這些詩歌分享到朋友圈,也許你的一次份額向就能意外地幫助他們中的幾個。愿神親自使用我們,最后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這首《尊貴名歌》吧。
當我們深處抑郁,無法自拔,而又覺得別人無法理解時讓我們不要忘記呼喊耶穌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