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啟蒙教材《三字經》中曰:人之初,性本善;而戰國末期的荀子則提出“人性本惡”的觀點。
那么,人性究竟本善?還是本惡呢?
我們這一生,難免會遇到許多惡人,雖然極度討厭,卻無處躲藏,甚至深受其害。
于是乎,我們總會想象,這個世界上是否存在沒有惡人的極樂凈土呢?
答案似乎令人沮喪。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代表作《白癡》里也描述過人性的善惡:
因此,對于那些本性善良的人來說,不得不學著與惡人們相處,甚至于學會與惡人斗爭。
善人與惡人的斗爭,力量總是那樣的懸殊,不是由于善人本弱,而是各自的底線大不相同。
因此,那些善良的人,所謂的成長和成熟之路,就變成了一條布滿血跡的荊棘之路。
當有一天善人蛻變完去,回首來路,一定是感慨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