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意義,就是提供一個一家人能互相陪伴的空間。
——好好住認證設計師文駿
親子房的設計層出不窮,
令人驚艷的作品卻大都逃不出一個弊端:
即 太過以孩子為中心而造成的時空斷層。
這份斷層體現在因為過于關注孩子當下需求,
忽視大人需求,隨時間遷移便不再合適的設計。
但今天帶來的這份親子房設計,妙就妙在,
不僅創造性地開發、滿足孩子需求,
還同時兼顧全家所有人的需求,
既經久,又耐看。
▲ 富含創意又實用的多功能盒子
剛拿到這個戶型時,
身為設計師的爸爸文駿是不喜歡的。
2.1m寬的雜物間,暗衛,
樓梯遮擋的廚房,
厚重密集的承重墻,
都讓135m2的空間顯得壓抑逼仄。
但抵不住4.8×9m的超大客廳與露臺誘惑,
于是這個最初覺得太不合理的戶型,
在爸爸文駿的改造下,
成了南北通透,適合寶寶,
更適合全家人一起居住的愛之屋。
改造前后戶型、家具、流線圖(左右滑動查看)
▲ 公共區設計圖,從左到右依次為:陽臺、多功能客廳、創意盒子、樓梯、廚房
「入戶玄關」
一進門,
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特別定制的
原木組合柜。
但你若只認為它是換鞋,掛衣,放包,
儲物收納的地方,
那就太小瞧這位設計師爸爸的想象力了。
通過左側三角形延伸進去的樓梯,
你會發現里面別有洞天。
一個半私密的舞臺,
既屬于孩子的嬉鬧,也屬于大人的冥想。
柜面上不規則排列的小洞,
可不只是透氣孔,
那是兒子的星座圖。
靜坐在里面,
通過立柜左側的正圓形窗口,
便可以看到家的一日三餐。
白色UFO形狀的吊燈,
讓日子的平凡味道,都氤氳生香。
滑滑梯從最小的“等差數列蟲洞”出來,
緊鄰的蟲洞可以窺到在里面玩耍的孩子。
而最大的蟲洞則放置冰箱,
也意味著離它最近的這一邊,是廚房。
「U型開放式廚房」
廚房采用效率較高的U型布局,
并用長谷川的折疊椅當座椅,個性又便于收納。
深色木紋的吊頂錯落有致,像極了飛碟,
點綴著本就光線充足的空間(緊鄰天窗)。
為保證空間的整潔度,
微波爐等家電都藏在了臺面下的柜子里。
白色操作臺與原木色柜的碰撞,
干凈簡潔中又不失家的溫暖。
同樣原木色的雙扇移門,
也只在重油煙的時候才會關閉,
保障空間通透性的同時,
將廚房與另一側的客廳分隔。
「客廳」
4.8×9m的超大客廳,
相當于是整個家的中心樞紐。
媽媽的閱讀區,爸爸的工作區,
爺爺奶奶的影視區,寶寶的玩耍區,
以及餐廳,都被它緊緊聯系著。
為更好地制造家人相互溝通陪伴的機會,
文駿刻意弱化了電視的作用,
并將它放置在南側較長的一面墻上,
使得閱讀區成為整個空間的重點。
可以隨意移動的灰色布藝沙發,
既可以躺成一排看電影,
也可以抽出墊子席地而坐去閱讀,
還可以騰出最大的面積跟朋友聚會,
整個空間的靈動性大大加強。
「工作室」
工作臺也是全家人的共享工作臺。
采用適用性和拓展性都極強的VITSOE606置物架系統,
從左到右依次是爺爺的股票交易臺,
媽媽的電腦,爸爸的設計桌,
還有寶寶的涂鴉區。
安裝的高度靈活性,
使得桌面和隔板的高低可隨時調節,
即使寶寶長大也可以更改高低。
工作區右側向陽的位置,
便是改造成親子活動區的半封閉陽臺。
「陽臺」
30cm的木質地臺做收納使用,
也使得父母與寶寶交流的視線在同一高度。
窗以下的墻面也打上柜子和書架,
圍出一個半獨立的陽光空間。
1.8m的進深,
不管是一個人看書,兩個人玩耍,
還是三人嬉戲,四人小憩,
都綽綽有余。
三面的陽光灑進來,
照在溫暖和煦的木頭家居上,
綠植肆意生長,家人在側,
便是最幸福的時刻。
「走廊」
從陽臺直直望過去,
一整面的黑板墻將公共區域與私密區分隔,
并在它們之間,
形成一個長達12m的無障礙走廊。
黑色板墻上的涂鴉和設計,
可以很好地開拓孩子智力與想象力。
中間板墻的下面,還批刮了磁性漆,
大大增加涂鴉墻的功能性。
12m長的無障礙走廊又可以當成跑道,
讓孩子不受拘束,釋放自己的天性。
走廊靠近兩端的地方分別有一個長方形門洞,
那里便是通往臥室區的入口,既個性,又隱秘。
「臥室」
▲ 私密區設計圖,從左到右依次為:次臥、客衛、主臥(包括主衛)
主臥靠近陽臺(右),次臥靠近廚房(左),
分居房子的南北兩端。
但都采用水曲柳搭配白色烤漆板的設計,
相較于公共區域,要更溫暖舒適一些。
靠外墻一側的窗櫥,
不僅讓自然光通過淺木色柜體漫反射入屋內,
還集收納、休息一體,
實用,又洋溢一股日式小清新的調調,
將自然與人居巧妙纏繞在一起。
透過香格里拉簾照射進的陽光,
投射在原木柜體上形成的不斷變幻的光影,
豐富的層次感,
都讓整個空間蕩漾出一種生命的溫暖。
主臥內還巧妙增設了一個半步入式衣帽間。
中間鏤空的區域放置就近要穿或穿過的衣物,
還特別開辟一個門洞,
為臥室增加了新的靈動路線。
「衛生間」
▲ 改造后的兩個衛生間布局
原先的戶型,兩個衛生間都是暗衛,
也是設計師爸爸最不滿意的地方。
但好在房子位于頂樓,
通過大膽地在房頂板上開小洞采光,
并采用玻璃門,
讓整個區域的通透性和采光都大大提高。
不管是客衛還是主衛,
都做到干濕分離。
黑白的經典配色簡單現代,
搭配原木的墻壁包色,
通過隱藏式燈光和鏡面的反射,
從墻壁偷來的收納空間,
都讓衛生間顯得既干凈簡潔,
又有一種古樸的溫潤感。
「樓梯露臺」
為增大廚房使用區域,
并不破壞整體空間的南北通透性和視覺效果,
連通起居區與陽光露臺的樓梯,
設計成通過滑動支座實現拉伸直立的樣子,
成了整個空間的亮點。
并且在這個家里,
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和尊重,
所有的房間都沒有設置門鎖,
并采用移門形式,
最大限度保障空間的通透性和視覺效果。
這個幾乎沒一處專為孩子設計的親子房,
卻無處不考慮到孩子的成長所需,
同時又能兼顧其他家人需求,
將空間平等共享,
讓彼此相互陪伴的時間,
促成“家人”最本真的意義。
因為陪伴,
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