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世通
01
幾天前,杭州小伙騎車逆行被攔后情緒崩潰的視頻在網絡熱傳,刷爆了朋友圈,還上了微博熱搜,不止10萬人圍觀了。
沒看過的伙伴請聽我說一遍: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小伙騎車逆行被交警攔截,小伙停下來之后,跟女朋友通電話,女朋友還等著他回去送鑰匙。一邊還問交警要多久,交警說登記一下,要幾分鐘就可以。小伙子掛完電話,突然情緒失控,摔手機,給交警下跪,還嚎啕大哭起來,說讓他干什么都可以,罰錢、給身份證,只要放他走就行了。最后連身份證也不要,丟給交警,跑到旁邊一直立交橋想要跳下去,卻被交警攔了起來。然后小伙子在路邊抱頭痛哭,說最近天天加班到十一點多,壓力真的好大啊!(頭條有視頻看)
剛開始看著新奇,看著看著,情緒也被感染了。在成人的世界里,誰都活得不容易,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每當情緒來襲,突然覺得全世界都在針對自己,甚至覺得活著真累。
人為什么會有情緒?面對情緒我們又該如何自處?今天讓我們來聊聊情緒的深層原因,這是一個很久遠的故事。
02
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狩獵,突然聽到草叢里面有響聲時,我們的祖先會不管三七二十一,拔腿就跑。現在的我們看這種行為,覺得這未免反應過激了吧!可能草叢里什么都沒有,可能只是風聲而已。
如果我們的祖先都是對外界反應不敏感的人,估計我們人類就不可能活到現在了。因為萬一如果草叢里面是只老虎或者其他野獸呢?你就會被吃掉。最佳策略是拔腿就跑,即使你反應過激誤判了,頂多也就是虛驚一場,但是你不用冒任何風險。
然而,那些膽大不怕死的,敢過去草叢里一看究竟的,他們很大概率上真的會死。所以,導致我們現在都是對周圍事物反應過激的物種的后代。聽到不明所以的響聲,我們會恐懼、警惕、好奇、興奮等情緒出現,而這些都是我們遺傳基因的選擇策略。
比如,如果我們對自己受傷流血也毫不在乎,沒準我們真的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亡。但是我們的生物本能不是這樣的。一旦受傷流血了,如果是比較弱小的對手攻擊我們,我們會變得憤怒,憤怒會讓我們進行反擊,這是一種保護意識。如果對手過于強大,我們則會感到恐懼、害怕,甚至是逃跑。另外,傷口會引發疼痛,恐懼,悲觀等消極情緒,消極情緒會讓我們心情很不好受,為了消滅負面情緒,我們會積極處理傷口,避免負面情緒的出現。
我們的基因非常狡猾,用“情緒”這一招幾乎百試百靈,也正因為這個“高級”的進化,讓我們戰勝了無數的對手,躲避了無數的風險,讓物種延續至今。
所以,對我們人來說,情緒是比邏輯和信念都更自然的東西,是億萬年進化的產物。遇到事情不順利而感到情緒低落,這就和受傷了會感到疼一樣自然。
了解了這個生物機制之后,今后當你有了情緒,你就會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同時,情緒也在告訴你,是該做一些改變了。
在原始社會,我們時常焦慮不安,是為了警惕周圍的天敵,但是我們現在的生存環境改變了,周圍沒有時刻想要獵殺我們的天敵了,但是生物的本能,焦慮依然會讓我們煩躁不安,而這種情緒反而不利于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當我們了解了情緒的來源后,我們就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情緒是很自然的,我們也不可能完全避開情緒,但是我們可以更好的利用情緒,就像適當的壓力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動力一樣。
03
當我們的社會變得越來越文明,而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暴走了的人,換做是在原始部落里面,是會被首領活活打死的。只不過現在的首領變成了制度、監獄和警察罷了。為了避免完全情緒化,我們大腦也進化出了理性。
理性的人會按照邏輯來做事,邏輯思維可以在情緒出來以后幫我們調節這個情緒,告訴自己不要對負面情緒做過度的解讀、提醒自己多想想大局、多想想正面的東西 —— 但是不能避免情緒的出現,只是我們可以學會更好的控制自己。
就像前面的小伙,這只是壓力積壓到一定程度的極端例子,而極端的個例是代表不了什么。現實當中,我們很少有人有這種極端表現吧。特別是在職場當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成年人的一種基本素養。當一個人容易情緒化,動不動就暴走的人,這個人的行為就無法預測,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出什么事情來,是非常不利于自身發展的。試問,你敢和這樣的人合作和共事嗎?當一個人的行為無法預測時,本質上就是一個不靠譜的人。
不過,有些人動不動就情緒化,隨意攻擊別人,千萬不要以為他們只是管不住自己,其實他們發脾氣,也是理性選擇的結果。為什么有些領導,在下屬面前容易發脾氣,在比他們更高級別的領導面前,他們卻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在下屬面前發脾氣,領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還可以宣示權威。而下屬敢在領導面前發飆,那是要被炒魷魚的,代價太大。你可以說他們勢利眼,但是當我們對別人發火的時候,其實我們本質上都差不多的。
今日話題:
你們覺得怎樣做,才能更好管理情緒?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