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電腦換裝硬盤,還要拆卸機箱,電腦內部的硬件結構是否讓你眼花繚亂,該怎么下手才好?
一般剛買來的硬盤,并不是直接插入到電腦主板上就能使用,需要在新盤中安裝系統后或在原有的系統中將盤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而在這之前,還有一些安裝步驟需要注意,因為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的安裝有一些區別。
線材安裝
以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為例,只需把線材正確連入硬盤的接口和主板上的SATA插槽即可。可參考原來主機硬盤上的線材連接,直接拔下原來硬盤上的線材后,接到新盤上即可,這個方式可幫助你學習到正確的線材安裝。
固態硬盤的接口可連入數據線和電源線
但要注意,固態硬盤跟機械硬盤在使用方法上雖然一樣,但設置上是有一定區別的。無論安裝到筆記本和臺式機,都需要把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連接到主板的SATA 3.0接口上,這樣才能發揮出它的性能上限,如果安裝在SATA 2.0接口,其性能會損失一半左右。
主板上會有SATA2和SATA3接口的標識
如果你在主板上找不到SATA 3.0接口,那么它是在提醒你,這個主板已有些年代,么有跟上潮流,是該換一個新主板了。
開啟AHCI
經過上面的安裝步驟后,我們需要進行軟件層面上的設置。首先,進入BIOS中開啟AHCI模式。電腦開機時,不斷按Delete鍵中進入BIOS,有些筆記本可能是另外的按鍵,可以參考開機畫面過程中的提示進行按鍵。
進入BIOS后,通過左右上下方向鍵找到Configure SATA選項(不同主板在名稱上會有區別),按Enter回車鍵即可看到AHCI模式。開啟這個模式是讓固態硬盤享受到系統的原生指令服務,性能潛力得到更大發揮。
分區與4K對齊
接下來的分區很關鍵,固態硬盤可作為系統盤和從盤使用,建議作為系統盤使用以便最大發揮它的長處。
如果是從盤,那么進到系統后,右鍵【我的電腦】點擊管理,然后在打開的界面中找到【存儲】下的【磁盤管理】,然后它會提示你進行新盤的分區,選擇MBR后按照提示進行分區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win7及以上系統進行分區才能自動4K對齊。
如果是作為系統盤使用,可以通過光驅進行安裝系統。安裝過程很簡單,按照提示進行即可,一般十分鐘即可安裝完。
系統安裝及分區界面
如果沒有光驅,則可以通過U盤進行制作系統安裝盤。關于如何把U盤制作成系統安裝盤,可以在百度上自行搜索安裝。
需要注意的是,安裝win7及以上系統最佳,其安裝過程會自動4K對齊。分區時盡量不要分太多個區,120GB容量盤最多分2個盤符即可。為保護數據,盡量不要把重要數據放在桌面和裝有系統的分區中。
以上的這些步驟,看似復雜,其實操作起來還是很簡單的。只要一步一步照著來,基本不會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