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股權權利的分配主要在歐美國家較多,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應用尤其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AB股制度,向投資人發行的是A類股份,1股1票投票權,B類股呢,1股10票投票權(也有20的),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
風險投資雖然發展了數十年(如果再追溯,航海時代的航海活動就是風投的雛形),但是在互聯網領域才迎來了爆發的應用場景,互聯網領域廣泛出現了前期投資大,盈利不清晰,但是用戶規模發展迅猛的特點,這種經濟形態形成的商業模式迥異于工業時代的經濟形態,只要有技術,用資金(自有+貸款)購買土地和設備,生產出產品就能產生收入,就有了盈利,所以那個工業時代的融資模式是債權模式,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完全不一樣了,大量的融資,但是看不到盈利模式,貸款模式已然不合適了,所有風投為代表的股權融資模式就起來了,但是經過多次融資以后,創始人團隊的股份早就被稀釋得所剩無幾,喪失了對公司的控股權,但是這種經濟形態的商業模式對創始人和團隊的依賴遠大于工業時代的企業,創始人沒有了控制權,但是企業的盈利模式尚未成型,基于這種現狀雙層股權結構就起來了。
雙層股權結構把投票權和分紅權完美的分離了,而在此之前用的是多層級的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來達成這個目的,結果就是股權結構極為復雜,比如安邦,這種復雜的結構在東南亞的家族企業中應用的最為盛行。雙層股權結構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股權結構更加清晰。
劉強東持有京東15.8%的股權,但是卻牢牢的把控住了公司的控制權,擁有80%的投票權,因為劉強東持有的是B類股,1股擁有20票的投票權。那么劉強東的投票權為:
(20*15.8%)/(20*15.8%+1*84.2%)=80%
李彥宏持有百度股份為15.9%,都是B類股,每股10票投票權,其余投資人都是A類股,每股10票投票權,李彥宏總計擁有投票權為:
(10*15.9%)/(10*15.9%+1*84.1%)=65%
谷歌在上市的時候,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創始人和高管持有B類股票,1股有10票投票權,在2012年的時候谷歌甚至發行了C類股票,也就是優先股,只有分紅權,沒有投票權,所以雖然谷歌的股本在不斷壯大,但是創始人的投票權卻絲毫不受影響。
臉譜公司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在公司上市時也使用的了AB股制度,扎克伯格持有B類股份,1股10票投票權,并且和主要股東簽訂了代理表決權,進一步鞏固了對公司的控制權。
總結:AB股在中國是沒有實施的,因為公司法是規定同股同權的,京東、百度都是離岸公司才有AB股制度設計的,不過我們也有變通的方法,《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在章程中約定不同的投票權,這個就是變相的AB股制度,但是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公司,所以一到資本市場都得改回來。
現在科創板有很大可能性會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的,制度空間進一步打開了,科創板的實施 ,對創業企業來講多了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