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為
柏科植物
側柏的種仁。含有
脂肪泊約14 %,多為
不飽和脂肪酸組成,還含有少量揮發油,
皂甙、蛋白質、鈣、磷、鐵多種
維生素等。
柏子仁性平味甘。具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治驚悸、失眠、
遺精、
盜汗、便秘等癥。《日華子本草》載“治風,潤皮膚?!薄?a target="_blank" >藥品化義》載“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背J秤薪∶雷饔?。
【其他名稱】:柏子仁、柏仁、柏子、柏實、
側柏仁、柏麥、柏子仁霜,香柏。
【性味】:甘,平。歸心、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用于虛煩不眠,心悸怔忡,腸燥便秘等癥。
【用法用量】:煎服6-15克。
【禁忌】:1.該品易走油變化,不宜曝曬。2.便溏及痰多者不宜用。
宜:心神失養,驚悸恍惚,心慌,失眠,
遺精,盜汗者宜食;老年人慢性便秘者宜食。
忌:大便溏薄者忌食;痰多者亦忌食。
【制法】:柏子仁:除去雜質及殘留的種皮。柏子仁霜:取凈柏子仁,照制霜法(附錄Ⅱ D)制霜。
【貯藏】:放缸甏內,置陰涼干燥處,宜在30℃以下保存,防蛀,防熱,防霉,防泛油變色。
常用方劑
柏子仁丸
柏子仁丸-醫藥樣本
藥物組成:柏子仁50克,熟干地黃75克,防風1.5克(去蘆頭),
黃耆1.5克(銼),
人參1.5克(去蘆頭),
麥門冬75克(去心,焙),當歸25克(銼,微炒),續斷1.5克,羚羊角屑25克,
白茯苓1.5克,澤蘭50克,
桂心25克,芎?25克,白術25克,酸棗仁1.5克(微炒),
紫石英50克(細研,水飛過),
附子1.5克(炮裂,去皮臍),
甘草0.5克(炙微赤,銼)。
處方來源:《圣惠》卷八十一。
方劑主治:產后風虛勞損,四肢羸弱,心神虛煩,不能飲食,少得眠臥。
制備方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
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
溫酒送下。[2]
柏子仁散
柏子仁散-醫藥樣本
藥物組成:柏子仁50克,
巴戟50克,天雄(炮裂,去皮臍)50克,
牛膝(去苗)50克,
天門冬(去心,焙)50克,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50克,
菟絲子(酒浸3宿,曬干,別搗)50克,
肉桂100克(去皺皮),
石南1.5克,續斷1.5克,當歸1.5克。
處方來源:《圣惠》卷二十七。
方劑主治:風勞。
方劑功效:益氣血,利四肢,強腰腳,除濕痹。
制備方法:上為細散。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及晚食前以
溫酒調下。[3]
柏子仁湯
柏子仁豬心湯
藥物組成:柏子仁(炒)50克,
白芍藥50克,
防風(去蘆)50克,
茯神(去木)50克,當歸(去蘆,酒浸)50克,芎?50克,附子(炮,去皮臍)50克,
細辛(洗,去土葉)25克,
桂心(不見火)25克,甘草25克。
處方來源:《濟生》卷七。
方劑主治:肝氣虛寒,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0克,水1盞半,
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4]
【古籍摘要】
1.《
神農本草經》:“柏實,味甘平,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風濕痹,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div style="height:15px;">
2.《
本草綱目》:“養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薄鞍刈尤市云蕉缓辉?,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脂肪油,并含少量揮發油、皂苷及植物甾醇、維生素A、蛋白質等。
2.藥理作用:柏子仁單方注射液可使貓的慢波睡眠深睡期明顯延長,并具有顯著的恢復體力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以柏子仁、當歸等量制丸,每次9g,每日三次,治療血虛之脫發,效果滿意(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1972,373)。另有用柏子仁等治療變異性心絞痛、夢游癥、男性臟躁證等。
【臨床應用】
在中國,柏子仁入藥尤早,其氣微弱,味甘性平無毒。遠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作上品,說它能治療“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睹t別錄》還稱其“補中,益肝氣,堅
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目前,中醫界普遍認為柏子仁的功用是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可以治療虛煩不眠、驚悸怔忡、自汗盜汗等癥。近代藥理證實,柏子仁確有鎮靜、催眠作用。有人曾作試驗,用柏子仁煎劑給
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無論白天或黑夜,均表現出良好的鎮靜及嗜眠效應,并認為柏子仁與炒柏子仁的鎮靜效果無明顯區別,并巳沒有任何副作用;還有報導說,柏子仁有持續性降低血壓的功能。因此,柏子仁煮粥食用,對長期失眠、心慌心悸,或自汗盜污多汗的中老年人來說,極為合適。柏子仁粥在中國醫藥古籍中早有記載, 宋《太平圣惠方》中就說:“治骨蒸不眠,心煩:用柏子仁一兩,水二盞,研絞取汁,下粳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黃汁一合, 再煮勻食?!崩顣r珍《本草綱目》中還稱; “柏子仁粥治煩熱,益膽氣?!币虼?,只要能夠堅持食用,一定會收到養心安神的效果?!≈嗅t論證認為,柏子仁味甘、酸,性平。能滋養心肝,對于輕度失眠具有一定的療效。在臨床上面,采用柏子仁進行失眠治療,對于輕度或是重度失眠均可取得較為顯著理想的療效。另外,失眠患者應該培養起較好的生活習慣,如晚飯后多散步,平常多運動等等,這些對于失眠癥狀的恢復均有很好的幫助。
作用
[5]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透心腎,益脾胃,蓋上品藥也,宜乎滋養之劑用之。
柏子仁香氣透心,體潤滋血。同茯神、棗仁、
生地、麥冬,為濁中清品,主治心神虛怯,驚悸怔仲,顏色憔悴,肌膚燥癢,皆養心血之功也。又取氣味俱濃,濁中歸腎,同熟地、龜版、
枸杞、牛膝,為封填骨髓,主治腎陰虧損,腰背重病,足膝軟弱,陰虛盜汗,皆滋腎燥之力也。味甘亦能緩肝,補肝膽之不足,極其穩當,但性平力緩,宜多用之為妙。
1、柏子仁治老人虛秘:柏子仁、
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九,食前。(《本草衍義》)
2、柏子仁治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多怪夢,怔仲驚悸,健忘遺泄,常服寧心定志,補腎滋陰:柏子仁(蒸曬去殼)四兩,枸杞子(酒洗曬)二兩,麥門冬(去心)、當歸(酒浸)、石菖蒲(去毛洗凈)、茯神(去皮心)各一兩,玄參、熟地(酒蒸)各二兩,甘草(去粗皮)五錢。先將柏子仁、熟地蒸過,石器內搗如泥,余藥研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早晚燈心湯或
圓眼湯送下。(《體仁匯編》柏子養心丸)
3、戢陽氣,止盜汗,進飲食,退經絡熱:新柏子仁(研)、半夏曲各二兩,牡蠣(甘鍋子內火緞,用醋淬七次,焙)、人參(去蘆)、白術、
麻黃根(慢火炙,拭去汗)、五味于各一兩,凈麩半兩(慢火炒)。上八味為末,棗肉丸如梧子大??招拿讱J下三、五十丸,日二服。作散調亦可。(《本事方》柏子仁丸)
4、柏子仁治血虛有火,月經耗損,漸至不通,贏瘦而生潮熱,及室女思慮過度,經閉成癆:柏子仁(炒;另研)、牛膝、卷柏各五錢(一作各二兩),澤蘭叫、川續斷各二兩,熟地黃三兩。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三三丸,空腹時米飲送下,兼服澤蘭湯。(《婦人良方》柏子仁丸)
5、柏子仁治脫發:當歸、柏子仁各一斤。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日三次,每次飯后服二至三錢。(《全展選編·皮膚科》)
6、柏子仁治腸風下血:柏子仁十四枚。燃破,紗囊貯,以好酒三盞,煎至八分服之。初服反覺加多,再服立止。非飲酒而致斯疾,以艾葉煎湯服之。(《世醫得效方》)
柏子仁與酸棗仁皆能養心安神,滋陰止汗。然柏子仁重在補心,酸棗仁專于補肝,病機有異;柏子仁潤燥力強,可潤腸通便,酸棗仁斂陰力勝,能生津止渴,兼治不同。
用藥禁忌
大便溏薄者忌食柏子仁;痰多者亦忌食柏子仁;牡蠣、桂、瓜子為使。柏子仁惡菊花、
羊蹄、諸石及面。
現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