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5ihsb)
    各位,今天我給你們講儒家八法,這個儒家八法,就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那么雖說有八條綱領,實際上最重要的只有一條。那么你們若是懂得這八法,你們在世上做人就圓滿了。各位,你們是要成佛的,我為什么給你們講這個呢,因為要想成佛必須先把人做好,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各位,我先給你們講大的,大的講了,小的你們就知道了。從大的來講,格致誠正是對內,修齊治平是對外。對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對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各位,這個雖有八條,但最重要的是第一條,第一條要做不到,后面就談不上了。

    所謂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格是格擋、格斗,把物欲擋在外面,不讓物欲干擾你的內心。所謂物欲,就是財、色、名、食、睡,就是貪嗔癡,把這些五欲六塵的東西抵御住了,才能致知,致使本有的真知顯現,后面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那么在佛法里面講,格物就是戒律,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如果你戒不住種種物欲的誘惑,必然沒有定力,沒有定力就開不了智慧,自然不能使本有的真知顯現,也就是說,不能明心見性,不明白你本有的智慧是怎么樣的。不能明心見性,自然要在六道輪回里面輪轉。

    各位,這個物欲,進一步說,指的是淫欲。所謂萬惡淫為首,淫欲若是格不住,來生必定墮落三惡道里面去。《楞嚴》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所以,這個淫欲是多么重要。

    各位,我雖然在講儒家,但實際上在講佛法。我雖然在講佛法,但也在講儒家。各位,儒家和佛家,道理相同,只不過儒家只針對世間法來說,沒有講出世間法,沒有佛家講的那么圓滿。各位,要想成佛,先要把人做好。

    各位,我今天給你們解釋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希望你們能夠明白我在說什么。下面開始講佛法,希望你們仔細聽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格物的“格”是“來”的意思,我們每個人的佛性是不動的,你若能保持住佛性不動就成佛了,不動叫“定”,也叫首楞嚴大定。忽然間一動,一動就來了,如來的“來”是來而不來,不來而來,故名如來。如來是本性如如不動,來而不來。而眾生是妄動,一動就來。那么來了你能不能察覺呢,能不能知道呢?若能知道就叫“致知”。本性是不動的,一動就叫做心,凡夫的心都是動的,一動就亂跑,心動暫起叫念頭,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能覺察到念頭,就講你小有覺悟了。能覺察到念頭,還要看它是好是壞,往哪里跑,禪宗叫“參話頭”,教家叫“觀心”,觀察它別叫它來回跑,這叫“誠意”。誠是忠誠,一點假也沒有,意識一誠,心就正了,這叫格致誠正,這是內里的功夫。

    內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講心里,心里正了,身才能正,所謂依報隨著正報轉。心若不正則身也不安。內里修好了,再向外起作用。向外則是對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所謂“修身”,雖是修身,但實際上包括身、語、意這三方面。身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要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意要不貪、不嗔、不癡。凡是壞事一點都不許做,身修到這個樣子,才能“齊家”整齊家庭。齊了家再往外去當國家的公務員,才能干干凈凈地拿出良心來給百姓辦事,才可以“治國”。身不修、家不齊,出來當公務員也是擾亂天下。把國家治理得整整齊齊安定以后,別國的人看見你這國家整齊安定,再去“平天下”治理別的國家。

    各位,你們要想做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必得先明白儒家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要明白仁、義、禮、智、信這五常。這些都明白以后,才能做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

    所謂孝是對父母長輩的孝順,悌是對兄弟平輩的關心,忠是下級對上級的忠誠,信是對朋友講信用,禮是男女之間要遵守禮節,不能越禮,義是對人要講義氣,廉是公正廉潔不貪污,恥是要常反省自身,要知道廉恥,知恥則近乎勇。這是儒家八德。

    所謂五常,即是仁、義、禮、智、信。所謂仁,乃對萬物仁慈,慈心不殺,即佛教里的不殺生。所謂義,就是講義氣,不貪取不義之財,即佛教里的不偷盜。所謂禮,就是男女之間要遵守禮節,不能越禮,即是佛教里的不邪淫。所謂智,就是要有智慧,不干糊涂事情,就是佛教里的不飲酒。所謂信,是要講信用,不欺騙別人,即是佛教里的不妄語。那么五常實際上就是佛教里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各位,你們明白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明白了仁、義、禮、智、信這五常。這些都明白以后,才能做到格致誠正,修齊治平。所謂格致誠正是對內,對內為體。所謂修齊治平是對外,對外為用,有體有用

    各位,用儒家來說,格致誠正是對內“明明德”,修齊治平是“親民”,明明德和親民都圓滿了叫“止于至善”。各位,這個“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就稱為“三綱”。我這里講的“三綱”,不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不是君臣、父子、夫婦這三綱,而是儒家的三條綱領,也就是做人的三條綱領。仰止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各位,從佛家來講,格致誠正就是“自覺”,即明明德。修齊治平就是“覺他”,即親民。止于至善就是覺行圓滿。明明德為什么叫自覺呢?因為人人都有佛性,這個“德”就是佛性,這個佛性本來是“明”的,現在卻明不起來,原因是外有種種煩惱覆蓋,最根本的煩惱是無明,由無明而起惑造業,因而輪回受苦。所以說這個佛性現在沒有明。“明”就是明心見性,所以明明德就是自覺,自己要覺悟。要覺悟就必須要格致誠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樣才能明明德,佛法里講是自覺,斷見思惑

    自己明了之后要覺他,即親民,親民是使他人覺悟,佛法里講普度眾生,斷塵沙惑。若只顧自己明明德,而不管別人,這叫小乘佛法。加上親民就是大乘。直到自覺、覺他都圓滿了,叫覺行圓滿,也就是“止于至善”了。

    各位,我今天所講的這些,不知道你們聽懂了沒有?


(5ihsb寫于2009年3月21日星期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學》精義:《大學》之道在哪里?
對《大學》章句之解讀:
讀《大學》
《大學》的教育思想介紹
大學之道:構建以“三綱八目”為核心的道德修養體系
儒家《大學》一文中的識人、用人之道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望都县| 台湾省| 盘锦市| 云和县| 老河口市| 绿春县| 灵石县| 额尔古纳市| 福贡县| 定日县| 龙门县| 英超| 益阳市| 屏边| 江门市| 大港区| 汝阳县| 尖扎县| 四川省| 尚义县| 阳高县| 威海市| 苏尼特右旗| 卢龙县| 定陶县| 普定县| 河津市| 河北省| 镇原县| 玉龙| 榆林市| 忻州市| 山丹县| 高邑县| 同德县| 靖安县| 镇坪县| 陆良县| 白城市| 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