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從容中道 誠者 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圣人也
下面“誠之者,人之道也”,這一句又怎么理解呢?這里的“誠”是一個動詞,整句話的意思是:效仿老天爺的“誠”的本性,就是每一個人應該遵循的道路。我們生而為人的天賦使命、最高的人生價值,就是要把老天爺的這種公正、公平、誠而不欺的本性,在自己的人生上體現出來。這才是“天人合一”的最終含義。
  
  我們的身體雖然是父母所生,但追根溯源,同樣也是老天爺所生嘛。早上劉大姐開玩笑,說“人人都是天子”,這很對啊,人人都是老天爺的兒子嘛!既然我們都是老天爺的兒子,那么,在我們的生命基因里面,就一定帶有老天爺的本性、帶有老天爺的DNA,所以,我們的精神中,天然就具備著“誠”的美德。但是,在我們獲得生命的過程中,在我們的生命成長過程中,我們的天性之誠,受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我們的貪嗔癡、我們的七情六欲、我們的人法二執,這些東西層層包裹、污染了我們的天性之誠,讓我們流浪生死,不能自主。所以,我們學修的方法,就是要除去貪嗔癡慢疑、除去七情六欲的污染和包裹;我們學修的目的,就是顯露出“誠”的本性,恢復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德性。
  
  “誠之者,人之道”,就是以“誠之”的手段,恢復我們清凈、平等、真誠的本性,還原我們作為“天子”——也就是“天真之子”的本來面目。
  
  抗戰時期,一代大儒馬一浮先生到四川樂山辦書院,就是想接續起古圣先賢的文化傳統。他給書院起的名字就叫“復性書院”。復性,就是恢復本性嘛,就是“誠之者,人之道”,就是通過恢復這個“誠者,天之道”,從而還原我們的本性,讓我們的天真之誠顯發出來。這是我們生而為人應該遵循的根本道路,這就是“誠之者,人之道也”。
  
  當然,誠作為人的精神本質,原本是個個現成、人人本俱的。在這一點上,凡夫和圣賢一模一樣,小人和君子平等不二。但是,之所以世上還存在著圣人和凡夫的差別,就是因為人們在后天所受到的染污程度不同,在后天所進行的“復性”上的努力程度不同,因此就有圣賢凡夫、君子小人等不同的精神狀態。我們每個人后天的努力程度不同,這個“復性”的效率也各不一樣。有些人努力一點,晝夜精勤,按照佛教的說法是“精進波羅蜜”,那他的天性就恢復得好一點,很快就成羅漢了、成菩薩了;有些人恢復天性的努力少一點,乃至于根本就沒有想到要恢復天性之誠,那么,他就處在凡夫位上,被業力牽著鼻子在六道里輪回。所以,下面講的就是人們在“誠”上的具體差別。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這幾句講的是所謂天生圣人的境界,是我們生而為人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儒家來說,圣人境界就是這么幾句,非常簡單,然而真正能做到這十二個字,談何容易!除了成佛以外,恐怕佛教里那些大菩薩都未必能夠完全做到。
  
  “不勉而中”,就是不用勉強、不用努力、自然而然舉手投足之間,做任何事情都能夠不偏不倚,恰到好處。我們在《中庸》開篇時,用時間、空間、人世間的各種比喻來講這個“中”字,說明宇宙天地間最好、最寶貴的東西就是這個“中”。然而你不費吹灰之力、隨心所欲就能達到,這當然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了。“不思而得”,用不著動腦筋、用不著動心思,一切都能手到擒來,做任何事情想都不想就能夠馬到成功,這也不是想一想那么容易的。“從容中道”,在任何時候都是處變不驚、從容泰然,永遠都在這個中庸之道上,不疾不徐、不緊不慢、四平八穩地前進,而且不會對任何所謂的善惡境界、是非得失牽動分毫。要做到這個真的好難啊!
  
  蘇東坡有兩句詩說“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什么人能夠八風吹不動?成佛了、成圣人了才行。所以,儒家提供給人類最高的精神典范,就是這里所說的“誠者”。只有這樣的圣人,才能夠“從容中道”,完全與天道合而為一。
  
  當然,圣人境界實在是太高了,天生圣人,一般人很難企及,連孔夫子自己也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既然孔夫子都是學而知之,都要通過后天的努力,那么我們每個人要走的道路,基本上也就是下面講的“誠之者”的道路,其原則就是這一句:“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要走這樣的道路,首先就要選擇好的目標和方法,這就是擇善。但擇善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啊!常言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的經歷、背景、所受的教育、生活環境等各不相同,因而也就有著不同的觀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善惡標準,東方人、西方人,不同的人種也有分歧和矛盾。即使是同樣的行為,在不同人的眼里都有不同的詮釋,你認為善的,人家卻未必這樣認為;你認為是不善的,對別人來說或許恰恰很受用、感覺很好呢!所以,你怎么來擇這個善?
  
  以前在非洲有一個原始的食人部落,那里的人不管是誰死了,無論父母、子女死了,家人、族人都要分而食之。按照中國的傳統和世界大多數文明社會的看法,這種習俗很野蠻、很殘酷啊!但是,通過人類學家的觀察發現,原來食人部落的人們吃掉自己親人的肉,竟然是為了能夠永遠和自己的親人融為一體。原來,這種在文明人眼里非常“野蠻”行為,竟然是出于對親人的愛啊!前面我們講過“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把自己的親人吃掉,恰恰是他們所體現出來的“親親”的最好方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庸》導讀(七)
傳世奇書《六事箴言》
誠者,不勉而中
十全人才的根本——道德人格(道德經書院)
論語啟示錄403:性相近與習相遠
輕輕松松讀《荀子》(3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荆州市| 班玛县| 涟水县| 蕲春县| 姜堰市| 达日县| 浮梁县| 定远县| 闸北区| 禄丰县| 苏尼特右旗| 怀安县| 大英县| 平谷区| 兴山县| 永善县| 汉沽区| 南漳县| 五华县| 唐海县| 宁远县| 本溪| 宁津县| 环江| 休宁县| 长宁县| 正宁县| 黑山县| 绥宁县| 石渠县| 同德县| 中超| 安徽省| 兴安县| 原阳县| 昆明市| 长武县| 仲巴县| 靖州|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