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借鑒、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
天氣越來越涼,很多讀者想讓我說說關于鼻炎的事兒。
巧了,在我的記憶深處,還真就有一則,關于慢性鼻炎的故事。
它也是發生在冬天。
有一回,我遇上一個慢性鼻炎的患者。當時啊,他的主要癥狀就是鼻塞,基本聞不著味了。這狀態,斷斷續續6年,時輕時重,遇寒的時候特別嚴重。同時,伴隨腦袋昏重。
我仔細看了一下,覺得這是慢性鼻炎無疑。中醫管這個叫做鼻窒。
我一想,這點破事兒應該難不住我。我于是就用蒼耳子散加減。蒼耳子、白芷、薄荷、辛夷、川芎等用上了。
結果,患者說,不能說沒效果,但是出去到室外走一趟,回到屋里就不行了。
這怎么辦啊?不能說讓患者一個冬天不出屋啊!
我左思右想,覺得還是向老師請教一下吧。
我老師聽我講述完,電話里就問了一句:“你給他通陽沒有”?
我說,蒼耳子、白芷啥的,不都是散寒通竅嗎?
我老師卻說,散寒是驅邪,通陽才是扶正。他還告訴我一句話,冬天,人體的“管子”要是鼻塞了,差不多都要考慮通陽的事兒。
到最后,我老師和我協定了一個配伍。這就是——
蒼耳子12克,地龍15克,白芷10克,辛夷12克,薄荷12克,川芎9克,絲瓜絡10克,桂枝6克。水煎服。
這里頭,唯一讓我眼前一亮的,就是桂枝。
結果,患者藥用5劑,鼻子通了,可以聞味了。接著再用9劑,諸證悉平。
這是怎么回事啊?其實,道理非常簡單。
這個配伍里頭,蒼耳子、白芷、辛夷、薄荷,就是蒼耳子散的意思。川芎、絲瓜絡、地龍,就是活血通絡,通經化瘀的。這也沒什么稀奇。關鍵就是,這里頭的桂枝。
我曾經問我老師,我說,老師。這桂枝從來沒有治療鼻炎的記載。為什么用這藥就好使呢?我老師說,如果你一直都按照中藥學里頭的記載來用藥,那就沒法治病了。這個桂枝,善于溫陽化氣,溫通經脈。體內經脈陽氣被桂枝所溫通,難道不包括鼻腔嗎?桂枝本是長條形的,它天然可以通管子啊。咱們身體里的鼻腔,也是管道。它的溫通經氣的作用,是可以惠及鼻腔的。鼻腔陽氣一通,寒邪所導致的淤阻、凝滯就散了。
我聽了,恍然大悟。
是啊,這個患者,常年鼻塞,冬季尤為加重,顯然是寒邪作祟。這就好比一根管道,被冰凍住了。辛夷也好,蒼耳也好,白芷也好,都相當于把里頭的冰鏟除掉,但是要想真正改善,必須讓管道內溫度升高,這樣才可以避免再次堵塞。怎么升高啊?就得溫陽啊。桂枝這個藥,溫陽通經脈,化氣除濕,正合適啊。
因此,我老師特意囑咐我,配伍里頭加桂枝。
可以說,這是我多年前學到的一招。正所謂,陽氣通,鼻炎就通。我們身體里的各種管子,冬天不靈了,真得考慮通陽溫補的事兒。這是千真萬確的。
今天,我把這番經驗和思考寫出來,供我的讀者參考借鑒。
上文我說的配伍,針對的是寒邪凝滯型的慢性鼻炎。非專業讀者,必須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關鍵是,我希望大家能牢記其中的道理。冬天的時候,慢性鼻炎加重、病情反復,溫通陽氣是很主要的。過去有人說,接一杯熱水,在鼻子底下聞,也能把鼻炎熏好,這其實也是利用溫通之性,對不對?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希望我的這篇文說,能給一部分鼻炎患者帶來幫助。當然了,有些鼻炎患者,病程日久,出現了氣滯血瘀的局面,就得用別的方法了。還有些人,天生脾肺氣虛,那就地補益脾肺。這些方面的內容,我以后在文章里再給你慢慢說吧。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