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大地,自古以來就有“玉石之國”的美譽,古人視玉如寶,作為珍飾佩用。“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除了暗含佩戴玉石對人的好處之外,也在反映人與雕刻臻品之間的羈絆之深。玉與人相親,必心手合一,趣味無盡,修身明性。文玩文化充溢了華夏整個的歷史時期,華夏民族喜愛文玩至深至誠、至迷、至癡,形成了炎黃子孫傳統的用配飾觀念。
君子如玉,溫潤而澤
玉的剛毅之風,能鍛煉男人的內心;玉的溫潤之氣,會收斂男人的性情;玉的磊落之態,會成就男人的信實。玩玉的男人,一眼就能看出內心他內心的豐盈,精神的飽滿,不因得失而苦惱,不因紛擾而悸動,永遠都是內斂而修身,克制而從容,寧身,寧心,養身,養神,這是玉對男人最奢侈的饋贈。
佳人似玉,碧玉玲瓏
玉如女子,女子如玉。玉可碎,不可褻,如玉的女子亦是。纖纖弱質中常有凜然風骨,溫柔婉約中會有堅定的拒絕。一路行來,是玉壺冰心,雖歷盡世事,卻仍不染風塵,清亮如水。玉是冷漠的,也是堅硬的,在潔白的皓腕上佩上一枚淡綠玉鐲,當風揚起她的長發,伸手輕拂,晶瑩的綠玉淡然的散發出迷人的韻律,沁人心脾的寧靜,這時,只能用心才能感受。
玉流傳古今兩千多年,傳說玉能逢兇化吉保平安,歷史上久負盛名。古人講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玉埋藏地下幾千年貨是上億年,含有大量礦物元素,所以人們常說人養玉玉養人,如果人的身體好長期佩玉可以滋潤玉,玉的水頭也就是折光度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亮。人的身體健康不好,長期佩玉,玉中的礦物元素會慢慢讓人體吸收達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鐲通常帶左手,因為對心臟有好處。玉為枕而腦聰,古代皇帝就喜歡用玉做枕頭,向中國古代長壽的皇帝都久用玉枕,《本草綱目》也有對玉保健作用的介紹,佩戴玉的日積月累中會發現玉的變化,并且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古人云:“石之美者皆為玉”,玉代表的是高貴的追求和精神的財富,佩戴好看的自己心儀的玉,愉悅的身心會讓人更加快樂。愛玉人士多具成熟且有文化內涵,他們之所以選擇佩戴玉,固然是由于它別具一格的文化意蘊、優雅含蓄的東方韻味,以及玉本身的收藏價值。
戴玉的禁忌
1、不是你的玉就不要帶在身上,自己的玉才能保護自己 。
2、玉會擋災,有的人遇到了一些意外,但人沒事,只是玉碎了,這就是玉在幫你擋災。
3、古玉是需要加持凈化的,最好不要戴來歷不明的古玉,特別是玉上有血沁的。玉是有記憶的,上面可能記載著許多宿命,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開始生病,甚至會有夢魘。
4、玉和人在一起是要看緣分的,有緣玉就養人,若無緣人容易招來災禍。
5、不能輕易接受別人免費送的玉,你收了別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護神,反而說難聽點,或許是你在幫人擋災,最好回饋對方相應的報酬。
6、新玉很挑主人的,不會輕易成為誰的玉,所以剛開始佩戴新玉的時候都會有些磕磕絆絆,總會不順。如果你在不順的時候還是沒有離開它,過段時間他就會承認你,然后開始庇護你。
7、玉與人接觸時間長了,就會慢慢的受人的影響,而人也會受玉的影響。佩帶者是個善人,那么他身上的玉就正面的力量充足,保人平安;若是惡人的話,則玉的戾氣就會很重,反而會招禍。
8、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帶玉的朋友,尤其是從小開始帶的,沒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輕易拿下來亂放,最起碼也要妥善保管。
9、古玉有記憶性的,最好戴新坑的玉,老坑的玉誰知道以前是什么人戴。玉通常只會忠于一個人,所以說別人佩戴過的玉不能帶(除非通過高工法師加持祭煉以后),尤其是古玉,陪葬的玉。
10、玉石如果碎了,一定它幫你擋過了災難,要用紅或黃紙(布)包起來埋,這就是所謂的“葬玉”。
11、帶玉最好不要帶那種有血沁的,好多是不法商人放在活貓活狗腹腔內,活埋在地下一段時間后形成的。
12、玉是有靈性的,戴在身上超過三個月就不要隨便摘下來亂放,更不適合送給外人。
13、男戴觀音女戴佛純粹是無稽之談,身上最好不要佩戴神佛,神佛是在神臺上供奉。佩戴神佛不但不能帶來好運,還有可能讓你厄運不斷,請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