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社工在社區或多或少要開展不同的會議,有中心例會、居民議事會和督導會議等等。以往的會議往往形式化、流程化,最后一般是以表決(多數壓倒少數)而結束。傳統會議大家也不太愿意開,因為沒有存在感和參與感(一言堂),這也浪費了寶貴時間。另一方面,有時又害怕缺席和不能缺席,因為有時沒有會議記錄而害怕錯過重要東西。你會借用社區議事會工具,高效地開會嗎?社區議事會主要有三種形式:頭腦風暴、世界咖啡館和開放空間會議技術。我們應當合理利用工具,讓會議更高效和有產出,在介紹社區工作議事工具前,先來了解一下羅伯特議事規則。
一.羅伯特議事規則
(一)羅伯特議事的原則
1.動議中心原則(目標)。
2.主持中立原則(不能表達出來支持兩派任一方,放空自己)。
3.機會均等原則(有所限定)。
4.立場明確(表明態度,別說套話,挑干的、實的來)。
5.發言完整原則(限時內,不被打斷)。
6.面對主持原則(避免沖突——辯論賽辯手表達觀點時,中間可站有主持人)。
7.限時限次原則(兩次最多,2分鐘以內/次)。
8.一時一件原則(專注)。
9.遵守裁判原則(裁判:主持人)。
10.文明表達原則(就事論事,勿翻舊賬)。
11.充分辯論原則(讓人認可,助力目標)。
12.多數裁決原則。
(二)羅伯特議事的程序
1.會議前
①明確目的。
②準備議程,要有次序,先處理重要和容易達成的議程。
③明晰參加成員(是否需要核心人員準備)。
④擺設自然,備好用品。
⑤座位安排方面,主持人在中心位置最理想,以便控制,易看各方。
⑥先了解各方意見看法,預計困難。
⑦與早到會者打招呼,培養親切氛圍。
⑧盡量準時,要事可放后(若人未齊)。
⑨簡要介紹目的和重點事項。
2.會議中
①引導討論。
②一項一項來。
③主持人不要即時回應(違反中立原則,致謝也要公平)。
④及時歸納、總結、摘要。
⑤討論好,做決議。不要草草表決(會有輸贏感覺),建立共識,都有貢獻。
⑥留意與會者行為(疲憊或沒興趣時,可以互動游戲等);有爭執時,宜適時打斷并處理。
⑦要有集體氛圍,安靜傾聽,也可定時分組討論。
⑧完成前總結,要討論具體做了什么(讓大家有成就感),并落實到行動。
3.會議后
①要與參會者確認清楚會議決定。
②跟進要立即行動的工作。
③將會議重要決定通知未出席者。
④會議記錄傳達,盡快跟進。
二.頭腦風暴
(一)所用物料
培訓三寶:便利貼、大頭筆、大白紙。此外,還要有相應的形式與制度說明契約紙。
(二)討論主題
社工培訓如何統籌開展?
(三)會議規則
1.先安靜想5-10分鐘;每點寫一張(便利貼),寫關鍵詞。
2.輪流陳述觀點,2分鐘內完成。提要點,不延伸;陳述時不打斷。
3.有不明白時,立刻提出。按規則合并;合并前得到同意。
4.為每個合并陣營起個名字概括。
5.整理揭開的貼紙,串聯新起名字。
6.總結:①別跑題。②異想天開。③多多益善。④圖文并茂。⑤一人一句。⑥不評價。⑦借題發揮。
三.世界咖啡館
(一)規則
1.圍繞一個主題討論。
2.第一輪討論完成,桌長留下,其他組員換桌。
3.桌長分享上輪本桌觀點,組員補充各自之前觀點。
(二)議題與觀點
議題: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如何保留社工專業服務空間?
1.委婉拒絕并維護關系;明示服務合同與工作日程。
2.適度接受(尤其初期),社會工作行政工作合理量(20%-25%);巧妙結合,將社區黨委工作加工轉化為指標。
3.適時求助督導支持(及時報備傳達,商議溝通解決)。
(三)方法優勢
團隊學習研討,每人發表見解,這是新的思想碰撞,也是一種既有價值的學習工具。它是一種有生命的網絡,以問題作為吸引子,包含多元化的觀點,異花授粉&咋然出現。
(四)七個原則
1.設定研討情景。
2.營造友好的空間。
3.探索真正的話題。
4.鼓勵每人參與和貢獻。
5.交流并連接不同觀點。
6.共同傾聽見解和本質。
(五)研討框架
1.設立N個小組。
2.輪換3--4輪。
3.進行思考總結。
4.每組選一桌長。
(六)具體步驟
1.第一輪:①開始。②介紹主題,研討流程。③組員靜默,獨立思考。④討論分享,每人輪流發言。⑤質疑反思,深度匯談。⑥選出本桌組長。⑦時間到,成員換桌(組長不動)。
2.第二輪:①組長歡迎。②組長分享上輪觀點。③組員分享上組觀點。④組員創新補充。⑤質疑反思。⑥時間到,表示感謝(聚集開放)。
3.第三輪:①各自回原座位。②組長分享上一輪。③組員分享上一輪。④統一意見并形成本桌最重要的問題。⑤提出解決此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七)研討總結
1.組長講解本組問題。
2.補充解決方案。
3.其他人隨意發言(一般90分鐘左右)。
4.主持人好評。
四.開放空間會議
(一)法則&角色
1.相互討論,沒人知道答案;開始和結束較隨意。
2.兩腳法則:加入各自有興趣的組,用雙腳決定。
3.“蜜蜂”和“蝴蝶”:不加入任何組,在組間自由穿梭。4.召集人:針對某一議題,控制節奏。
5.觀察員:拍照和計時。
6.記錄員:詳細記錄,并做會議日志。
(二)本組議題
如何促進社區共融?
(三)步驟
1.確定會議主題。
2.通知會議時間、地點。
3.布置場地。
4.召集人組織成員相互認識并破冰。
5.公布會議規則。
6.陳述討論主題的由來。
7.根據內容,與會每位人員針對主題發言,表達自己對主題的認識。
(四)其他議題
1.社區骨干培養:①定位能力類型并發掘。②培養和激發。
③形成社區組織。
2.社會組織挖掘與培育:①上級黨委要求。②社區自治。③組建社會組織。④骨干培育。
3.資源挖掘與鏈接,分清各方角色并施展。
4.社區義工參與,增強義工歸屬感。
5.社區服務精細化&專業化:①與駐校社工合作,招募青少年義工。②與社區老年協會義工領袖合作,同時通過平時物色和社區鄰里推薦,鏈接低齡老年義工資源。設立“社工+義工”探訪日常規服務,并有重點服務人群(每季度或半年探訪一次),助力增色社區探訪。
五.行動計劃
成立行動小組,后期回社區做實;完不成有懲罰,完成(產出)有鼓勵。
六.方法回顧
(一)頭腦風暴
便利貼書寫、分類整理、解釋說明。
(二)世界咖啡館
換桌、整合、反思、分時段討論。
(三)開放空間會議
團隊群體智力成果。
社區議事會技巧在會議交流討論、日常實務服務或培訓講座開展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學習掌握好社區議事會技巧,也能更好地助力社會工作者成為行業的領軍人才,豐富社會工作者的全方位專業素質技能。方法之好在于用,期待今后將其落到實處,為社區工作之花綻放增添更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