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期間,我國發生了新冠病毒疫情。全國師生響應號召,居家防疫的同時,開展了線上教學活動。僅就我縣小學來看,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已將近4個月,到目前為止,中高段年級教學進度已與往年持平,低段一、二年級由于網課開始晚,新授課要持續到6月末結束。預期暑假前各年級都能順利完成課標規定的教學任務。作為一線教師,下就結合我校線上教學實際情況,談一下開展線上教學的“利與弊”。 一、線上教學優勢明顯: 1、線上教學,重塑了課堂的集體氛圍。 線上教學,僅僅一臺電腦或一部手機,便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拉近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距離,大家又可以在同一個課堂上共同學習、互相探討,取長補短。熟悉親切的氛圍,化解了獨自在家學習的孤獨感,讓學習有了動力,有了興趣。尤其是在“抗疫”初期,這樣的教學活動,分散了孩子恐慌、孤獨的情緒,安撫了人心。學生在課上學到了系統的防疫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線上教研,方便教師共同學習提高,利于教師成長。 線上教學以來,我們學校各年級組任課教師利用釘釘辦公軟件進行多次集體備課。例如四年組周敏老師執教的教研課《我的奇思妙想》,由周老師進行初次備課,然后把初案共享到年級組教研群中,同年組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對教材重難點的理解和把握,對周老師所備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改,最終這節網絡教學公開課獲得了全年組同學的一致歡迎,這節課也得到了進修校主管部門的好評,該教學案例被收入到縣教研期刊《望奎研培》第五期特約專欄上。 3、線上教學,資源共享,放大了教育的格局。 線上教學讓“名師課堂”不再遙遠,讓師生都有機會走近名師,教師學到精湛的教學技藝,學生接受更多更好的學習指導。開展線上教學以來,我校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教育平臺、步步高教育資源平臺和學習強國中所提供的資源進行教學,任課教師廣泛搜集本學科名師教學視頻,在班課上共享,學生坐在熒屏前就能領略到全國各地名師的風采。風格迥異的老師,精彩的課堂,以及網課自帶的游戲活動,都讓學生喜歡上學習內容,樂于參加網課學習。 4、線上教學,讓教學更加同步,利于解決教學中的共性問題。 線下教學時,同年組各班教學進度快慢很難把握。進行線上教學以后,使用聯播課較多,各班教學同步進行,一旦發現問題,能得到及時糾正,好的思路和方法也能使得全年級同學受益。比如:一年級老師在教學《彩虹》一課后,張萌老師提出在這課的基礎上增加一節口語交際課,專門針對想象力的訓練。這節課有效地拓展了想象空間,使學生懂得想象的廣闊與神奇,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5、線上教學,文字交流更加廣泛,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線下教學中,學生發言是要逐次進行的,時間所限,發言機會少。很多性格內向、拘謹的學生漸漸失去了發言的熱情,變成了'看客',而網課上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一個問題提出后,大家可以通過屏幕各抒己見。窗口交流,也使膽小的同學活躍起來,課堂上往往問題一出,學生的匯報就一個接著一個地蹦了出來。眾多的'發言'讓人一目了然,很容易發現更多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真正做到了'互相啟發,智慧共享'。 二、線上教學也有一定的弊端,具體表現為: 線上教學,難以約束學生的學習行為。 線上教學開課以來,存在最多的是這樣的問題:學生是否在聽課、是否認真聽課,教師不能第一時間了解。老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指名讓某位同學回答,釘釘平臺上顯示該同學在線學習,但他卻不回應老師的連麥,這種情況是困擾老師的最大問題。線上教學,對于自制力差的學生確實影響較大,再加上一些家庭,家長因工作忙不能陪孩子上課,孩子開小差,或玩網絡游戲,致使很多學生成績明顯下降。 線上教學,批改作業的難度較大。 對于小學生來說,面批面改是解決學生教育難題的有效方法。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在隨堂教學巡視中發現問題,即時指導,而線上教學卻不能達到這個效果。就算是學生提交了作業,拍照上傳的照片模糊、位置不當、難以辨認等問題也很多。另外由于系統的原因,鼠標批改無法像手寫一樣流暢,費時費力,影響了批閱效率。 線上教學,孩子們脫離了教師的監管,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對于小學生來說,集體生活是孩子們共同成長的基石。孩子們脫離了集體,在家中又缺少了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一些不良的壞毛病得到了孳生。比如:良好的書寫習慣沒有了,上傳的作業,寫的字模糊潦草。作息時間打亂了,有的同學躺在床上進行線上學習,過長時間使用電腦和手機,對孩子們的視力也造成了嚴重損害。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使“停課不停學”成為可能,為這一特定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我校全體教師正在積極學習利用“網絡教學”這一有利資源,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能到來。”希望在國家的大力防控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早日結束,愿全體師生早日返回校園。
(撰稿:第三小學 董長利 周敏)
(編輯:辛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