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是你覺得最幸福的人?世界首富還是熱戀中的男女?如果一位坐在街邊的乞丐說“我過得挺幸福的”,你會覺得他很可笑嗎?
當你因生活不順利而產生受挫感時,會不斷地回想失敗的部分,還是試著從中找到積極的一面,而不致讓自己陷入消極的循環呢?
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新思潮,被認為是心理學領域新近的一場革命,也被看作是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領域的一門新興科學。傳統上,心理學研究尤其是關于人類健康與福祉的心理學研究,多側重于消極方面,如變態心理學,其目的多在于對心理疾病、障礙、問題的探索解析并在此基礎上尋求病痛的預防與治療。但是,沒有心理疾病并不等于心理的完全健康,僅從消極方面探索人類心靈世界顯然也是偏頗的。積極心理學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人類活力與美德,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是對心理學的一次變革與糾偏,其誕生僅十余年,卻已對心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除了損傷、缺陷和傷害,心理學當然也研究力量和優秀品質;心理干預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掘;心理學不僅僅是關于疾病的科學,它也是關于工作、教育、愛、成長和娛樂的科學。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什么東西都跟幸福感有關,比如收入、學歷、婚姻、外表、甚至日照時間;在中國,什么東西跟幸福感更相關呢?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至愛親朋的關懷,溫暖的社會支持,這些是中國人看重的東西。儒家的核心概念叫仁,儒家很看重的就是人際關系。東方文化提供了積極心理學很多的思想來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讓我們的幸福感流失,就像幸福竊賊,就是說有些小偷在我身邊,專偷我們的幸福感。這些小偷主要是憂愁、郁悶、焦慮、壓力、畏懼、憤怒、怨恨、嫉妒……我們一些負面的情緒讓我們良好的感覺流失了。積極心理學告訴我們,我們需要阻止幸福感的流失。
積極心理學是一種觀念,它希望我們可以改變舊有的想法,從現在開始變得更加積極、更加重視我們的生活中好的一面;同時它也告訴我們,不光要有這樣的認識,更需要有行動。
在主觀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個人感受:幸福感和滿足感(對過去) 、希望和樂觀主義(對未來),以及快樂和幸福流(對現在),包括它們的生理機制以及獲得的途徑;
在個人的層面上,是研究積極的個人特質:愛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巧,對美的感受力,毅力、寬容、創造性,關注未來、靈性、天賦和智慧,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這些品質的根源和效果上;
在群體的層面上,研究公民美德以及使個體成為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寬容和有職業道德的公民的社會組織,包括健康的家庭、關系良好的社區、有效能的學校、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等。
學會“慢生活”
生活有時像一趟旅程,我們太過于注重所要抵達的目的地而忽略了旅途中的美景。要真正地從內心中感受到積極情緒,需要先慢下來,真誠地對待生活??旃澴嗟纳钭屛覀兏嗟仃P注外界而遠離了自己的內心。當我們開始“忙”,“心”也就“亡”了。這樣,當我們在接受一件事的結果時,不管結果是理想的或是差強人意,我們都能從過程中取得成就感。為了增加積極情緒,我們需要讓自己慢下來,帶著真誠的態度,在生活的過程中去看、去聽和去感受。因為不能被感受到的積極情緒——沒有在你的心中或你的身體內留下印記——是空洞的,它對你沒有好處。這正是積極心理學和一般的成功學的根本差別。
學會尋找積極的意義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積極情緒的產生在于你的思維:在一個現實情況中,你如何理解目前的處境,你又從它們當中找到怎樣的意義。因此提升積極情緒的一個關鍵途徑就是,要在你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更加頻繁地找到積極的意義。當你將不愉快甚至是悲慘的情況以積極的方式重新定義時,你就提高了積極情緒。27年的鐵窗生涯囚禁了納爾遜.曼德拉,也成就了他,這一切源于曼德拉把囚禁當成了磨練意志的機會而不是壓垮自己的牢籠。幸福與苦難,挑戰與機遇總是相伴相生。
學會利用優勢
每個人都有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同時,人們也身懷不同的優勢;當你陷入焦慮和郁悶,更多的只是看到了身上不足的一面,而沒有感激生活已經給你的部分。所以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也會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更多地研究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在精神心理的歷程當中有沒有一些能夠起到支撐作用的因素以及給他力量的資源。咨詢師會幫助來訪者把這些東西發揮并挖掘出來,形成生活正能量的來源。
學會表達感激
當你用語言或行動表達你的感激時,你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積極情緒,而且也提高了對方的。這一過程中,你加強了他們的善意,也鞏固了你們彼此之間的關系。當你感受對方的善意時,你常常會贊賞別人對你是如此的友善,這引起了你的感激之情。善意和積極情緒相輔相成。只要認識到自己的善意舉動,就能夠啟動這種良性循環。發展一種眼光來欣賞你自己的善意只是一種心理轉變,你會注意到它更多的方面。你能夠通過增加你的善意舉動,使你的積極情緒大幅提升。實驗表明,有意識地增加你的善意可以提升你的積極情緒。
許多人在生活中看到的都是不利于自己的東西,所以得出的結論就是“我不夠好”以至于“我很糟糕”。在人生當中一些小小的不順和挫敗,被放大成了全盤否定。學習“積極心理學”并不是繞開問題,一味看到優點,而是訓練自己客觀分析問題的方法,從一個新的不習慣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幸福是一種情緒,是主觀的感覺;幸福是相對的,它不等于金錢,不等于高科技,甚至與生死無關,它只在于你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