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同學聚會的人想必感同深受,但凡參加過同學聚會的人,很難會第二次赴會,甚至于有些同學,即使是第一次也很難被請出來,歸根結底是同學聚會雖然是想象很美好,但是現實很骨感。
一、同學聚待到畢業,同學各奔東西,絕對不可能再次聚齊,參加同學聚會生怕遭遇該來的人沒有來,不該來的人反倒來了,同學聚會形同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自然而然不歡而散,期間會遭遇尷尬和郁悶,經歷過初次,大失所望,絕對不想再次經歷類似的情形,既沒有價值又沒有意義。
二、同學聚會魚龍混雜,人心叵測,何況人會變,不排除有圖謀不軌的同學存在,想當年有賊心沒賊膽,時至今日對待男女之事輕車熟路,即使沒有結過婚也戀過愛,同學聚會已經成為發生婚外情的橋梁,相對跟陌生人發生婚外情,同學之間有或多或少的感情基礎,特別是前任或者暗戀對象,極易擦槍走火。
三、同學聚會除了攀就是比,愛慕虛榮的人,即使沒有也會吹噓,何況有個別人,越沒有什么越吹噓什么,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沒有什么,結果同學聚會的氛圍會變味以及變質,雖然有個別同學不是出于攀比的目的,但是個別同學屬于少數而已,既不顯山又不露水,通常會被掩藏或者覆蓋,同學聚會的歪風邪氣會大行其道。
四、同學聚會是捧高以及踩低,對于混得好的人,通常會抱著拉關系的心態,無非就是混得好的同學有利用價值,純粹的勢利眼,久而久之,混得好的同學很少會去,以免被人利用,誰都不傻,被利用一次情有可原,絕對不會重蹈覆轍,對于混得差的人,不是擠兌就是嘲諷,把所謂的快樂建立在混得不好的同學身上,長此以往,混得不好的同學照樣會遠離聚會,以免被些許同學從門縫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五、沒必要參加大型的同學聚會,但凡離開校園,無論哪個同學都不可同日而語,與其敘舊,反倒不如保留原生態的美好印象,強行聚會等同于破壞原生態的美好印象,可以經常跟志同道和的同學小聚,最好以宿舍或者其它形勢為單位,既是同學又是朋友。
六、同學聚會無論身份以及地位都會出現變化,曾經同一起跑線的人,已經出現天壤之別,何況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道不同不相為謀,同學除了敷衍就是客套,類似的敷衍以及客套體驗一次就足夠了,豈止是困擾,簡直是折磨,有些同學,相見不如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