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致后輩書》:68歲老秘書的“洗具”人生日志 PK海藻的“杯具”結尾
電視劇《蝸居》風靡一時,道出了我們千萬工薪階層、白領階層、藍領階層等等各種打工階層心聲。房價是在越漲越不靠譜了,可是我們有沒有捫心自問過,自己靠譜了嗎?《蝸居》中的女主角海萍算是個名牌大學畢業生,可是工作了七八年,職位平平,一個月顫顫微微地掙著3500塊錢,在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城市里,連套像樣的房子都租不起,更別提買房了。
除了狠心的房地產商、不靠譜的房價,難道就沒有一點她自身的原因嗎?現今大學畢業生很多像海萍這樣眼高手低,對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沒有上進心也沒有目標規劃的人。一邊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只知道消極度日,埋怨老板和公司,一邊又嫌棄工資低,任務重。還要整天和同齡人作無謂的攀比,比房比車比老公,幾年下來,除了虛榮心什么都沒見漲。這種人既不能安居,當然也不能樂業,無法腳踏實地地干工作鉆業務,甚至寄望于一夜暴富。這一類浮躁的人,在年輕職場人中不占少數。
還有一類是剛剛踏入職場的人,就像海萍的妹妹海藻那樣。希望一個月只用上兩天班,休息28天,年底雙薪。自己掙2000塊,認為沒必要干3000塊的活兒,甚至連2000元的活兒都不好好干,整天上班時間不是聊QQ,就是開心網偷菜,憤恨地想著:“老板開的那輛奧迪,就是自己被壓榨的剩余價值堆積出來的。而且根據他日益精準和高超的壓榨技巧,他很快就要升級換寶馬了。”豈不知老板也是當年從2000元一個月一點點拼出來的,表面風光,背后花了多大的努力。而這樣的年輕女孩想要成功,除了顯赫的家世背景就只能依靠非正常途徑的暴富了,成功就算表面風光,內在也是一出青春與血淚的“杯具”,就像海藻一樣。
唯一最應該考慮的事卻從來不考慮,自己到底為老板干了什么,自己每個月干的活兒有沒有2000元的價值,自己自身有沒有和老板一起進步,為什么不能和老板一起進步?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夠進入主流,就會被邊緣化,一個人在社會中是這樣,在一個公司或是企業的職場人更是這樣,只有和主流價值觀一致,你才不是螳臂當車逆流前進,你才真正有可能借力發展,實現你和老板的共贏。
“打工皇帝”唐駿就曾經說過“為誰打工,其實我都是自己的老板!”
注重自我的學習建設,自我的進步,才能真正得到發展,如果你身在職場,卻和自己的上司都處不好關系,就是想混也混不下去的。更不用說海萍那樣,還和老板對著干的,即使你想混混噩噩,那環境也容不得你。
如果你是一個干活細致,考慮周全,愿意為老板和本職工作花心思去思前想后的人,那么“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同事會對你心悅誠服,老板更是知道哪位員工為自己的財富添磚加瓦,他會希望你留下的,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輕易放走得力的員工,只要他想創造財富和價值。拿著2000元的月薪,卻努力發揮自己的能量,有責任感,恪盡職守,把所有工作朝著“老板滿意”的方向去做,比老板考慮得更周全,你像一個拿著月薪一萬的人物一樣“有范兒”,你的光芒會展現,所有人都會看到,這樣你還會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嗎?你還會在沒有安居的情況下混噩度日,遙望天天上升的房價,對比自己8年不漲的工資而黯然神傷嗎?抱怨是沒有用的,想要不再蝸居,就應該積極地去參與競爭。
前不久讀到一本在韓國轟動一時,加印11次的職場暢銷書《金牌CEO背后一定有位金牌秘書》,就是一位有著30年職場經驗,不漂亮也不年輕的女秘書寫的。現在這本書的中文版已經問世,翻譯名叫《沈夫人致后輩書》,因為作者全圣姬女士的丈夫姓沈,是國立大學教授,所以老板和公司同事都叫她沈夫人。沈夫人已經69歲了,而她為韓國超一流企業大成株式會社的CEO做秘書已經30余年,其實她進入職場時就已經37歲了,是孩子媽媽了。看到封面的照片就知道并不漂亮也不年輕的沈夫人,如何能在成功CEO身邊最近的位置,30年常勝于美女如云的韓國職場?這一點堪稱神奇,她的“洗具”人生也促使我去讀這本成功手冊。其中看到了許多沈夫人總結的“小心機”,十分有用:
首先,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只是“秘書”,年輕女孩子如果職位和上司很近,都容易讓人聯想到一些負面的東西。所以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知道自己的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十分重要。
其次,考慮得比CEO全面,這需要了解CEO,知道他的喜好秉性,摸清領導的脾氣和優缺點,領導也和一般人一樣,敢于和領導真實的一面打交道,不要把領導架空讓領導覺得高處不勝寒,這很重要。像傳媒大亨默多克,當初在公司酒會中,全體員工都看到他一個人在角落喝酒,卻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去和他交談。最后只有鄧文迪走上前去,用親切而直接的話語說:“你好!我是鄧文迪。”就是這樣敢于“不把領導當圣人”的姿態,讓領導舒服自在,雖然這個女子后來成功地成為傳媒口中“地球表面嫁得最好的女人”,但并不是鼓勵大家去嫁給領導,而是學習她的這種態度,就像沈夫人一樣,把上司當作自己的家人,上司家人也當作自己的家人。沈夫人就有一套自己的哲學,不僅關心上司,還和上司的太太處得很好,運用自己也是孩子母親的身份,與老板太太一起探討婆媳關系,育兒金,為太太辦一些以公謀小私的事兒,博得上司太太的信任和喜愛,才能使老板對她信任有加。
最后,要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沈夫人在她的書中談到職場“十件法寶”,這些法寶都貫穿了她的工作心機,她的工作態度,主動熱情地對待上司和工作,完成得比你想得還要好。沈夫人的老板——韓國大成產業株式會社CEO金英大先生如是說:“沈夫人曾跟隨丈夫去加拿大住了兩年。在這兩年中,找秘書的事可是把我折騰得夠嗆。我先是招了一個會英語的秘書,結果他漢字學得很不好,所以對業務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又招了一個懂漢字的秘書,怎奈她又對品茶一竅不通,當起秘書來還是諸多不便。最后沒辦法,只有再找了一個懂點茶道的大學生來當兼職秘書。這時我才發覺,原來沈夫人一直一個人在做著三四個人的活兒。所以從那之后,我的生活、工作都越來越依賴沈夫人。”可見她在上司心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如果能做到這樣,不是成功又是什么?
上面說到的,只是此書一小部分,沈夫人這本書很值得去讀的,畢竟一個69歲的職場潮人,她的人生閱歷是最大的財富!如果說你能先從自身的改變去著手,而不是一味抱怨,你將發現首先受益的是你自己,整個人會充實起來;然后是你的老板,他會為你的工作狀態和認真欣喜不已;接著是你身邊的同事,她們會受到你的感染,愿意和你相處;緊接著是你的家人,你整個人有了成就感,工資越長越多,他們會和你一起分享成功、物質財富所帶來的精神愉悅。生活怎么會還是蝸居的灰暗悲劇?
到時候,你可以說,職場就像“牙杯”,你可以把它看作“杯具”,也可以把它看作“洗具”。關鍵看你是不是去學習。
不要搞到“人情債肉體償“那么慘烈,《沈夫人致后輩書》給你職場“洗具”人生新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