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央視2套財經頻道正在播放的“最新研究表明:內向型投資人更適合投資……”
混沌投資葛衛東表示,對于這句話他覺得是千真萬確的,他覺得,內向的人才會更容易有更深刻的思考,而且做投資的人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應酬,不需要別人的褒獎,更不需要別人的批評!需要的只是大量的時間面對自己的內心!所以葛衛東也曾說,“有時候不是我們高傲,是職業要求我們必須這樣。”
我們說到成功的華爾街投資者的時候,最有可能進入我們腦海的是一個強硬的、機械性格特征的人物,但是最新的研究顯示,交易所里面那些標志性的瘋狂喊叫的交易者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投資者,相反,內向型投資人,才更適合投資。比方說,股神巴菲特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內向的力量》這本書指出,外向的人選擇投資是因為投資帶來的興奮,內向可以成為一種力量而不是一種劣勢。它指出,外向的人可能會因為擔心錯失機會而被套住,那些大廳中呆在屋子里的投資者或許是我們忽視了的人才!
沃爾夫(Greencrest資本 首席經濟學家):如果花更多時間研究,內向或許有好處,另一方面,外向的人與很多人交流因而創建了聯系,在投資方面,與其他看待世界與自己不同的聰明人交流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這么做,不愿意或者不會這么做,就會失敗。
另外一本書,《安靜:內向者的力量》指出,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沃倫巴菲特就是一個典型的謹慎冒險的人。
毫無疑問,巴菲特是長線投資的典型,他有著長遠視角,努力鉆研、謹慎投資,但他也是不同凡響的,他逐漸養成了內向的性格。
巴菲特規避公開演講,在遠離喧囂的華爾街的奧馬哈工作,但他卻創造了斐然的成就,1965-2012年,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平均每年綜合獲利19.7%,是標普500中的領頭者,研究表明,內向者和外向者投資方式差異可能還有生物學的基礎,外向者會分泌更多質多巴胺,這種物質一般與尋求回報有關,而內向者血清素分泌較少,這種物質與幸福和快樂的更穩定過程有關。
人們聽說的A類性格,是知名投資者的性格,這些人熱愛社交、愛指揮、愛管事,但他們所做的就是在一個游戲中付諸行動,賺取錢財,因此如果讓他們上電視,看著比較傲慢,也很自信,他們就是在勸人們買進,他們已經買的股票,這樣他們就能賺更多的錢。
但內向者和外向者都不是完美的投資者,研究表明,外向者可能會冒很大的險,而內向者則可能坐失良機,因此,完美的投資者可能就是我們所稱的中間性格者,也就是結合兩方面優點的人,這樣的投資者可以將兩種性格的優點最大化,并將缺點最小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