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分四個部分:骨盆的結構、骨盆的常見問題、骨盆前傾的矯正、骨盆后傾的矯正
骨盆的結構
骨盆,扮演著孕育宇宙繼起之生命——小北鼻的角色。
但除此之外,骨盆就像是我們隨身攜帶的椅子讓我們可以席地而坐,它也提供了十足的空間裝我們的臟器還有廢物。
骨盆也扮演著重量傳遞的角色(weight shifting),因此它本身必須很穩定!今天,保保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身體的聚寶盆——骨盆帶
(下圖保保趁著年假自己畫的喔!!)
而骨盆是如何維持穩定的呢?
主要是兩個因素:
(1)Form closure骨頭本身的形狀
骨盆由三塊骨頭組成——兩塊髂骨一塊薦骨(又稱尾巴骨),這三塊骨頭的結構像是上帝精心設計的積木,彼此之間的凹凸剛好相符,交錯卡榫,變成非常穩定的結構。
下圖中,你可以看到特別是中間那塊尾巴骨的周圍是多么不平整,目的就是為了「卡」在旁邊兩塊髂骨中間。
(2)Force closure 周圍軟組織給予的支撐
周圍軟組織包含了附在上面的韌帶與肌肉。
精彩的來了!
你知道黏附在骨盆上的肌肉有幾條嗎?在Danial Lee的pelvic girdle中提到12條。其中包含:腹橫肌,骨盆底肌群,提肛肌,梨狀肌,橫膈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直肌,下背椎狀筋膜,束脊肌,胸椎與腰椎的筋膜。
讓保保來幫你整理一下,再連接于骨盆的幾條肌肉中:
4條核心肌群(腹橫肌、骨盆底肌群、橫膈肌、束脊肌)
1條與排泄相關(提肛肌)
1條與髖關節的活動相關(梨狀肌)
3條穩定脊椎的腹部肌群(腹直、內外腹斜肌)
3片筋膜束(下背椎狀筋膜、胸與腰筋膜)
下圖圈起的范圍就是胸腰筋膜,他就黏在我們的屁股上方!
如果你只是剛好路過,也沒有想要考物理治療師,當然不用背誦這些肌肉名稱。但是保保整理出來,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我是有根據的在說下面這句話:骨盆的健康與核心肌群,臟器,排泄,下背痛甚至上背痛(因為胸腰筋膜)都非常相關!
并且,這些肌肉韌帶非常的團結,只要有其中一人開始無力,其他鄰居都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來完成維持骨盆穩定的工作!
所以骨盆本身也是非常多變。為了維持穩定,它甚至可以改變結構與動作控制,它既是力量整合而成的杰作,每天也因力量的變化而轉型。
比較具體的呈現就像下面這張圖。
多感人啊!就在這樣肌肉韌帶骨頭間溫馨的互相合作當中,產生了幾個以下常見的問題:
A.老明先生以來都困擾腳麻的問題。中醫說氣不順,吃了多年的補氣散都無效,找了物理治療師評估后才發現,原來他骨盆的韌帶太松,導致梨狀肌太緊繃,過度緊繃的梨狀肌壓到坐骨神經,產生下肢麻痛無力的問題。
B.隨著杰克先生換到了必須久坐的新工作,他發現自己變得很頻尿,開會的時候又不方便去廁所,男子漢大丈夫超級可以忍,憋尿導致尿道炎隨之而來,吃了三個月的消炎藥,后來在朋友的介紹下去了一家物理治療所,才發現自己的骨盆底肌群無力。
C.查理最近工作壓力大,長時間使用計算機后,他發現自己體重雖然沒變,但開始駝背而且肚子越來越大,還開始有些便秘的問題。他開始服用大量的咖啡、綠膳X與消化酵素,但是狀況都沒有好轉,還開始有口臭。再一次逛臉書的時候看到張保保的物理治療小教室,才發現這一切可能跟自己的姿勢有關!
現在你可以了解為何以上癥狀,都可能跟骨盆的歪斜有關系了吧!
骨盆,在解剖列車當中,也就是說身體的力線幾乎全部都會經過它!(下圖出自湯姆斯邁爾的解剖列車第二版 中文翻譯)
現在,你可以想象它的重要性了嗎?沒錯,因為幾乎每個動作的力線都會經過這邊,如果身體有問題的話,也容易反應在這個地方。換句話說,要有個健康的骨盆也很不容易!這也是為什么骨盤枕等罐頭運動可以說是全民運動,因為骨盆問題正是人人都有的問題。
因此,有空的時候可以去國術館晃晃,師傅多半會說:你的骨盆歪掉了,我幫你喬一下。但是好消息是,除非真的是結構性的長短腳, 大部份的骨盆歪斜還有長短腳都是假性的,可以在五分鐘內評估完并且藉由運動矯正。(保保我自己就快樂無知的歪了很多年,有一天發現自己無法做出深蹲時才醒悟。)。但是困難得在后面,我到底屬于哪種歪斜,又該怎么處理呢?
骨盆常見的問題
針對骨盆人生,我們提到幾個重要角色
三塊骨頭:型態的穩定,Foram closure卡榫的概念
周圍肌群與韌帶:力量的穩定,Force closure 皮袋的概念
(共有12個單位肌肉,下圖為其中兩部分)
骨盆肌肉等于是提供了一個碗狀的環境,里面裝的我們的臟器,大概就像下圖這樣,吊床如同我們的骨盆底肌群,上面裝著滿滿的吸收良好的臟器。
一系列骨盆的問題就在于骨頭與肌肉之間的愛恨糾葛,誰先背叛誰?誰又對不起誰?也可能大家都是受害者,錯綜復雜的關系大概就像八點檔一樣,可以演個一百集吧!
骨盆的歪斜在某些學派上有26種分類,本文中將提到兩種分類,因為這兩種問題你肯定不陌生。現在,抬頭偷看一眼捷運上其他乘客或是家人的骨盆,很可能就有這兩種問題。
這兩種歪斜,分別是:「骨盆前傾」與「骨盆后傾」,而且骨盆前傾常發生在女性身上,骨盆后傾常發生在男性身上。
那什么是骨盆前傾或后傾呢?
一定還記得我說過:骨盆就像是一張椅子,又像是一個皮帶,里面裝了很多的臟器,而形成這水桶周圍的壁面的,就是我們的深層核心肌群。當水桶往前將水倒出,我們稱為前傾。(下圖中那位自以為有腰有屁股的大叔)
當水桶往后停止倒水,我們稱為后傾。(下圖中右邊這位比較正常的先生為后傾,左邊則為前傾)
第一種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骨盆歪斜,就是指上圖左邊的狀況。藉由觸診摸到骨盆的形狀,可以判斷骨盆是屬于前傾還是后傾。觸診將下圖中兩條并行線找出來后,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有骨盆傾斜的問題。
好!接下來要進入正題,討論兩種骨盆歪斜的況狀。
(一)翹屁股站姿:骨盆前傾
骨盆前傾,簡單說起來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屁股翹起,不僅犧牲腰椎健康之外,也讓自己的膝蓋造成過度地伸直,限制了腳踝的活動度。這時候非常不建議去跑步,足底經膜炎的機率偏大。(但是.....你不去跑也不會發現身體有問題來問我,好吧你還是去跑吧!)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歪斜問題呢?
下圖這邪惡的發明,是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
看到這邊想必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我非常欣賞熱愛美麗的女孩們,讓自己美若天仙是我們的天性,應該要好好發揮。但是看看下圖,長期穿高跟鞋可能會造成整體脊椎歪斜,甚至可能有駝背頭痛等問題。
建議還是特殊場合再穿高跟鞋吧!如果工作真的有需要常穿,那請你就早點開始訓練核心肌群,并找治療師評估,配合專業訓練讓自己又漂亮又健康也是有可能的喔!
從物理治療的邏輯分析來看這個姿勢:這是因為束脊肌過度緊繃,前側的腹直肌又過度松弛造成。下圖中可以看到,右邊骨盆前傾的狀況下,肚子前方的肌肉被拉長,而后側的腰椎則受到擠壓。
眼明的人還會發現,這時候膝蓋可能會過度的伸直,小腿必須異常緊繃以維持平衡,也就是為什么穿高跟鞋有肥小腿的原因。
下圖中可以看到,穿高跟鞋時,為了維持平衡,骨盆開始前傾,也簡單交代高跟鞋與小腿的關系。
另外,骨盆的前傾還會造成整體下肢的歪斜,如下圖。
由于這也不是本篇的主題,保保要不負責的以一句話帶過:骨盆前傾嚴重時,會出現假性扁平足,髖關節內轉以及膝蓋相關疾病。腰椎關節間壓力大,特別是胸腰肌膜緊繃,這時候,可能還會有中醫師說女性讀者有子宮下垂等問題。嗚呼哀哉!寫骨盆就是這么傷感情啊。
下圖中,右邊圖為子宮因骨盆前傾往下移位的狀況。
(二)頹廢文青站姿:骨盆后傾
下圖中最右與最左邊那兩位看起來心情比較差的先生皆為骨盆后傾。
這個姿勢是因為腹內斜肌過度的收縮,而腹外斜肌過度放松所造成的。但,這種看起來有點累又頹廢的姿勢是否很熟悉呢?
沒錯!自從20世紀以來所流行的頹廢風,正是這種骨盆后傾的姿勢!!這個姿勢好像在說:「我是一個自在隨性的浪子,看我三七步又懶散的站姿就知道~」
特別是穿著垮褲時,為了讓褲子不掉下來,必須刻意的骨盆后傾,讓褲子卡在屁股上,不然就會變成這樣。
然后,等這些帥哥老了之后,就會變成下圖右邊白發大叔這樣,不知道什么時候脖子變好短……
這也會造成腹直肌上端的過度緊縮,間接導致腹橫肌的無力。也就是核心再次瓦解!!!內臟失去保護!這類的病人也容易有便秘的問題。
當然這個姿勢也會讓肚子看起來很大,同時造成頸椎跟下背的壓力。特別會產生無法控制的圓肩,這時候如果再沒有教練的指導下做重訓,很容易造成肩膀或是頸椎的傷害。
看到這邊,冰雪聰明的你,應該發現了這驚為天人的事實——每天在你我身邊上演,從環境還有文化上來說,骨盆前傾常發生在女性身上,骨盆后傾常發生在男性身上,都是為了打腫臉充胖子,翹屁股或是耍帥啊!
看到這是否發現身邊處處有這類朋友?那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骨盆前傾的矯正運動
骨盆的矯正一點都不難,但是困難的在于發現問題,并且維持矯正的狀況。將傾斜的骨盆矯正,幾乎不會花到十分鐘,但這個效果可能客戶走到公車站又歪掉了。
你猜猜為什么?
因為動作控制未得到矯正!除非個案的骨盆歪斜是因為特殊事件,像是跌倒、車禍等,并且在事件發生的一個月內來矯正,這時候就可以快速有效的處理。但若是事件之后歪斜,沒有馬上處理,還每天去健身房運動,又不想找教練或是朋友幫忙看一下動作,身體將會習慣歪斜的位置。(就連保保我也一定要找朋友或教練幫我看,特別是重訓時,無論我自認多厲害,我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動作啊!) 如果你懷疑自己有以上的問題,該怎么辦呢?
首先,保保懷疑這位先生的髂腰肌還有股四頭肌太緊了。還記得上一篇看的這張圖嗎?
上圖中,右前方箭頭往下的是股四頭肌,在身體右前方的是髂腰肌。
如何檢測自己的髂腰肌是否太緊繃,可以做以下這個很簡單的測試:
躺在床上,雙腳垂出床外。
雙腳彎曲,往胸口抱。
將要測試的那腳垂下床外。
果像左下方那圖,大腿無法貼到床上,這就代表你的髂腰肌太緊繃了!
如果向右下方那圖,大腿可以貼到床,代表髂腰肌還算健康!
如果你的結果跟下面這位小姐一樣:
上圖顯示(1)處,這位小姐的大腿可以放到床上。(注意無論如何,做測試的時候腰椎都要平貼在床面上);上圖顯示(2)處,她的膝蓋無法往下垂直90度,可以看紅色線畫出的角度是超過90度的,因此有股四頭肌過度緊繃的問題。
這兩塊肌肉該如何放松呢?
不外乎:拉筋,按摩,洛克貼布,內臟按摩,腰方肌地交互抑制,muscle energy等方法。不用擔心,上面雖然些異常專業的用詞,就做自己看得懂的方法就好,雖然比較花時間,但是做得正確的話,還是可以有效地減緩前傾的狀況喔!
有關髂腰肌跟股四頭肌的拉筋,大家可以自己到谷歌大神搜尋以下字眼:iliopsoas stretch,就可以得到許多拉筋的方法,如下圖。
但是保保要特別提醒的是,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腰椎一定要打直!穩住穩住穩住!因為髂腰肌是這樣長的。
它從腰椎跨過骨盆連到大腿骨!如果拉筋的時候腰跟著動,那就沒有意義拉~千萬記得!很多人問我為何我有拉筋還是一堆問題,大部份都是動作沒有做確實造成的喔!除了放松髂腰肌,建議背側的束脊肌也要放松,自己放松可以用滾筒或是網球(兩個綁一起就是花生球)。
但就我個人經驗,美式運動按摩的效果還是最好,因為這些肌肉有點細長,又有點短小,而且要避開表層的闊背肌才能放松到。
放松完骨盆前后的肌肉之后,我們就像是終于在身體存了一些本錢,把綁住骨盆的肌肉放松了。
接下來就要做一個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動作控制訓練!!!
訓練方法可以分為:躺姿&站姿。
躺姿訓練的方法,是從皮拉提斯那兒學來的,皮拉提斯真是一門美麗的藝術!重點是細節!以下是最最最簡單精簡的版本,大家可以試看看。
躺姿下雙腳彎曲,這時候腰椎下方與地板會有個空隙,稱為「腰洞」。(上圖a所示)將骨盆后傾,也就是翹屁股的反動作。后傾后,就會將腰洞壓扁,好像肚臍往下沉到地板里。(上圖b所示)動作的時候,最好雙手不要跟上圖一樣放在肚子上,如果可以順利作出這個動作,再加上四肢模擬走路,交替擺動。注意整個動作中骨盆都維持后傾。
站姿下也可以訓練,這個動作被becoming a supple Leopard 的作者稱為bracing sequence穿上盔甲的順序。
你猜這盔甲是什么呢?
Bingle!!就是我們的核心肌群,這也是一種呼吸控制的訓練。
執行順序如下:
盡可能地將屁股夾緊。
將你的胸廓下緣水平面仰角向下拉到平行于你的骨盆水平面。
將肚子的肌肉收縮變硬,至少要花你百分之20的力量。
將頭部放輕松處于自然位置(maybe雙眼凝視前方),雙肩自然穩定下垂。
雙手的位置以及動作做起來會看起來像這樣:
維持在這個姿勢之后,保持下肋跟骨盆的相對位置,以及肚子的用力。做一些活動,如下圖,轉換不同坐姿。
不得不說,很感謝作者首先建議在坐姿下訓練,因為坐姿不良,正是最常造成骨盆歪斜的原因啊!
以上,是針對骨盆前傾的一些運動建議!
骨盆后傾的矯正
談到骨盆后傾,請問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樂器表演呢?
上圖,這是我最喜歡的樂器,也曾想帶把吉他浪跡天涯。但也因為這樣,我雖然是個女生,卻在大學時期為了將樂器靠在自己的骨盆上,有嚴重的骨盆后傾問題。
從80年代開始就流行這樣了,是文化,也是技巧上傳承,吉他手常不自覺做出骨盆后傾的動作。這時候不論是低頭看譜,或是看左手和弦,有點駝背都變成帥氣!但如果把手上的吉他拿掉,他的站姿看起來就會變成下圖右下方帥哥。
骨盆后傾會讓人看起來肚子比較大,屁股比較塌,還會有駝背的問題。我當時最困擾的,是大家說我看起來很Man沒有氣質(哭哭)
(上圖為保保當了治療師之后仍不忘把握時間練吉他的證明,明顯的骨盆后傾,但是有點帥吧?你敢說沒有就不要看下去了!)
如果骨盆后傾呈現在椅子上,就會如下圖:
容我拙劣的為各位翻譯上圖的內容
不自覺且無法控制的駝背。
坐骨前移,并且在下腰椎造成過多的壓力。
因為上述原因造成的下背痛的狀況在醫院還算常見,有些病人會緊張得來找我,想知道為什么自己屁股的頂端會這么酸?
「老師我該不會是退化了吧!!」
其實只要改正坐姿就可以了!
如果矯正骨盆后傾的坐姿呢?
一定簡單到你無法想象的「泡泡矯正法」
坐在椅子上,感覺自己是否有骨盆后傾的問題,如上右圖。
拿一個筋膜球(就是非常軟但是有張力的皮球,如果沒有,拿一般的枕頭也可以)墊在尾椎的位置,給予一個支撐,這時候屁股后面像坐著一個小泡泡,故得此名「泡泡矯正法」。如上左圖。當然,這只是一個暫時緩解的方法,但是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因為有驚人的緩解腰痛效果,又操作方便,會讓客戶非常信任你。若是這樣的答案沒有辦法滿足你,那歡迎你繼續往下看保保從肌肉張力調整這個姿勢。
首先,我們來復習一下骨盆后傾是肌肉如何失衡造成的?
腹內協肌過度緊繃(腹外協肌的無力)臀大肌,腘旁肌的緊繃,針對這兩部分的肌群放松技巧!
整理一個影片中的內容就是:
1. 用球按摩放松大腿后側
2. 大腿后側的拉筋
3. 身體前側拉筋
影片中使用個球,自然可以用滾筒,或是兩個網球綁在一起取代。
而肌力訓練的部分,主要訓練的肌群是腹外斜肌。至于要如何測試這條肌肉力量的動作,最常見的就是FMSrotatory stability旋轉穩定度測試了!
針對此旋轉肌訓練的方法很簡單,將此旋轉穩定度測試的動作,轉為到地板上,有支撐的狀況下完成。
如下圖。
如同訓練骨盆前傾一樣,切記腰椎要貼在地板上!腰椎要穩住穩住穩住!左右邊交替練習15~25下。可以輕松地達到后,就可以考慮進化到下一步驟:四足跪下訓練軀干群轉。
藉此機會,保保向各位插話報告一下,FMS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功能性動作篩檢,是一套七個動作可以做全身性動作篩檢的工具。
而其配套的功能性矯正運動,是在執行篩檢之后,有邏輯有系統地做個別化的運動矯正。
雖然保保在這跟大家分享可以自我繳整的方法,但我其實并不鼓勵罐頭運動。針對每個人身體的弱點,個別化運動的需求給予運動處方才是我鼓勵的!這是也我喜歡FMS的原因。
有人說只有七個動作可以看出什么?
嘿嘿,所以這就看測試者的功力嘍!專業人員最厲害的,不是讀過很多書,而是像福爾摩斯一樣敏銳的觀察力跟無可取代的手感!
翻譯:停止讓我感到無聊,開始思考吧!各位專業人員,這是否也是你的心聲呢?
而FMS矯正性運動在設計層面上,每個動作訓練都是依循兒童的動作發展,從躺姿、翻身、四足跪、高跪姿、到站姿來設計,基本上所有的動作訓練都是從地板上開始的!不是治療師隨性設計得喔!
看到這邊,回到主題,對于骨盆后傾的訓練動作是否有些想法了呢?沒錯,躺姿訓練后,進化成四足跪,再來就是半跪姿下旋轉跟站姿下旋轉訓練。
除此之外,單腳站也是一個制造旋轉不穩定的方法喔!
以上,是保保給大家參考的建議,謝謝大家耐心的收看^^
注:歡迎分享您的經驗,共同學習, 有討論才有進步!
分享內容聯系方式
微信:letiannan_jing
QQ:1569789867
信箱: letiannan@qq.com
微信ID:tinengwang_com
1.輸入關鍵字獲取體能網相關內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