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紅色!是我華夏古國的傳統顏色,從古至今就以“國色”而存在。在古代,宮殿和廟宇的墻壁都是紅色的;官吏、官邸、服飾多以大紅為主;更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這詩人筆下的“朱門”“朱衣”,泛指達官貴人家的紅色大門和紅色的衣袍;而在我國傳統文化《周易經學》里,五行中的火所對應的顏色也是紅色,八卦中的離卦也象征紅色……
列位看官可別誤會,今天我可不是想要去研究古代的建筑和古人的衣著是什么顏色,我所以要提到紅色,是突然想到了最近市場上火得不得了一種石頭——南紅!因為它是紅色的!而且是紅的不得了的那種紅!
南紅!作為文玩界很重要的一個品種,它兼具了瑪瑙和玉的優點;但近幾年南紅的礦產資源越來越稀缺,而喜歡南紅的人確是越來越多,自然,精品收藏級的南紅就越來越貴。
南紅瑪瑙,古稱“赤玉”,質地細膩油潤,是我國獨有的品種。早在清朝康隆年間,南紅瑪瑙就已開采殆盡,資源稀少,再者,南紅瑪瑙的色調是朱色,忒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而且佛家七寶中的赤珠(真珠)就是南紅瑪瑙,致使其價格節節高升,導致南紅瑪瑙更加吸引眼球,所以一直深受廣大文玩愛好者的喜愛。所謂“物以稀為貴”,根據這個原理推斷,我想說的是:“南紅瑪瑙”確是值得把玩與收藏的。總之,在眾多的瑪瑙之中,南紅瑪瑙可謂是一枝獨秀,奇葩得無可救藥了。
隨著地質勘探的發展和新的礦脈被發現,目前市面的南紅瑪瑙主要為云南寶山和四川涼山的新礦。而云南寶山產的南紅瑪瑙(即老南紅原產地),也與老南紅無法比擬,膠質感較之差一些。老南紅古時是在懸崖上開采而出,而現在的云南保山所出的石料卻是在礦洞之中開采出來的。而高端的保山石頭顏色紅潤,可缺點是多裂,完整無缺的大件兒很少。而四川涼山的南紅顏色比較豐富多彩,具有玫瑰紅、柿子紅、櫻桃紅等多種不同顏色,較易出大件。
南紅瑪瑙的鑒別
南紅瑪瑙形制多為珠子或類珠子。如今市場上南紅價格冠絕各類瑪瑙之首,故也常有作偽。鑒別普通紅瑪瑙與南紅瑪瑙的區別比較簡單, 通過透光圖的朱砂點就可以。有朱砂點的,就是南紅。
1、顏色
南紅瑪瑙常見的顔色為甘肅的柿子紅(橙紅)、大紅、粉,也有比較少見的紫紅,以及這些色彩的透明或者半透明的變化色,包括接近透明的無色,都大致地定義為南紅的顏色范圍。而其白色的紋路多少則要依情況而定,絲帶一樣的紋理也有白紅相間各占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南紅的紋路十分銳利,所有的紋路轉折時候都會有明顯的角度(一個判定的重要標準之一),給人一種干凈利索的感覺,也就是說紅白紋路分明。
南紅除去的色彩紋路,紅色向透明逐漸變化之外不會有其他變化(有時候會夾雜一些伴生礦,為青綠色或者黑色)。
2、質感
南紅是膠質感的,即便是全紅的珠子也并不是完全透光的。我們可以看到南紅的色彩由內到外是通透的。反之,就算無色的珠子也有種朦朧的感覺,這種質感是無法作假的,除非老料新工,假南紅基本都是作純紅的。
3、風化紋
老玉髓或瑪瑙珠的外表上都會有半月形的風化紋,這種紋路主要是長時間使用的原因,天珠和其他貴重價值的老珠已經出現新仿的敲打制成的風化紋,但是可明顯看出和表面粉及水發酵制成的漿不符,而且巨細統一、呆板,紋路深處無光澤。但這里注意,暫時沒發現大批量產的染色南紅制有風化紋,大部門都是直接高溫燒色時候作出的瑪瑙表面的裂痕。
4、打孔以及孔內
南紅瑪瑙的打孔很有獨特的地方,可能為大料先雙面打孔再出珠(孔不會很小),在經太長時間的使用后,孔內被磨損得十分光滑。
5、成品形制與包漿
南紅料小,顏色均勻的體積會更小,所以凡大點兒的都會做擺件,小的用來做掛件或珠子等。除了掛件,常見的有正 圓珠、鼓形珠、桶形珠、橄欖型勒子、車輪珠、算盤珠、瓜珠、隔片、滴型珠(墜子),多為圓 形珠,也有根據料塊所做的各種雕件。
6、南紅瑪瑙的保養
南紅瑪瑙屬于寶石類更是奢侈品,許多人花錢買一個很喜歡的南紅瑪瑙手串,但是不知道怎么保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對瑪瑙的損害。所以,今天在這里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南紅瑪瑙的保養問題。
(1) 不要碰撞硬物或是掉落,不使用時應收藏在質地柔軟的飾品盒內。
(2) 要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接觸,以防受到侵蝕,影響瑪瑙的鮮艷度。
(3)要注意避開熱源,如陽光、爐灶等,因為瑪瑙遇熱會膨脹,分子體積增大影響玉質,持續接觸高溫,還會導致瑪瑙發生爆裂。
另外,瑪瑙要保持適宜的濕度,尤其是水膽瑪瑙在形成時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如果當前周圍環境很干燥,就會引起里面天然水分的蒸發,從而失去其收藏的藝術和經濟價值。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文玩套路深。”對于文玩愛好者來說,平時多學些專業知識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謂:見事不學用時悔,經一事來長一智;我們逢事留心,隨時學習好問,會讓我們更加成熟。但等經驗到了用時方恨少,那可是一種悔也來不及的事兒!比如街攤夜市之中總是有托兒一樣;比如淘寶店鋪成千上萬的好評一般;呵呵!不過都是套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