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無人機操作已經(jīng)練得爐火純青,拍出來的鏡頭卻平淡無奇?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沒學(xué)好鏡頭設(shè)計,從而缺乏將技術(shù)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的能力。專業(yè)的無人機航拍不是簡單的“邊飛邊拍”,與普通的影視攝影一樣,拍攝者也應(yīng)該考慮鏡頭的起幅與落幅,前景和背景,以及運動的軌跡。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小技巧同樣能幫助你營造影片整體的“高級感”。
下面的一系列動圖和小貼士能讓你直觀了解拍攝秘訣,廢話不多說,直接來看看吧。
先從基本的動作開始:
直線前進:
直線后退:
前進跟蹤/后退跟蹤:
鳥瞰推近/鳥瞰推遠:
這些手法無需過多解釋,唯一的要點就是選擇最佳的構(gòu)圖,然后在飛行中保持它。
接下來讓我們在直線運動中加一些變化:
低空掠過:
降低無人機的高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離地(水)面更近。越靠近地面,速度感越強,在上面的案例中,水面的快速移動與海岸建筑的相對靜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低空仰起:
低空仰起-讓對象穿過畫面:
在上述拍攝的基礎(chǔ)上,先讓相機俯視,并在飛行中緩慢上仰,實現(xiàn)更佳的視覺效果。
推遠揭示/推近揭示:
根據(jù)鏡頭語言的需要,通過飛行與云臺俯仰的組合運動,或從局部揭示整體,或從整體揭示局部。
升高揭示:
讓無人機從前景的遮擋物升起,通過高度落差揭示其背后更為廣闊的景致,營造畫面的氣勢與戲劇感。
前景遮擋:
做平移運動時,善于利用前景遮擋畫面,該技巧也可以用于畫面轉(zhuǎn)場。
除了直飛之外,環(huán)繞和盤旋也是同等重要的拍攝手法,下面還是先說最基本的鏡頭:
鳥瞰旋轉(zhuǎn):
高空盤旋/低空盤旋:
下面就是最為復(fù)雜的高級運動了。
弧線推近:
無人機走一個水平面上的弧形線路,從整體到局部。
弧線拉遠:
利用云臺的上仰,走一個從局部到整體的垂直弧線。
模擬搖臂:
從地面到高空,這是經(jīng)典的搖臂鏡頭之一。無人機同樣能夠模擬這樣的運動,選好起幅與落幅,在運動中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水平移動。
模擬搖臂加俯拍銜接:
如果這是一個單獨的鏡頭,就有點顯得過于復(fù)雜了,在交代完環(huán)境之后它的落幅又回到了樓房本身。但如果是一個長鏡頭,那么這還算是一個合理的銜接鏡頭。
最后,還有一些零散的小技巧要分享。
避免無意義運動:
無人機運動最重要的就是流暢性,所以盡量避免水平面上的多余動作,上圖是錯誤示范。
黃金時間拍攝:
在日落前的一小時,也就是傳說中的“黃金一小時”。富有層次的天空,以及景物上的金色勾邊,能讓空中畫面更為賞心悅目。
后期變速:
在上面的多個動圖中,你都可以看到后期做了變速。在畫面保持穩(wěn)定的情況下,做加速能夠加強畫面的能量,加快視覺節(jié)奏。不過加快并非變速的唯一手法,高幀率拍攝加慢動作,同樣可以用于很多航拍片段,渲染或細膩或?qū)拸V的情緒。
穿墻效果:
這里的穿越并不是指真正物理上的穿越,而是通過兩組鏡頭的組接,達到模擬穿墻的效果。在拍攝時就要注意,兩組畫面的運動路線要有連貫性,通過后期加速和局部放大就能無縫連接在一起。
音效:
這一點無法用動圖來演示。在后期制作時,配上音效能夠大大提升畫面質(zhì)感。比如在叢林場景中配上鳥鳴蛙聲,在高山拍攝時配上風聲,在海邊拍攝時配上濤聲……而還有一種有意思的配音,那就是配上直升機的螺旋槳聲,至于效果怎樣,你試試就知道了。
當然,練習無人機拍攝永遠不能只在紙上談兵,也不能只是漫無目的地飛。當你下次飛行之前,重溫一下這些動圖,因地制宜地設(shè)計你的鏡頭,相信你的作品質(zhì)量會獲得快速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