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是特殊的一代,他們沒有兄弟姐妹,也不存在跟兄弟姐妹比較誰混得好、混得差的問題。
但是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放開,他們的孩子就不一樣了,有了老二,甚至老三的對比,哪個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就成了很多父母討論的問題,尤其是他們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事業家庭已經穩定的,爺爺奶奶輩更是對此有一番自己的看法——“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三!”
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家有兄弟姐妹,同樣的“出廠商”,同樣的“原材料”與“加工工藝”,真的會因為出生順序不同,命運不同嗎?
對于老一輩人的看法,很多網友都覺得那是老人的偏見,不足為信。
但是只要我們仔細琢磨、深入分析,就會發現老話之所以能傳下來,并非空穴來風,還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和科學道理的。
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身邊多子女的家庭,尤其是我們父母那一輩的兄弟姐妹。大多存在老大比較成熟穩重,責任感強,大多在事業單位或者私企單位做管理工作;老二則比較溫和,善于協調和溝通,做生意的居多;老三比較有創意和冒險精神,從事藝術和創意性工作的居多。
比如電視劇《闖關東》中朱開山的三個兒子就是非常好的例子。老大朱傳文,性格沉穩、負責任,一心想著家族事業;老二朱傳武,是朱開山最喜歡的兒子,干農活時偷奸耍滑,做買賣時貪嘴好利,但是卻非常有血性,也不安分,敢闖敢干,最后參軍入伍,博出一片前途;老三朱傳杰,頭腦靈活,富有冒險精神,是經商的一把好手。
看來,出生順序多多少少的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出生順序為何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原因其實很簡單,早在上世紀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就對此現象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出生順序理論”。
阿德勒研究了長子、次子、幼子的人格特點。他指出在弟弟妹妹出生前,長子一直是被父母關心寵愛的中心人物。但是隨著次子的到來,父母對長子的關愛就會減少,其家庭地位也會迅速下降,這使長子非常苦惱,并隨之產生妒忌和不安全感,所以長子的性格一般都比較內向、沉穩,甚至自卑、倔強。
對于次子,阿德勒對他們的評價較為積極,他認為次子是多子女家庭中,未來生活有可能過得最幸福也最有出息的孩子。
對于家里的次子,一般父母不會給予他們類似長子那么多的溺愛和期待,也不會給予他們類似幼子那么多的縱容和過度保護,而這恰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生長環境。
在我國傳統的家族觀念中,也有“長兄如父、無父從兄、幼子不如長孫”的說法,長子因為年長,要擔起整個家族的責任,父母對他們的期待和要求都比較高,希望他們獨立成熟,承擔責任,所以,長子的性格就會比較憨厚,責任心較強,不敢輕易冒險。
而次子無需承擔家庭責任,并且因為年齡較小備受父母寵愛,為博得父母的歡心,獲取更多的利益,他們往往要周旋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之間,所以會變得精明且善于溝通。
就像我們上文提到的《闖關東》里的次子朱傳武,如果沒有因公犧牲的話,那他必定是老朱家混得最好最有出息的一個兒子。
1985年5月,世界巨富巴菲特和蓋茨來華盛頓大學為350名學生演講,面對學生們:“你們如何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
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么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習慣、性格和脾氣。”
對此,蓋茨表示贊同。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著一個人的人際關系、婚姻選擇、職業取向及創業成敗,從而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阿德勒在他的出生順序理論中指出:孩子出生順序不同,父母的養育方式和期待也不同,這直接影響了孩子性格的養成。
所以,作為父母,想要每個孩子都有美好的未來,就要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是父母養育的出發點,也是多子女家庭獲得幸福的關鍵。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和天賦:
看過電視劇《都挺好》的網友都知道,劇中的蘇母因為重男輕女,家里所有的資源都給了兩個哥哥,結果導致蘇明玉離家出走,母親去世時兄妹三人關系也沒得到和解。
對于多子女家庭來說,父母的同等對待非常重要,不僅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家庭的關愛,還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獨立人格、各項能力的養成。
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想做到同等對待每個孩子,需注意以下幾點:
多子女家庭中,孩子的出生順序之所以影響他們的命運,并不是由基因決定的,而是由父母因孩子年齡不同,對待及養育方式不同造成的。
與其說”老大傻老二精“,倒不如說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同,導致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作為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如果希望你的孩子都能成才,就要做到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個性和天賦,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
發布于: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