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傲都小學
2007-2008第二學期校本培訓計劃
根據學校年度工作計劃,以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觀念新、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為目標。本學期對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師德、現代教育理論、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全員培訓。為了做好培訓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成立培訓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王景波
副組長:辛文舉 高順平 宋寶喜
成員:莫秋 周景印 王敏 賈長海 各村小校長
二、培訓時間
本輪培訓為期一學期。即2008年3月——2008年7月。
三、本輪培訓的地點:中心校和各村小學。
四、培訓目標
師德方面:總體上使教師的師德修養有新的提高。使一些教師從思想上有很大轉變,一些教師在行動上有較大起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理論方面:教師都能認真學習有關理論,基本上都能懂得這些教育教學的理論,都能夠駕馭新教材,都能將所學的文化業務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
課堂教學方面:通過課堂教學,提高教師對教育理論的理解程度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教學設計能力等。通過教育教學研討,使更多的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更大提高,有課題研究的教師對所實驗的課題進行計劃、實驗,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現代教育技術方面:完成系統內的計算機操作的初級培訓。骨干教師完成本系統內的計算機操作的中級培訓,計算機考核要全部過關。通過培訓能夠順利地完成教學中的課件制作、多媒體操作等工作。
教師自學方面:能做出標準的、切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并按計劃完成學習,使自己的文化業務知識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有更大幫助。
五、培訓內容
在培訓內容上,采取分層培訓的辦法。即對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培訓內容相同,經培訓后使每一位骨干教師都能講一節示范性較強的優質課,錄制成光盤進行交流。對其它教師的培訓本著實用、基礎的原則,對在工作中隨時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培訓。
(一)基本內容:
1、師德方面:組織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松原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6月份以民主的形式評出師德標兵。
2、文化業務方面:開展“新世紀讀書活動”,教師每年自購教育教學書籍一至五本,每位教師每月至少讀一本好書。
設立教師讀書課(即每周周三下午兩節閱讀課),要求教師每周不少于1次進閱覽室進行借閱。采用借閱登記制度。
要記好讀書的心得體會,每學期開展一次讀書征文評比活動。
每位教師每年讀書10—15本,要針對自己在文化、業務方面知識的不足之處進行有效地補充學習,給自己充電。
(二)、專題內容:
提高教師“六項教育教學能力”(知識加工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實踐反思能力、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教學質量的監控能力)和12項課堂教學能力實踐訓練(教師課堂教學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課型設計能力、目標設計能力、內容設計能力、結構設計能力、教師形象設計能力、預想效果設計能力、特色創新設計的能力、評價能力)。
組織教師大練基本功,堅持開展“八個一”訓練:即每位教師每學期寫一本鋼筆字,夯實基本功;每一學期讀一本教育專著,提高理論修養;掌握本學科新課程知識結構和編排體系,提高專業水平;熟練運用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上好一節優質課;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能力;抓好一個課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制作一個優秀課件,上一節多媒體電教課,提高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能力;撰寫一篇優秀論文,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上級業務部門對市、縣級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提出的培訓內容:市縣級骨干教師每學期給其它教師上一節示范課,隨時隨地為課堂教學有困難的教師上示范課;對新課程改革通識理論和課程標準能做深入細致的研究,有較高的研究性學習材料,在此方面能對其它教師進行輔導。自學量要大于其它教師,
六、培訓方式及方法
(一)培訓方式
從培訓的組織形式上,以全員培訓為基礎,各類骨干培訓為核心,鼓勵教師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撰寫論文。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參加縣、市級各種骨干班學習和各類學歷培訓;從培訓內容上,突出新一輪小學課程改革,以現代教育理論培訓為基礎,學科專業知識、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把教育理論、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教育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使廣大教師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努力使繼續教育成為教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二)培訓要求。
1.學校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對教師文化業務培訓的目標、內容進行計劃,并組織實施,加大對這項工作的領導和實施力度。教師也要在開學第一周制定出讀書學習計劃,計劃要包括目標、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學習內容、采取措施、學習內容周安排表,缺一不可,要避免雷同,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寫。筆記上的內容要與周安排表上的相符,并標明筆記日期。
2.每學期組織一次鄉級集中培訓,由專人進行輔導。村級培訓每單周周五在本村小學進行。組織、鼓勵教師積極自學,來補充自己在師德、文化業務、課堂教學等方面的不足,學習筆記青年、骨干教師每學期達20000字,其他教師每學期達15000字,要多記些教育理論方面的筆記,不要一味的摘抄課標等。每月交一篇讀書心得,從而使自己的文化業務知識得到更好的完善。
3.進行全鄉教師的文化業務及教材過關考試,促使教師盡快通識教材,駕馭新教材;對全鄉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和考核,。對進修組織的計算機中級未過關的骨干教師培訓,爭取本學期全部過關。
4.積極組織教學新秀及40歲優質課的評選,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
5.通過舉行教育教學研討會,來促進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骨干教師是此項活動的主要力量,必須起到帶頭作用,在實踐中完成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全體教師都要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同《培養學生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策略的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這兩項科研課題的聯系。有科研課題的教師要寫出課題實驗計劃,實驗過程要有記錄,學期結束后要寫出階段性實驗總結。
6.鼓勵教師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要有“思”則記,每周要寫一篇質量較高、較為規范的教學反思寫在一個專用的本上。要記在教學中的反思,不要寫成教育反思。
7.開展聽課活動。普通教師每學期聽課20節,骨干教師每學期聽課40節,聽課任務要在15周內完成。
將教師學習情況及上交材料情況納入月考核。詳見《校本培訓考核表》。
七、培訓總結
期末對本學期的校本培訓工作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優點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為下學期扎實搞好校本培訓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烏蘭傲都小學
200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