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提示:此文精髓參見本文最后一句)
建議所有的家庭,不論是不是有小孩子正在讀書上學,都要關注每年的6月,這是一年當中最最緊張的階段,高考、中考、小升初,一場接著一場,僅僅感受這個升學的氣氛,就足以讓我們不敢再虛度光陰,更是不敢在子女教育上掉以輕心。
而我們往往都是吧目光聚集在高考上,因為這是最后出成果的時候,實際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考的成績來源于從小的家庭教育,再到幼兒園,通過了小學,到達初中的時候,就已經是進入了沖刺階段,而且中考要比高考難。
除了高等教育的方式比較多,招生數量也比較大以外,還有以下的原因。
一、中考先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核。
基礎知識從小就要開始抓。
多年前,我在幼兒園接小孩子的時候,走到大門口,被兩位推銷英語課的大學生攔住,得知我家孩子還沒有參加英語培訓,其中一位大學生說:“孩子都這么大了,還沒有學英語,以后怎么能跟得上呀!”我當時還說沒事,等孩子長大一些再學也不遲,當時,不但沒有培訓英語,而且其它任何培訓都沒有參加,就是讓孩子好好地玩。
后來上小學了,三年級的時候開始有英語了,我們也沒有重視,不但英語,所有的功課我們都沒有重視,只是當時孩子對數學稍有一些興趣,再就是遇到了好老師,對孩子很關心,就是憑孩子自己跟老師學了一點點,而我們大人根本沒有管孩子,回想起來,很對不起小學的老師,也很對不起孩子。
到了初中以后,所有的問題都出現了,英語和語文明顯吃力跟不上,雖然初中英語很多知識點和小學的內容差不多,只是難度深了一些,而小學成績好的學生就明顯輕松,也就好象是學第二遍,而我家孩子是正式開始學習第一遍。
二、初中的好成績離不開孩子從小一步步養成的好品德與好習慣。
所以,我才講每個家庭不論是不是有孩子上學讀書,都要關注每年的6月,甚至一輩子都要關注,因為,孩子要有好成績,需要有好的品德與習慣,從哪里來呢?是大人給的,大人從哪里呢?一是從大人的大人那里來的,二是從大人不停地學習中來。因此,作為大人,哪怕是沒有文憑,也要讀書學習,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因為大人的學問會無形當中傳給孩子。
我記得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班主任打電話給孩子他娘,孩子的作業不象樣子,讓孩子他娘馬上就去學校,結果我們都沒有去,老師非常地失望。然后不久,學校開班會了,本以為我們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關于孩子的教育問題的,結果孩子他娘躲著老師從后門進教室的。
后來我們的鄰居告訴我們了,我們的鄰居是在小學教書,孩子的問題,都是由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先告訴我們的鄰居,所以,現在想想,那些年,我們把鄰居害苦了,我很對不起他們全家。
到小學六年級快要結束的時候,孩子玩手機已經相當上癮了,跟我們要買電腦,大鬧過幾回。有一次上午,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這個電話以前是孩子他娘的,后來給了我,是用來接收學校信息用的,一接通,傳來孩子的哭聲,我嚇一大跳:“爸爸,老師讓你來一下!”我問是哪一位老師,他說是數學老師,我二話沒有說,就找了孩子他娘,好不容易勸她跟我一同去了學校。
到了學校以后,我至今忘不了數學老師生氣時的樣子,不過進了老師的辦公室以后,數學老師居然向我們道歉:“怪我,這個小孩子,我確實是太喜歡他了,是我對他太溺愛了,他犯了錯誤以后,我都原諒他了,這一次實在是太不象話,但是我沒有想到你們夫妻倆一起來了,沒想到你們這么重視,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哦!那我早就應該讓你們來一次了,不好意思哦!”我當時眼淚都快要下來了。
上了初中以后,孩子因為小時候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一路上犯了很多很多錯,老師形容這個孩子是“散養大的”,因為他是屬雞的,比如戒手機這件事情,就造了很大的反,把一個個老師給害慘了,所以,如今,如果還允許家長拜老師的話,我愿意五體投地,給老師們磕頭。
我非常清楚地明白,眼前的大關,是孩子正處在十幾歲的青春期,叛逆不叛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難管,很難教育。拿班上優秀的孩子來看,從小品德良好的孩子,學習起來就比較輕松。
可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一樣,闖過青春叛逆期以后,還要能夠考上重點高中才能有一線希望!天下的老師、父母、長輩們,真是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