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長歌行里的名言。
諸葛亮也說過“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可見,多讀書很有意義,尤其對于小孩子來說,閱讀的意義更深遠。比如,多讀書可以豐富寫作文的素材,可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對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將來考名校,都很有幫助作用。
當然,更重要的是,小孩子多讀書,平時經常閱讀,其實還可以提高智商和情商,讓孩子綜合素質更高,長大后更有競爭力。
張女士的婆婆是位退休老校長,平時在家里負責幫兒媳帶孫子。還別說,這有知識,有教育經驗的老人帶娃,帶出來的娃還真與眾不同。
經過一個暑假后,老校長把孫子送還到了寶媽身邊,寶媽就覺得兒子進步飛速,跟過去真不一樣了。
原本兒子住在婆婆那里,寶媽很擔心兒子會成績下降,所以經常要跟兒子視頻聊天。表面是溝通感情,實際上是調查詢問孩子,每天都在干什么?
寶媽得知婆婆身為老校長,每天帶娃看“閑書”,兒子經常閱讀三十六計,這種跟課本內容不相干的書籍。寶媽就特別氣憤,直搖頭拒絕兒子看閑書,還在視頻里當場責罵兒子:“哎呀,再這樣下去,開學了就得成績下滑,這可怎么行呢!”
可惜,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小孩子在婆婆身邊帶著,寶媽再心急也沒用。
老校長依舊我行我素,每天帶大孫子分析三十六計,閱讀看書。老校長跟寶媽輕描淡寫地解釋:“這書看似是閑書,其實是很有用的好書,你不懂別摻和。”
果然,當老校長的婆婆把娃送還給寶媽時,寶媽發現這孩子在媽媽給出的語文測試卷上,竟然答出了98分的成績。
媽媽興高采烈地親了兒子一口,想不到兒子看了一個暑假的閑書,竟然反而拿到高分,超越了過去的成績,這結果可真是挺打臉寶媽的啊!
而且,寶媽還發現,兒子的腦子似乎變聰明了,情商更高了,人也更活躍了。
有一回,媽媽逗樂兒子:“奶奶帶你是不是很寬松?根本不管你學習?”兒子卻拿起一塊餅干,遞到了媽媽嘴里:“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始終在關心我成績,你看我這次考卷分是不是挺高?”
兒子的一句話,直接回擊了媽媽,還很柔和的替奶奶扳回了一局。當媽媽夸獎兒子“腦子聰明”時,兒子卻溫和地回懟媽媽。
事后兒子說,這招用的是三十六計里的計策叫“聲東擊西”。表面看在夸獎媽媽,實際上的本意是在回擊暗諷媽媽的擔心,轉移關注點,改變媽媽對奶奶不滿意的看法。
閱讀三十六計,給孩子能帶來什么呢?
首先,能提高語文成績
在孩子閱讀《三十六計》后,可能會幫助孩子提高語文成績。因為孩子在讀“閑書”時,精神是愉悅的,有助于提高記憶力。
孩子有興趣閱讀,專注力比在上課時可能更高,孩子記住的內容就更深刻些,更有助于孩子將所閱讀的書籍內容當作文素材,提高語文成績。
孩子在閱讀《三十六計》,一邊思考一邊閱讀,方便孩子提升閱讀速度,這也能輔助孩子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語文考試分數。
其次,能豐富孩子的知識體系
小孩子如果不讀課外書,只看課內的語文書籍。那么,孩子的知識體系不完善,在語文閱讀理解時容易有偏差感,在孩子寫作文時也容易因為素材不豐富而發愁。
孩子經常閱讀三十六計、史記、孫子兵法等課外書籍,孩子涉獵的閱讀范圍更廣泛,在名著里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點。
大到歷史常識,為人處世,小到語文漢字、字詞、句子的羅列使用。這些都是課內書籍沒有全面囊括的內容,所以小孩子需要優質的課外讀本,輔助開拓知識體系,讓孩子全面提升認知能力,將來更優秀。